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人社部副部长谈中国为什么造不好马桶盖

2015-11-10 11:27:33

来源:腾讯财经

   【中国经济论坛】为何造得出高铁、大飞机,却造不好马桶盖?

 
  “中国制造”需要重塑“人力基因”
 
  人社部与财政部共推“新型学徒制试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曹煦|北京报道
 
  38万公里,是嫦娥三号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
 
  “盯着一个微小的焊缝,可以十分钟不眨眼。”他叫高凤林,中国航天第一研究院二一一厂的一个班组长,他的工作用一句话形容就是“给火箭焊心脏”,从事航天焊工35年的他被称作“发动机焊接第一人”。
 
  企业颁给他“能手”,同事喊他“大师”,媒体称呼他“大国工匠”,国家授予他“全国劳模”。然而在中国8亿劳动者中,以高凤林为典型代表的高技能人才却是凤毛麟角。
 
  支撑“中国制造2025”,显然需要更多的高凤林们不断涌现。近日,做客央视《对话》节目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说:“从一个国家来讲,它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实际上取决于技能人才的水平。”
 
  为何造得出高铁、大飞机,却造不好马桶盖?
 
  中国制造“重点领域领先,但系统性落后”
 
  中国制造能让高铁飞驰、蛟龙入海、玉兔登月,中国技工能够在世界技能大赛中披金摘银,却为何难以造出一支好用的圆珠笔、一个国人在海外疯抢的马桶盖?
 
  这既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谈到的问题,也是普通民众看到的中国制造的尴尬所在。
 
  人社部副部长汤涛认为,“圆珠笔不好用”背后还是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一个国家最顶级的产品有一批高端人才去生产,但是更大众化、更常用、进入家庭或者说我们经常用的笔,则需要靠更多的劳动者尤其是技能劳动者在日常生产当中提高质量。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我们在人才培养上还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高文书认为,这是中国制造“重点领域领先,但系统性落后”现状的写照。“中国在很多高精尖领域其实是领先的,但是在一些领域,比如圆珠笔,它是依靠人和机器设备共同作业的结果。人也许有很好的技术,但是如果我们的设备、机械体系达不到,有时候也确实比较困难。”
 
  在中航工业集团总经理助理刘井宏看来,将设计转化为产品,再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整个过程需要技术转化和转移的畅通机制、优良的工艺保障、成熟的人才市场、诚信的市场环境等等,而这些是当前中国制造业的短板。
 
  汤涛坦言,中国虽然已经有一大批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大师级工匠,但能否让这些身怀绝技的大国工匠“后继有人”,是当下中国制造需要认真面对的考题。“在军工等特殊行业,中国的大国工匠更多一些,在一些传统行业,我们的高级技师、首席技师、特级技师还是少了一些。”
 
  主管部门已经开始行动。人社部联合财政部从今年8月开始在北京、天津、内蒙古等全国12个省区市推广“新型学徒制试点”:每个省份选择3到5家大中型企业试点,每家企业再选拔100名左右与雇主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员工参加培训,共涉及学徒近6000人。
 
  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严重,需要重塑中国制造“人力基因”,提高“蓝领工人”地位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高文书认为,世界技术浪潮的更新极为快速,而企业对技术的跟进和研发、对人才的培养有一个滞后期,对中国来讲表现更为突出,就是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
 
  据汤涛介绍,人社部已经从三方面发力:一是持续建设“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从2012年起,用10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拔培养4000名左右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重点选拔培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高层次中青年领军人才;二是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人社部今年9月新批准设立500多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引进、培养一大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有效促进产、学、研结合;三是自2011年底启动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在12个重点领域开展大规模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每年培训100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该工程已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而另一个制约高技能人才大量涌现的原因则是生源问题。“现在技能人才培养,包括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是好多年轻人或者他们的父母,不愿意选择这个职业,认为社会声望较低。”高文书说。如何提高“蓝领工人”的社会声望?在高文书看来,应该从畅通职业发展通道、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工作环境三个方面入手。
 
  而在技能人才的“用人大户”——制造企业里,相应的探索从未停步。
 
  例如中国中车,对于技能人才的培养打通了三个渠道:成长渠道、价值体现渠道、待遇渠道。中车股份副总裁孙永才介绍:“中车评定的专家序列有首席专家,资深专家等,目前中车有一位首席专家,有33位是资深专家,同时有50位技能人才享受到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

  • 相关阅读
  • 北京多家金店金饰品价格跌回五年前

      新京报讯(记者刘素宏)国际金价连跌6天,终于波及国内金饰品价格。11月9日,北京多家金店调低金饰品价格,来自北京菜百公司(下简称菜百)、中国黄金集团、北京工美集团等数据显示,黄金千足金每克由此前的289...

    时间:11-10
  • 新材料“十三五”规划将出台 石墨烯成“香饽饽”

      □本报记者徐伟平   工业与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周长益在2015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透露,包括石墨烯在内的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正在编制并即将出台。石墨烯作为材料界新星,凭借优异性能可广泛...

    时间:11-10
  • 史上最严重雾霾袭辽 污染治理考验东三省GDP

      长春、沈阳、哈尔滨,三个东北省会城市在进入11月后先后遭遇重霾袭击。   目前,东北地区已进入冬季供暖季,辽宁省大范围雾霾持续近3日仍没有消散。辽宁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9日上午介绍,此次雾霾是2014年辽宁...

    时间:11-10
  • 深改组: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1月9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

    时间:11-10
  • 新三板掀PE融资潮 助推业务转型

      上周五,又一个重磅来袭。   11月6日,证监会表示,已经启动新股发行程序的28家公司暂缓发行,首发企业的初审会、发审会等会议也随之暂缓安排。同时,证监会综合考虑市场各方面对于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制度机制...

    时间:11-10
  • 新加坡金管局:RQFII投资额度将增一倍

      中国证券网讯据外媒10日报道,新加坡金管局周一表示,新加坡在中国金融市场投资的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额度将增加一倍,此举旨在加强两国间人民币的跨境流动。   金管局称,基于RQFII机制的额度将从此...

    时间:11-10
  • 操盘必读:两融杠杆渐入警戒区 不宜盲目追加

      导语:两融杠杆渐入“警戒区”,专家警示“结构性”风险,投资者不宜盲目使用杠杆,摒弃炒差、炒小、炒概念和赌博式炒股等投机行为。   一、财经要闻   (1)10月份CPI今日公布,机构预...

    时间:11-10
  • 八成公司三季度盈利 整体股价跑赢大盘

      6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剧烈震荡,上证指数一度大幅下挫,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失效。非理性暴跌引起了管理层的重视,证金公司担起救市重任。7月上旬,证金公司开始大力介入A股市场,通过重金买入股票拉开了救市大幕...

    时间:11-10
  • 市值配售带动市场上行 机构中长期投资仍偏谨慎

      重启IPO的靴子落地,A股市场应声而起。从11月9日市场来看,上证综指小幅低开后震荡上行,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收3646.88点,上涨1.58%,银行等蓝筹板块涨幅居前。   多位公私募基金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参...

    时间:11-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