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多家航空公司信息泄露漏洞被公布 回应:均不卖帐

多家航空公司信息泄露漏洞被公布 回应:均不卖帐

2015-02-01 10:00: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就在几天前,国内最大的漏洞发布平台披露了多起航空公司旅客个人信息泄露的漏洞。这个平台是乌云网。记者了解到,包括旅客姓名、航班信息、身份证号、手机号在内的旅客个人信息在信息贩子手中的价格每条竟然高达20元,这些信息经过黑色产业链条,最后成了逼真的退改签诈骗短信。

  记者昨天(31日)在乌云网上看到,仅1月29日一天就有5条涉及航空公司的漏洞得到公司确认,内容涉及:航空公司B2C系统沦陷,千万机票信息可以查看;民航出入境API系统逻辑缺陷,导致出入境实时数据泄露;航空公司内部员工邮箱账号和密码泄露,可登录公司内部邮件系统。不过,漏洞的细节并未进入到公开流程,还处于保密阶段。

  对于乌云漏洞报告指出的问题,航空公司似乎并不卖帐。东航方面称,预付卡系统并无漏洞,乌云的“白帽子”工程师采取了暴力攻击的方式才进入系统。并称“如果采取暴力攻击的方式,那没有系统是绝对安全的。”厦门航空则在确认漏洞时表示,该系统为旧系统,已停用2年,近期由于内部原因重新打开测试,里面并未存放旅客信息,近期就将关闭。他们认为“这个漏洞的影响不应该被夸大。”同样,遭到乌云网点名的“航旅纵横”负责人—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薄满辉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因为信息不对称,他们对乌云所提及的漏洞细节并不清楚,但对APP软件航旅纵横信心满满。

  薄满辉:单纯从他这个网上来看的话,我们查了一下是1月23日和我们相关的,但是写的是航旅纵横的官网,但是如果是单纯的官网,确实我们的功能还是非常的简单,它的定位仅仅只是一个展示,一个品牌的宣传,以及基本功能的一个搭载,它跟用户是隔离的,理论上是不存在在官网上把用户信息获取的问题。APP方面我们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上非常非常的大,包括涉及用户敏感的地方:传输、存储啊全部采用的是加密的手段的,我们自身不定期也会模仿黑客,去不定期的去扫描、攻击我们的自身系统,排查安全隐患,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就会及时排除,我们采取的措施还是蛮多的。

  面对多家航空公司和机构的回应,乌云网合伙人邬迪坚持认为:乌云的报告是在用数据“说话”,并非空穴来风。

  邬迪:我们数据所有的漏洞都是最终都会公开的,所以我们都是会说真实的情况,因为公开以后如果这东西不符合事实,其实相当于我们自己打自己脸,但是航空公司或者其他的像运营商我们爆出一些漏洞,他们也说那是试验系统,但是实际上那些东西真的都不是试验系统,从漏洞的角度来讲,我们觉得乌云还是更可信一些的。

  邬迪坦言目前航空公司、票代、互联网售票平台都拥有旅客个人信息,因此,旅客信息泄露的原因并不是很好判断,既可能有内鬼的原因,也可能是系统受到黑客攻击造成的。

  邬迪:一种原因就是他自己的管理的问题,比如说有人他确实往外去卖出去什么,这个在很多行业都存在。就是他最终的,一个是中国所有的机票,除了春秋航空以外,所有的机票系统是从那个总航信,那这个系统是一个集中的系统,所有航空公司出票都要从这个系统走。那这个系统是一个最顶端的一个环节,然后再往下就是各个航空公司,然后航空公司它还有代理商,代理商还能发展下一位代理商,就是整个这一条线上的所有人都可以接触到这个数据,但是如果这个一条线上,任何一个点有人去卖出去的话这个可能性都是有的,那这个是管理的问题了。第二个就是系统可能存在的一种安全的漏洞的问题,没有专职的人去负责安全,系统这种安全漏洞其实挺严重的,所以通过这些渠道的话就是黑客有人想去拿到数据,我们觉得还是有各种办法能拿的。

  360安全专家赵武认为,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个人信息似乎真是有些防不胜防的意味。

  赵武:以前的信息化不会介入互联网,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就是无纸化办公导致以前内部的系统都已经上到互联网上,入口多了。不是厂商没有修护,其实在安全上有投入,但是投入的入口太多了,对互联网公开的口太多,所以会导致疏忽的地方,而这些疏忽的地方对黑客来说就是很大的切入点。(记者郭淼 马闯)

  • 相关阅读
  • 商洛市工业经济亮点纷呈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李传伟 万 里)面对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和多年不遇的旱情灾害,我市深入开展“干部进企解困促增长”和“银企携手保增长”两大活动,狠抓稳增长、扩销售、拓园区、促升...

    时间:02-02
  • 广州市长陈建华:适应新常态 今年GDP拟增8%

    (记者/曾妮 实习生/李昊阳)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2015年,广州市将继续推进大气环境治理,重点推进汽车和船舶尾气、工业废气、工地扬尘、餐饮业油烟、挥发性有机物的管控。...

    时间:02-01
  • d调查:政企分开成网民对国企改革最大期待

    35.3%的网民持该观点,在这部分网民看来,国企改革必须以政企分开为核心,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体现公平和正义,并且尊重全体国民意愿。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分析2000条网民言论,结果显示,29.7%的网友对国企创新能力表示肯定,但同时认为一些国企创新能力强是政府扶持的结果。...

    时间:02-01
  • 国家发改委专家解读2014年中国十大经济新闻

    “改革”“调结构”“走出去”是去年我国经济发展的3个关键词,也恰恰是去年我国经济新闻报道的关键词。孙学工说,在各领域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中之重,入选的这几条新闻反映了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主体建设,体现了当前改革的重点。...

    时间:02-01
  • 传民生银行行长被查辞职 股权更迭致股民忧心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京西单南侧,复兴门内大街2号。记者:李利明先生,关于咱们这个民生银行行长被带走传闻。...

    时间:02-01
  • “央行宣布降息”消息不实 经查为网上谣传

    据昨晚央视财经消息称,日前一则“央行宣布降息,决定自2015年2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的消息,在网络上流传,并被多次转载。...

    时间:02-01
  • 雏鹰农牧以量制胜蓄势待发

      今年以来,全国生猪市场长期低迷,进入12月份后更是出现“开月跌”。此后,虽然市场上的猪肉需求量逐渐增加,然而并没有像往年一样对猪价上涨起到明显拉动作用,只是缓和了猪价下跌幅度。12月中旬以来...

    时间:02-01
  • 盘点央企“不死的谣言”:智能电表被蓄意加速

    求证:国际上通常用“工频电场”与“工频磁场”来分析输变电设备环境,并不存在“电磁辐射”,更妄谈“核辐射”。...

    时间:02-01
  • 中国财政收入增速创23年来新低 首进个位数区间

    来自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增速以8.6%的速度创下23年来新低,首次进入到个位数区间。...

    时间:02-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