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新华百货遭崔军三度举牌 控制权争夺战一触即发

2015-07-13 10:57:21

来源:腾讯财经

   尽管因涉嫌信披违规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但私募大佬崔军对新华百货(600785)的狙击仍在继续。

 
  日前,崔军旗下的上海宝银创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宝银”)及上海兆赢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兆赢”)通过多个账户,合计增持新华百货5.08%股份,构成第三次举牌,崔军对新华百货持股比例由此增至15.08%。
 
  此前,崔军曾以公开信的形式向新华百货全体股东力陈五项建议,并称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讨论表决,此举招致上交所发函问询,上海宝银则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目前此案仍在调查之中。
 
  不惧调查三度举牌
 
  据交易资料显示,7月8日,上海宝银动用3个账户大举增持新华百货。其中,“上海宝银创赢最具巴菲特潜力对冲基金3期”账户买入915.44万股,“上海宝银创赢最具巴菲特潜力对冲基金1期”账户买入38.74万股,“上海宝银创赢最具巴菲特潜力对冲基金16期”买入191.12万股,3个账户当日合计买入1145.3万股,约占新华百货总股本的5.08%。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宝银上述3个账户增持新华百货的成本价普遍在15.59元/股附近,而该价格为新华百货当天的跌停价格。换言之,在新华百货因二级市场回调而以跌停价开盘时,崔军便趁机扫货,构成第三次举牌,显示出其凌厉的操盘手法。
 
  此番举牌可能并非新华百货股权争夺的终结,上海宝银明确表示未来12个月内存在继续增持新华百货的可能性。以目前的持股比例测算,新华百货控股股东物美控股集团仅比崔军多10%左右,一旦崔军第四次甚至第五次举牌新华百货,则物美控股集团的控股地位将遭到撼动。
 
  实际上,崔军入股新华百货的周期不足半年。今年4月中旬,崔军在前期悄然入股后才首度举牌新华百货。此后两周,崔军火速二度举牌。此后,以物美控股集团为代表的“物美系”有所警觉,旋即主导新华百货停牌重组,最后抛出了一份几乎由物美系包揽的定增计划。
 
  原本上述定增计划实施后,物美系持股比例将从26.91%增至39.59%,从而捍卫控股权。孰料,今年6月初,崔军以上海宝银的名义公开刊发了《致新华百货全体股东的一封公开信》,高调提出将与新华百货方面合资成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将新华百货打造成中国版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和沃尔玛的结合体。同时,崔军还要求新华百货实施高比例分红计划,且要求获得新华百货两个董事席位。
 
  崔军彼时曾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公开信并非哗众取宠,他本人确实希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将新华百货打造为大市值绩优公司。不过,管理层对崔军刊发公开信及信中所述的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表决的内容不予认可,最终证监会以涉嫌信披违规为由,对上海宝银展开了立案调查。
 
  截至目前,证监会尚未披露调查进展及最终的调查结果。就在业界认为崔军将偃旗息鼓之时,他却趁二级市场调整大举扫货。
 
  有分析认为,崔军此时举牌新华百货至少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降低了总体持股成本,另一方面也顺应了管理层有关稳定市场的大方向。日前二级市场连续调整,管理层号召上市公司董监高及重要股东增持,并豁免了触发监管红线的处罚,崔军此时举牌新华百货堪称掐点抄底。事实上,自崔军此次抄底举牌后,二级市场渐有回暖之势,新华百货亦在两个交易日内连续收获两个涨停。
 
  股权之争仍未结束
 
  结合过往的投资案例,业界对崔军的定位一般是财务投资者。尽管崔军在历次举牌后往往以所谓战略投资者的身份要求加入被举牌方的董事会,但事实证明崔军并不会长周期持有单一上市公司,更未实质性参与上市公司经营决策。
 
  同样,三度举牌新华百货后,崔军可能仍然只是财务投资者,待股价攀升至崔军认为的合理位置后,上海宝银、上海兆赢或会大举出货。当然,对于“物美系”而言,崔军持续攀升的持股比例始终是隐忧。
 
  目前,“物美系”持股比例仅为26.91%,且多年来并未增持新华百货。在崔军连番举牌之前,始终未有第三方资本对“物美系”形成威慑,“物美系”与原第二大股东的持股差距一直超过20%。
 
