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A股持续地量怎么看:不缺钱缺信心

2015-10-10 11:45:08

来源:腾讯财经

   通常而言,股价在下跌过程中缩量是正常现象。可是,一段时间以来,A股出现一种极端缩量的诡谲走势:跌也缩量,涨也缩量。

 
  涨时投资者惊呼:个股精彩、奈何无量;跌时投资者还茫然:为何只见地量,不见地价。普通投资者屡屡抱怨:都说股市里量是最不骗人的,眼下不知道如何判断量价关系。笔者一直跟踪此轮A股量价关系出现的新问题。
 
  持续缩量体现三点共识
 
  有人说持续缩量就是大家在等待,也有人认为与其说是等待不如理解为共识,大家共识觉得市场机会还没到来,自然都开始观望,不愿意进场。共识一旦达成,就不容易改变。目前来看,极端缩量至少体现三点共识。
 
  共识一:杠杆牛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以来A股持续大幅震荡的同时,成交量急剧萎缩。沪深两市成交量从今年5月28日录得2.36万亿元的峰值后急剧萎缩至9月30日的3712亿元,其中沪市单日成交1566亿元,深市单日成交2146亿元。两市单日成交额最大减少近2万亿元,只剩下高峰期成交额的一个零头。自6月中旬以来的股市下跌,沪深两市市值蒸发已经超过30万亿元。
 
  与此同时,随着A股下跌两融余额也呈现下行态势,去杠杆化日益明显。截至今年8月31日,两市融资余额为10559.61亿元,较7月减少2794亿元。进入9月,两市融资余额进一步降至万亿以下。截至9月29日收盘两市两融余额降到9210亿元,再创调整在来的最低位。这个数字,与6月融资余额高峰时2.27万亿元相比,大幅减少60%,而同期上证指数下跌超过40%。有人预计两融余额万亿以下的区间是新一波“降杠杆”的最终目标区域。现在看来,两融余额高峰期已成历史,投资者风险偏好持续下降。相反中期调整未完,与国际成熟比较,A股市场两融余额仍有下降空间。
 
  从时间节点看,第二轮缩量开始于2015年8月26日,这一天上证指数创出2850.71点的新低,从此股指进入横盘整理,截至昨日已有26个交易日,在此期间成交量出现持续萎缩。仔细观察,大幅缩量的主要是指标股。这种情况在9月份更加突出,9月2日晚,中金所公布大幅限制日内开仓规定,就此开始,股指期货日成交缩去99%,沪市同时大幅缩量。它揭示了一个秘密:极端缩量凸显空头“武功”被废。
 
  共识二:存量博弈成常态。目前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增量资金推动的上涨行情已不存在,但存量博弈的波动行情会延续。
 
  考察量能变化,离不开换手率分析。历史上中国股市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主要股市,A股市场在较为冷清的年份换手率都要超过200%。按今年上半年的活跃交投,年换手率要超过300%,而全球主要市场的换手率大多不超过100%。
 
  应该指出的是,由于互联网高频交易发展迅猛,发达国家市场的成交量和换手率近些年也有抬高趋势。根据TABBGroup数据,美国证券市场上高频交易量所占份额从2005年的21%上升到2009年的61%。
 
  新兴市场换手率都较高,台湾地区在上世纪股市热潮时期换手率一度也雄冠全球,达到700%,目前基本只有80%左右。从较长时期来看,随着沪港通、深港通开通,A股换手率也应该会逐步回归到世界主要成熟市场的一般水平。
 
  目前,A股市场虽然量能萎缩,但换手率还不到历史上极端底部低迷的换手率。事实上,管理层对增量与存量关系也有了新的认识。
 
  多年来,“流动性决定论”成为市场的投资理念,流动性思维取代了治市思维,对流动性和资金引进的重视远胜于对资本市场的治理。对于股市的涨跌逻辑,长期以来,投资者总是习惯性地用流动性的因素来解释,注入宏观调控、货币紧缩、大小非减持、新股频发、增发募资,这些流动性因素,似乎成为股市涨跌的主宰。这就是所谓“资金市”。
 
