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新规后首个期指交割日来临 不必担忧“魔咒”

2015-09-18 10:57:00

来源:腾讯财经

   今日是9月份的第三个周五,是股指期货的交割日。值得关注的是,这也是中金所出台多项新规之后的第一个期指交割日。

 
  在过去的一个月内,中金所出台了多项新规,严控股指期货过度投机。
 
  随着期指交割日的到来,市场各方对于“交割日效应”格外关注。市场人士表示,在早期的国际市场,由于流动性不足,交割日效应往往容易出现。但随着市场发展,尤其是股指期货交割结算价规则的完善,这一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已不明显。
 
  在光大期货分析师张毅看来,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心“交割日效应”。对此,他用一组数据进行了说明:64个交割日中,股市上涨37次、下跌27次,上涨的交易日多于下跌的交易日。
 
  他同时称,从数据上看,期指交割日并无“魔咒”,更不会对A股市场产生实质影响。一是到期日价格收敛良好,价差大体在1个点之内,没有出现上蹿下跳、大幅跑偏的现象;二是交割量较小,平均仅2000多手,最多也只有8000多手;三是市场正常运行根本没有受影响,与非交割日相比,波动性、交易量无明显差异,64个交割日中,股市上涨37次、下跌27次,不存在“逢交割日必跌”的规律,也没有所谓的“多空大决战”情形上演。
 
  自史上最严限仓令出台后,期指总持仓基本呈现单边下降格局。市场人士表示,这说明近期总持仓的变化主要还是投资者应对政策变化做出的仓位调整,与市场的走势相关性不太强。
 
  与此同时,有市场人士称,随着持仓量从1509向1510合约过度,交割扰动效果减弱。而从周四尾盘来看,资金避险情绪提高。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为9月18日凌晨美联储是否决定加息。从全球资产配资来看,若美联储不加息,将极大提振偏好。
 
  昨日期指盘中震荡走高,午后涨幅扩大,但尾盘遭遇砸盘,走势转头向下,合约全线翻绿。因期强现弱,远月贴水持续收窄。分析人士称,这有利于空头套保仓位的转移,有助于现货市场的稳定。
 
  投资者大可不必逢交割日就色变
 
  ■安宁
 
  今日,是9月份股指期货交割日,也是股指交易规则修改后的首个交割日。部分投资者又开始紧张起来,担心“期指交割魔咒”会不会出现,对此,笔者认为,对于期指交割日,很多投资者放大了其影响,基本都是心理作用,其实,并没有所谓的“魔咒”现象,投资者不必逢交割日而色变。
 
  所谓"交割日魔咒",说是魔咒,并不恰当。一般称“交割日效应”,指股指期货合约临近到期时,由于交易中买卖集中而导致标的指数及其成份股的成交量和波动性显著增大的现象。与到期日紧密相连的还有“三巫效应”,是指由于股指期货、股指期权、股票期权三种衍生品合约同时到期,容易导致行情大幅波动。
 
  在早期的国际市场,由于流动性不足,交割日效应往往容易出现。但随着市场发展,尤其是股指期货交割结算价规则的完善,这一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已不明显。通过实证分析,台湾、香港等地当前的股指期货市场并不存在“交割日效应”。
 
  从我国的数据上看,期指交割日并无“魔咒”,更不会对A股市场产生实质影响。研究显示,股指期货上市以来,交割日期现货价量表现正常,并不存在每逢期指交割股市大跌的现象,也没有出现所谓“魔咒”现象。从沪深300股指期货5年多的到期交割情况来看,交割结算没有导致股票指数价格大幅波动,交割日股票指数波动率1.34%,与非交割日波动率相比,没有显著变化。
 
  是否发生“交割日效应”,根本机制在于股指期货的交割结算价是怎么确定的,股指期货最后交易日是否与现货市场交易活跃日正好相重叠,以及股指期货到期日与其他衍生品是否同时到期等因素决定。即使交割日存在现货市场交易量放大等情况,也无法就此证实是多空双方争夺股指期货交割结算价引发的。
 
  而当前“交割日效应”已在制度上有所回避。据了解,股指期货到期结算价国际上主要有单一价和平均价两种确定规则。最早的股指期货合约大多采用单一现货收盘价作为交割价,容易产生“到期日效应”和“三巫效应”,但目前使用的平均价规则已有效规避。
 
  因此,现货市场的涨跌才是决定期货价格起伏的根本,期指不能脱离指数的“基本面”,后市走向主要还是由股市本身决定,投资者大可不必逢交割日就色变。

  • 相关阅读
  • P2P资产端逐渐枯竭 为留客平台收益倒挂

      “P2P业也将入秋入冬了,虽说监管细则的靴子还未落地,但山雨欲来风满楼。整个行业的洗牌指日可待,可能会非常惨烈。因此,投资者也要慎重地选择平台”。   9月17日,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l...

    时间:09-18
  • 中国7月减持美债幅度 创近两年单月最大

      9月17日凌晨,美国财政部发布最新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今年7月,中国大幅减持美国国债304亿美元,成为今年1月份以来首次减持;同时,减持幅度也创下了2013年12月份(当月减持478亿美元)以来最大的单月减持...

    时间:09-18
  • 中国步入“资本输出”时代 超七成在外企业盈利

      2014年,中国的FDI(外商直接投资)与ODI(对外直接投资)首次实现流量的基本持平,这也意味着,2014年或成为中国“资本输出”元年。   昨日(9月17日),《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首次...

    时间:09-18
  • 今年棚改540万套 总理放话“滞后地方将被收回资金”

      “棚改资金是‘救急’资金,既有利于‘惠民生’,又有利于‘稳增长’,还能带动新型城镇化。结果中央资金下拨了,一些地方的工作进度却远远滞后,导致专项资金闲置超过一年...

    时间:09-18
  • 美联储年内仍或加息 A股信心恢复需要时间

      美联储在9月议息会议之后宣布,维持现有接近零的低利率政策不变,暂不加息。   美联储在决议声明中称,近期全球经济和金融局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经济活动,可能会给短期通胀率造成进一步的下行压力。经济和...

    时间:09-18
  • 3个月超40家公司回购 威孚高科回购股已注销

      熊市中回购往往成为上市公司稳定股价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此次股灾后监管层鼓励上市公司采取的稳定股价的五大措施之一。   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底以来,截至9月17日,已经有超过40家上市公司公告实施回购...

    时间:09-18
  • 项目亏损扩大 新一轮空头力量或出自定增解禁盘

      继场外杠杆资金、场内杠杆资金、股票质押后,随着亏损的加大,定增解禁资金可能成为A股市场的一股新的空头力量。   “今年上半年才开始做的定增项目,有很大部分已经开始(浮)亏了。”韩末(化名)...

    时间:09-18
  • A股继续“巨震模式” 证监会再督配资清理

      监管层的这一表态恰恰是对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报道的证实。据此前记者获悉,早在9月16日下午,就有基金子公司和信托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结构化信托可通过拆除外部信息接入系统,并变更为券商PB交易端口的形...

    时间:09-18
  • 8月银行结售汇逆差创新高 外汇局称跨境资金无异动

      自8·11汇率改革以来,中国外汇市场的供求出现巨大变化。   9月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银行结售汇逆差2745亿元(等值435亿美元),逆差数额较7月继续扩大。其中,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8...

    时间:09-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