  此外,以往举牌商业类公司的第三方资本往往是产业资本,如曾举牌鄂武商A的“银泰系”、举牌商业城的“茂业系”等,除安邦保险、生命人寿等险资外,鲜有金融资本对上市公司展开连环举牌。
 
  作为金融资本,上海宝银、上海兆赢对“物美系”造成的威胁不言而喻。证券时报记者从侧面了解到,“物美系”实际上亦具备反举牌的能力,即在二级市场与崔军展开举牌大战,这从今年5月“物美系”拟现金出资9.01亿元参与新华百货定增便可见一斑。
 
  上海地区一位熟知崔军运作思路的私募人士告诉记者,如果“物美系”实施举牌大战,不仅会面临较高的成本,可能还会诱发崔军系列基金的高位减持。在这位私募人士看来,崔军举牌新华百货本质上仍是财务投资者,其在资本市场抛出的种种动作均是以实现持股收益为目的。
 
  此外,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崔军确有自行召集临时股东大会的权利,这将给“物美系”的控制权造成诸多不确定性。当然,按照崔军6月初的公开信及对记者的表述,上海宝银、上海兆赢并非一般的财务投资者,而是希望以实际参与新华百货经营及资本运作的方式,令新华百货实现市值提升。
 
  对于崔军而言,证监会针对上海宝银的立案调查仍是一柄利剑,若证监会最终认定上海宝银信披违规属实,则必然会对上海宝银甚至崔军本人进行处罚,而该处罚可能会对崔军进一步增持、举牌新华百货造成不利影响。
 
  “物美系”与崔军之间的股权之争,可能远未结束。

  • 相关阅读
  • 国资委将设创新投资基金 鼓励央企并购创新型企业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国资委处获悉,国资委正推动设立1至3只中央企业创新投资基金,以拓宽央企投资渠道,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力度。一方面,加强央企在科技创新方面资金和技术的结合,激励央企运用新机制加大企业间...

    时间:07-13
  • 中纪委上半年通报25名高校干部 多数涉嫌受贿

      6月2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纪律审查”栏目发布消息称: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久奎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这是今年上半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最后一条高校领导干部通报消息。  ...

    时间:07-13
  • 外媒:中国有钱人躲股市风暴 套现狂购外国地产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7月12日文章澳大利亚、英国和加拿大的房地产经纪人,正面临中国人对当地本已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兴趣激增的局面。初步迹象显示,有钱的中国投资者正逃离上海股市的动荡,寻求安全避风港。   ...

    时间:07-13
  • 官员贪百万舍不得花 为省钱坐公交下乡买豆制品

      爱钱如命的“葛朗台”让很多人印象深刻,虽然有艺术夸张的成分,但也并未脱离现实生活。镇江市民防局原局长朱冬生就是这样一个“葛朗台式”的贪官,他一方面省吃俭用至极,衣领磨得毛边开线...

    时间:07-13
  • 机构称货币政策仍有调整空间 二季度GDP增速7%

      本报记者任晓   二季度宏观经济多项数据将于本周公布。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在7%左右。多家机构认为,下半年经济企稳仍面临较大压力,货币政策仍有放松空间。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报...

    时间:07-13
  • 江苏银行上市再遇变数 急补资本金计划搁浅

      当五年上市之路只剩临门一脚时,江苏银行遇到了“麻烦”。   7月4日晚,因股市持续下挫,为了提振投资者信心,上交所和深交所披露了28家公司的暂缓发行公告,同时未公布恢复时间表。   于2007年挂...

    时间:07-13
  • 科新机电股价腰斩 董监高回哺式增持曾高位套现

      对于科新机电的实际控制人而言,选择的减持时机实在不够好:6月6日,公司控股股东宣告拟减持公司股份后,科新机电的股价一路下滑,截至7月7日收盘,股价已经从宣告减持时的20.72元/股,跌至每股仅8.15元,惨遭腰...

    时间:07-13
  • 威华股份定增或再受影响 李建华又遭深交所谴责

      前脚刚离职,后脚便收到了深交所的处分公告。   7月9日,威华股份(002240,SZ)董事长李建华突然宣布辞职。仅仅一天之后,因其违规减持,深交所发布公告,决定对李建华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   主营业务为中...

    时间:07-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