  近年来,管理层也积极开拓和吸引增量资金入市:鼓励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公司等现有机构投资者增加对资本市场的投资比重,积极推动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等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增加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加快引入沪港通、深港通等融合机制。
 
  经过这场杠杆市破灭的反思,目前管理层思路已经明确:流动性思维并不能带来流动性,而且单纯依靠引入流动性也不会真正激活股市存量,只会让大量的流动性作壁上观。以治市思维取代流动性思维才是激活A股市场存量股票的路径。只有长期坚持信息披露为中心、打击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改革、严格退市制度,引领A股市场走出目前的“囚徒困境”。
 
  共识三:缩量不是缺钱而是缺乏信心。节后市场最大的特点还是缩量,周五上午沪市半天成交1366亿,跟节前的成交量萎缩没有根本区别。有投资者认为,将缩量归结于缺钱,这只是表象,其实中国股市从来就没缺过钱,说到底还是信心问题。
 
  信心缺乏一方面是趋势使然,目前30日、60日、120日线趋向空头排列。上证指数60天线估计下周就会击穿年线,深成指的60天线已经在节前击穿年线。这就告诉我们的其实就是趋势压力加重。在这种状态下,想要酝酿反弹也不会一蹴而就。
 
  另一方面,市场信心需要很长时间自我修复。造成投资者股灾“后遗症”无疑是去杠杆。监管层重拳清理杠杆,尤其是场外违法配资,这对中国股市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自然是好事。但短期来看,对股市去杠杆引发暴跌踩踏事件,这无疑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阵痛”。目前,能够同一市场认识的只有深化改革。只有强有力的推进改革,才能维稳中国经济,才能完善股市制度,才能重燃投资者信心。投资者还必须明白,改革也是慢变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长期来看依然值得期待。
 
  极端地量凸显两点分歧
 
  分歧点一:3000点附近磨底成功?上证指数中期调整,最大特点是缩量。第一个平台的地量在4500亿元至3500多亿元之间,对应点位在3700点附近;第二个平台的地量2500亿元至1500亿元,节前极端地量在1500亿元左右,对应点位在3000点附近。节后沪深两市量能有所回升,沪市连续两个交易日成交额逾2500亿元,已经接近上一次沪市创下2651亿元的地量,时间是2015年2月25日。
 
  主张磨底接近尾声者认为,这种交投十分低迷、量能极端萎缩,使市场情绪落入底谷时,往往预示着一个新的起点。事实上,随着今年“2.25”极端地量出现,本年度最有价值的,冲击5178点的一波牛市行情悄然启动。
 
  持反对意见者认为,从6月大盘完成筑顶回调的过程中,市场资金一直处于净流出状态。截至9月25日,节前市场前三个完整交易周共有3135亿元资金流出股市,为连续第三周净流出;证券保证金净流出1554亿元,为连续第四周净流出。节后两个交易日,资金出现净流入,但是,增量资金流入较小,依然不具备反转条件。整个9月份,上证综指几乎都在3000点至3200点箱体运行。3100点中轴至3200点箱体上沿有着巨量套牢盘,以目前的量能是不可能向上突破箱体。至于未来短期走势,一要看外围股市,二要看A股整体10周线的改善情况,在没有足够修复之前,只有超跌才对大多数人来说有意义。那么,就不排除A股会再下一个台阶,打造第三个平台,成交金额会出现在1000亿元至1500亿元之间,对应点位2500点至2700点。
 
