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人社部调整医保目录 创新药是否纳入仍存争议

2015-04-08 17:10:26

来源:腾讯财经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关于对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部分药品进行调整规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现行医保目录进行调整规范。产业界人士认为,这释放出医保目录大调的信号。值得注意的是,创新药物可否进入医保成为业内关注重点,专家建议创新药品进入医保要有具体的标准,应加快完善医保药品目录遴选的科学评价机制。

 
  调整规范部分药品名称和认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通知对药品目录中部分药品进行调整规范,涉及西药通用名后使用罗马数字区分的认定、部分缓解感冒症状的复方OTC制剂的更名、部分药品通用名称变更以及部分药品的认定等四大类内容。
 
  根据《通知》,通用名为“依托咪酯乳状注射液”的药品属于医保目录西药第236号收载的依托咪酯注射剂。通用名为“美沙拉秦”的药品与医保目录西药第763号通用名为“美沙拉嗪”的药品主要成分相同。通用名为“阿夫唑嗪”的药品与医保目录西药第806号通用名为“阿呋唑嗪”的药品主要成分相同。
 
  此外,通用名为“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达肝素钠注射液”、“那屈肝素钙注射液”的药品属于医保目录西药第905号“低分子肝素注射剂”。一位药品招标政府事务人士称,上述三个低分子肝素注射剂此前并不在国家医保目录范围内,但是进入了部分省市地方医保。“进了国家医保之后,肯定对后续的销售有利。”他说。
 
  国家药监总局公开信息显示,上述三种药品涉及的国内生产厂家包括南京健友生化制药、常山药业、苏州二叶制药、成都百裕科技制药等。对此,常山药业董秘张威表示,公司“达肝素钠注射液”属于低分子肝素注射剂,这次人社部将其正式认定属于医保范围,从长远看,对公司是个好事。
 
  信号医保目录调整窗口或打开
 
  对于此次人社部调整规范医保目录,产业界人士认为,更多释放出医保目录即将大调的信号。自2009年修订之后,医保目录已经超过5年没有进行修订,相关讨论一直是业内焦点。此次进行旧版目录的规范,应该是为后续的大调整做铺垫。
 
  事实上,行业内要求加快医保目录更新频率的呼声很高。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医保目录更新时间可以为两年或者三年,而对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则必须给以重视。浙江贝达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也认为,现行医保目录调整间隔太长,新药上市后只能等待下一次的目录调整才可能有机会进入,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药研发上市速度和民众对更佳治疗效果的追求。应当规范医保药品目录更新调整周期,建议将更新周期缩短至每两年一调整、一年一增补,并严格执行,确保当年上市、为临床所必需的新药能及时为患者所用。
 
  事实上,医保目录调整早在去年就已开始酝酿,但之所以推进缓慢则是因为如今药品价格定价机制要进行改革,药品不再行政定价,因此这也就意味着医保目录不再是简单地增加新名单的问题,而是要和医疗价格联系在一起,因此相关部门需要统筹考虑,拿出一个一揽子计划。
 
  对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李玲教授对《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表示,随着医保报销比例不断提高,医保目录的调整迫在眉睫,其中最重要的是医保和医疗改革的联动:“单纯调整目录也解决不了问题,要整合起来一起改。”
 
  “在各方面诉求压力之下,新的医保目录调整窗口或将开始,预计门槛会宽松。”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不过对药企来说,进入医保目录并不意味着放量,后面还有医保支付价这道坎,相比过去,医保目录的含金量或有所逊色。
 
  在2009年医保目录调整之时,进不进医保出现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外资药企怕进入医保被统一降价,意愿不强;而国内企业则挤破头想进入医保,因为进入医保意味着可以报销,产品放量显著。但这次医保目录调整,两极分化的现象会减弱。政府减少了行政干预,更多地交给市场,由招标形成价格机制或者引入谈判机制,这样透明度更高,竞争更公平,外资企业进入医保目录的积极性会高,国内企业也不会一拥而上。
 
  分歧创新药是否进目录仍存争议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医保目录调整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推动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以满足临床需求,加速产业化,鼓励创新。不过对于这一问题,各方仍存在争论。
 
  “在很多情况下,创新药物往往是患者急用的,就像肿瘤、糖尿病这样重大疾病的治疗新药,由于研发很困难、投入很大,所以药价比较高,很多自费患者难以承受,导致患者对创新药物的需求被抑制。”一位药企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创新药进入目录无论对创新惠及民生,还是推动产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不过,目前我国创新药还不能直接进入医保目录,药物销量受到很大限制,企业不能在短期内回收巨大的前期研发成本,创新的积极性受挫。专利药在上市后通过谈判机制等途径自动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这是鼓励制药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企业也可以通过扩大销售,尽快获得效益,再投入创新研发,形成良性循环。
 
