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太保产险六年承保首现亏损 新帅顾越亟需破题

2015-04-07 17:26:52

来源:腾讯财经

   四大险企中,中国太保以19.3%的净利增幅垫底。嗅觉灵敏的资本市场早已经给予了股价反应,去年太保股价涨幅排名行业倒数第二,不及整个保险板块翻番的幅度。

 
  对于中国太保来说,2014年喜忧参半。喜的是2014年寿险业务实现一年新业务价值87.25亿元,同比增长16.3%,过去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4%,其中新业务价值率达到24.5%,同比增长3.8%,创历史新高。
 
  忧的是悬在头上的利剑——产险业务,其综合成本率达到103.8%,承保六年来首次亏损与同行的距离越来越大。
 
  在3月30日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太保董事长高国富率领管理层致歉,表示将直面严峻挑战,多管齐下加大综合成本率管控力度。为了提高业绩,改变太保产险近年发展的颓势,太保还更换了产险董事长,由顾越担任新董事长。
 
  中国太保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产险承保亏损主要原因是综合成本率始终居高不下,今年目标是承保盈利。
 
  海通证券分析师丁圣韬认为,中国太保产险业务改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好转来自一次性责任准备金计提的影响消失和产险董事长变更带来的管理改善。
 
  产险净利下降超六成
 
  保险行业整体发展向好,寿险行业蒸蒸日上,但是产险市场犹如冰火两重天。A股上市公司中只有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但是两家发展现状截然不同。平安产品实现净利润50.4%的增长,而太保产险的净利润却下滑了60.5%,并且近六年首次出现承保亏损。
 
  太保产险承保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综合成本率始终居高不下。去年,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为103.8%,同比上升4.3个百分点,产险前5大险种均未能实现承保盈利。而平安产险的综合成本率却在逐年下降,去年为95.3%,相较2013年下降了两个百分点。
 
  中国太保相关负责人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近几年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持续攀升,从2012年的95.8%升至2014年的103.8%,累计升幅达8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赔付率累计上升6.8个百分点,是推动综合成本率上升的主要因素。
 
  车险来看,综合成本率从2012年的97.3%升至2014年的102%,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近两年市场竞争压力较大,部分业务质量有所下滑;二是由于人伤赔偿标准及零配件价格的上升,案均赔款持续增长。非车险方面,综合成本率从2012年的88.9%升至112.6%,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一是市场竞争加剧,企财险、意外健康险等部分占比较大的险种保费充足性持续下降;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责任险部分细分险种承保效益不理想;三是近年菲特、威马逊等超强台风及大量火灾引起赔付增长。
 
  在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高国富也直言产险业务在发展策略、风险选择、理赔管控等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此外去年太保集团应相关部门要求,对准备金计提做了重新评估,增加约27亿元未决理赔储备金。受此影响,产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相应提高了3.6%。增加这笔准备金计提款后,去年其车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增加3.3%,至102%;非车险业务增加5.2%,至112.6%。
 
  2015年太保产险如何走出低谷,中国太保相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公司的目标是实现承保盈利。车险方面,持续优化分渠道管理体系,实现多渠道协同发展;积极应对商业车险改革,继续巩固公司在车险领域的竞争地位;强化车险风险选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理赔管控,提高车险承保盈利水平。非车险方面,从渠道拓展、成本管控、客户服务等关键环节入手,优化结构,稳定发展,改善盈利。一是完善差异化的客户发展模式,继续强化重大客户发展优势,深入挖掘中小微客户市场潜力;二是积极抓住保险新“国十条”颁布的重大机遇,加快拓展非车险新业务领域;三是加强非车险业务风险识别和品质管控,强化对分险种、分区域以及重点项目的盈利性评估,提升优质业务占比,控制高风险行业的承保,提升非车险业务的盈利水平。
 
  业绩不好产险换帅
 
  2月10日,中国太保发布公告称:太保财险原董事长吴宗敏先生因工作安排需要提出辞职,董事会同意选举顾越为太保产险董事长。3月17日,顾越任职资格获得保监会认可。
 
  记者猜测,由于2014年太保产险上交了不合格答卷,太保不得不进行了换帅。由于太保是一家国企,过去鲜有国企业绩不好换掉董事长的案例,此次换帅,资本市场给出的评价还颇正面。《投资者报》记者联系到太保相关负责人,对此问题对方不予置评。
 