  分歧点二:后杠杆时代靠什么上涨?A股必然不会也不能重回“杠杆牛”的老路,后杠杆时代靠什么上涨?一种意见认为,杠杆牛结束,而改革之牛、转型之牛犹存。去杠杆之后,市场呼吁“慢牛”。慢牛有待长期买方力量的形成,需要一个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且买方与该环境形成正反馈。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成长股,以国企改革为代表的题材股,仍是首先投资标的。但也有人认为,未来的市场将不会再是杠杆牛,而是回归基本面、回归价值投资的因素。好股票要涨,高估的股票会亏。
 
  持不同意见则认为,3000点附近已经横盘了26个交易日,底部不可能在这样一个大平台上出现,即使是底部也要踩上一脚才启动。本周只有两个交易日,下周突破3250点箱体上轨的可能性很小,回调压力不断增大。悲观者更认为,牛市已不复存在,A股已进入熊市。在中国经济放缓预期、美国即将启动加息背景下,未来只有超跌反弹,不具备反转条件。进入第四季度,机构的流动性又将面临着挑战与考验,年底的资金面紧张预期也就增强,像样的反弹可能出现明年春季。周五,煤炭有色板块上涨或许预示超跌反弹接近尾声。分析人士建议,投资者宜轻仓博反弹,波段操作,及时止赢,积小胜为大胜。

  • 相关阅读
  • 机构预测9月CPI再回1时代 货币政策有望继续宽松

      机构预测9月CPI再回“1”时代货币政策有望继续宽松   谭志娟   国庆节前公布的工业企业盈利数据再度出现下滑,让市场对于经济是否已经触底企稳再度出现分歧。   发改委再度连续批复大型基础设施...

    时间:10-10
  • 中国三峡集团被曝考虑参与竞买运营巴西大坝

      参考消息网10月10日报道港媒援引两位知情人士的话称,全球最大的大坝运营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正考虑在下个月巴西拍卖29个大坝特许权时提交一份报价。巴西通过出售大坝特许权有望获得170亿里耳(44亿美元)。  ...

    时间:10-10
  • “东北虎”苏树林被查 自称陷阱就在脚下

      本报记者杨仕省北京报道   2015年10月7日晚23时30分许,还差30分钟国庆长假便要结束,中央纪委网站有些意外的公布了一则消息: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苏树林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8日,《华夏...

    时间:10-10
  • 四季度经济基本面或见底企稳 A股新一轮上涨有望重启

      A股新一轮上涨有望重启   ■金水   经过连续4个月下跌,A股出现价值空间,上证指数从8月26日2850点见底以来,9月份的跌幅明显收窄,由去杠杆引发的抛售潮砸出了一个黄金坑,10月份,A股将迎来第一个上涨月份...

    时间:10-10
  • IMF:中国是在放缓 不会崩盘

      北京10月10日凌晨消息对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IMF、欧盟以及英国主要官员都给予了各自的看法。其中IMF的官员Obstfeld称,中国是在放缓,但并不会崩盘。   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称,中国并非英国经济所面临的头号...

    时间:10-10
  • 证监会:建立违规程序化交易者黑名单制度

      要求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建立程序化交易和非程序化交易的风险隔离机制,对程序化交易账户使用专用报盘通道   10月9日,证监会就《证券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管理办...

    时间:10-10
  • 程序化交易将有章可循 禁止七类行为

      我国证券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行为将在有规可依的制度环境中更加规范地进行。昨日,备受市场关注的《证券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程序化交易...

    时间:10-10
  • 险资持续发力 两公司遭举牌

      A股市场自6月份大调整以来,险资频频进场扫货,举牌动作不断。今日,生命人寿借道H股再度举牌中煤能源,同时,“新面孔”百年人寿首次举牌万丰奥威。   中煤能源今日公告称,截至10月8日,公司股东...

    时间:10-10
  • 首超日元!人民币跻身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

      近年来,人民币无论是在国际地位还是全球使用程度上都取得了明显进步,继7月份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所占份额突破历史新高后,8月份终于超越日元,成为世界第四大支付货币,排名仅次于美元、欧元和英镑。   今...

    时间:10-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