  业内人士认为,应尽快建立国内专利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有效机制。据估算,一个新药品种如果顺利进入国家医保,利用新药保护和市场先机,基本能够拿下该领域50%的市场份额,对于不少一类新药来说,无法进入医保目录就意味着整个品种的长期亏损。此外,生物医药高风险、高投入和动辄十几年的投资期,使大部分风险投资和银行望而却步,如果药企创新动力不足,会严重阻碍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在发达国家,由于体制不同,支付医保费用的主要是商业保险公司而非国家的社保基金。商业保险公司会在第一时间将创新药纳入保险,同时为了降低医药费用开支,这些保险公司会和制药企业谈判,最终迫使这些创新药企业降价,以换取销售量的扩大。但是在中国,政府投资的社保基金很难实现商业公司的灵活性。
 
  事实上,国内至今没有肿瘤靶向药物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导致我国肿瘤药物的在研产品数目与其他发达国家有显著差异。目前我国肿瘤药物在研产品数量仅有11个,美国有272个,英国有41个,韩国有40个。
 
  于明德建议,创新药应该进入医保目录并可按比例给付,“不要限制创新药进入目录,而是要限制报销比例,很遗憾除江苏、青岛等少数省市以外,现在尚未达成广泛共识。”他认为,可以由政府制定一个针对创新药报销的单独标准,这个标准不同于甲类药物的100%和乙类药物的80%或者90%,可以定为40%或者50%,按照国家财政情况不同进行调整。“如果社保基金宽裕,报销50%不算多,如果社保基金紧张,报销10%不算少。总之不要对创新药关门。”他说。
 
  亚宝药业董事长任武贤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建议国家在甲类、乙类药物的基础上再建立一个丙类药物目录,专门为临床必需的高价值药品提供独立的报销途径,这部分药品主要包括创新药物。而丙类药物标准的制定由患者、学术专家、临床专家、行业专家等多方面协商确定。李玲也认为,创新药品进入医保要有具体的标准,应加快完善医保药品目录遴选的科学评价机制。

  • 相关阅读
  • 多部委密集调研强化政策储备 与经济压力抢时间

      全国两会后,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三个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部委就展开了密集调研。   从调研情况来看,“下行压力加大”在各地是普遍现象,但与下行伴随而生的,是经济发展...

    时间:04-08
  • 环保部将发文严查环保数据造假

      日前从权威渠道获悉,环保部正在酝酿查处监测数据造假方面的相关配套细则和有效措施,将实现监测制度、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设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信息发布的统一。值得注意的是,环保部将用两年时间...

    时间:04-08
  • 揭秘官商朋友圈:结干亲、私人定制等5类最流行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   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后,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两会期间再次强调,...

    时间:04-08
  • 积木盒子被大公国际列入黑名单 称误导投资者

      4月7日,大公国际发布公告,将P2P平台积木盒子列入互联网金融黑名单,其理由是在持续跟踪监测后,发现该平台存在诸如信息披露不规范、偿债能力无法评估等问题。大公刚刚宣布将PPmoney、宜人贷等列入黑名单。  ...

    时间:04-08
  • 知音传媒IPO再受挫 或因董事长未定及业绩下滑

      知音传媒二次冲击上市以失败告终。4月初,证监会在官网上公布了最新一期IPO终止审查企业名单,其中知音传媒名列其中。有分析认为,董事长迟迟无法到位和业绩下滑,或是导致知音传媒IPO失败的原因。   连续两次...

    时间:04-08
  • 澄清公告澄而不清 朗玛信息主业确成弃子

      因主业对对碰业务的惨淡境况遭到市场质疑,一度占领A股第一高价股宝座的朗玛信息(300288)昨日早盘被迫临时停牌。午间收盘后,朗玛信息很快就发布了澄清公告,全盘否认对对碰业务濒临死亡的说法。然而,尽管如...

    时间:04-08
  • 险资出海:平安中国人寿首次进军美国商业地产

      北京时间4月8日凌晨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名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国两大保险公司正在对美国商业不动产行业进行首笔投资,收购了波士顿一个价值5亿美元的商业不动产项目的多数股份。   报道称,...

    时间:04-08
  • 巨额资金抢筹 中科云网债券违约股价反涨停

      巨额资金缺口导致公司债券违约,股价却放量涨停。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利空缠身的中科云网(002306.SZ)身上。   4月7日是中科云网“ST湘鄂债”回售到期日,但由于尚有2.4亿元无法凑齐,公司被迫宣...

    时间:04-08
  • 基金激辩后市风口 成长股依然是全年配置主线

      股市再次创出新高,下一个风口到底在哪里?昨日,A股市场大幅上涨,沪指已经逼近4000点关口。对于后市,投资风口主要在哪里,基金也展开了激烈辩论,但多数还是看好“一带一路”、互联网+等热门主题。...

    时间:04-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