  资料显示,吴宗敏自2011年2月起担任太保财险董事长,兼任中国太平洋保险(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2007年,吴宗敏担任太保财险总经理。新任董事长顾越此前担任中国太保集团常务副总裁。
 
  太保产险的历史也曾辉煌。2011年,太保产险盈利曾创下历史新高,综合成本率仅为93.1%,保持行业领先。此后,公司与同行的经营数据逐步拉大。2014年,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上升至103.8%,而平安产险的综合成本率却在逐年下降,去年为95.3%,相较2013年下降了两个百分点。
 
  综合成本率是财险用来核算经营成本的核心数据,如超过100%表示支出高于收入,出现亏损。99.5%的综合成本率意味着已在盈亏边缘徘徊。
 
  新任董事长是太保集团副总裁顾越。顾越1965年6月出生,硕士学位,经济师。加入太保之前在上海统计局任职,现任中国太保集团公司副总裁、审计责任人,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监事长,太平洋保险香港公司董事。
 
  顾越对于寿险、产险、资产管理和海外业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然而,产险公司综合成本率上升是近年的行业趋势,并非只有太保一家,摆在顾越面前的挑战不小。

  • 相关阅读
  • 招商银行招商地产双双停牌 正筹划重大事项

      招商银行日前发布公告称,该行正在筹划重大事项,鉴于相关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股票于4月3日开市起停牌。   对于筹划事项的具体内容,招商银行未有说明,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有媒...

    时间:04-07
  • 资产证券化大扩容时代开启 6银行股迎上涨契机

      中国人民银行4月3日发布公告称,已经取得监管部门相关业务资格、发行过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且能够按规定披露信息的受托机构和发起机构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注册,并在注册有效期内自主分期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时间:04-07
  • 两融冲上1.5万亿监管常态化 融资客跑步进场

      股指再起升势,A股两融余额也重回快速上冲态势。然而,一面是A股融资融券突破1.5万亿元的新高;另一面却是两融监管风暴年内二度来袭,证监会上周五通报了6家券商因业务违规而被采取监管措施。这场杠杆牛市,行情...

    时间:04-07
  • 华尔街银行CEO薪酬与员工平均收入之比下降至124倍

      《华尔街日报》利用一种古怪的论点为一个想法提供了支持:最近几年以来,银行业首席执行官们的薪酬已经变得更加保守,说得几乎要让人对劳尔德·贝兰克梵(LloydBlankfein)心怀怜悯了。   据《华尔街日...

    时间:04-07
  • 上市银行有13家成立私人银行 争夺高净值人群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净值人群群体正在加速扩容。这个财富阶层是商业银行必争的高端客户。顺应推出的私人银行服务模式已成为各家银行零售业务较为激烈的竞争领域。然而,要服务好这一群体,却并不容易。当前...

    时间:04-07
  • 外媒称中国对高尔夫球行业“宣战”

      据CNN报道,在本周的美国高尔夫名人赛(TheMasters)中,人们将不会看到中国球手的身影。对于中国的高尔夫球行业来说,今年春天并不好过。   3月30日,中国政府宣布关闭66家“违法”高尔夫球场,占...

    时间:04-07
  • 联邦快递将以48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TNT

      据彭博社报道,包裹递送公司联邦快递(FedEx)在洽购荷兰物流公司TNTExpress,以扩大欧洲市场的包裹递送服务。据悉,交易价格约以48亿美元。   报道称,该交易可能本周宣布,目前协商还在继续,也有可能不达成协...

    时间:04-07
  • 韩化妆品公司股价跑赢大盘100倍 中国游客贡献大

      据彭博社报道,以爱茉莉太平洋公司(AmorepacificCorp.)和LG生活健康公司(LGHousehold&HealthCareLtd.)为代表的韩国化妆品公司在韩国股市异军突起,股价增速甚至要比大盘快100倍以上。亚洲不断膨胀的消费能力...

    时间:04-07
  • 加拿大将27亿美元通用汽车股份转手高盛

      据彭博社报道,加拿大财政部周一表示,将向高盛公司出售手中持有的最后一部分通用汽车股票,交易量为7340万股,总价值约27亿美元。   财政部表示,预计将于4月10日之前完成出售股权的交易。所得款项将帮助总理...

    时间:04-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