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2018年云南河口口岸旅客流量突破500万人次

2018-11-27 01:46: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河口11月26日电 (赵国骁)“恭喜!您成为了今年河口口岸的第五百万位旅客。”接过河口边防检查站(下称河口边检站)官兵手上的鲜花,来自越南的阮女士感到有些惊喜。26日上午,办理完边防检查手续后,到中国从事边境贸易的越南籍旅客阮氏清明女士幸运地成为云南河口口岸2018年第500万名出入境旅客。

资料图:云南河口口岸。中新社发 刘冉阳 摄 资料图:云南河口口岸。中新社发 刘冉阳 摄

  河口口岸位于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与越南老街市隔南溪河相望,百年滇越铁路从这里通向越南,是中越边境云南段最大的口岸,也是中国与越南、东南亚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河口口岸客流量呈现井喷式增长,2016年出入境流量377万人次,2017年达到470万人次,此次突破500万人次大关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5%,创历史新高。

  自2010年河口边检站在云南省开设首家自助通关查验系统后,目前已建成包含出入境旅客、自行车与货物车辆在内的12条自助查验通道,同时在中国首创建成了自行车自助查验通道,试运行了货运车辆“快捷通”自助查验通道,使河口口岸步入了各类通关方式全领域、全覆盖的“读秒通关”时代。2018年底前,河口口岸还将建成8条自助查验通道,全面助推口岸通关提档加速。(完)

  • 相关阅读
  • 中欧班列首次邮件进口测试成功

      中欧班列首次邮件进口测试成功  本报重庆11月26日电 记者吉蕾蕾报道:11月26日,重庆国际邮件互换局铁路口岸中心内,随着集装箱被工作人员缓缓打开,一个来自德国的邮包在经历1万多公里行程后出现在大家面前。...

    时间:11-27
  • 辽宁沈阳:优化营商环境 沈阳焕发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今天的《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我们把目光放在辽宁沈阳。工业如何转型升级,一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面临的难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沈阳以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主动吸引海内外优质企...

    时间:11-27
  • 曾是企业老板 如今开始“经营”村庄 企业家村支书正改变乡村

      他们曾是企业老板,如今开始“经营”村庄 企业家村支书正改变乡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慧  如今不少村里的村支书是企业家。他们原是经营着自己的企业发家致富,现在是“经营”着整个村庄,带着乡亲...

    时间:11-27
  • 七省市打造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样板

      七省市打造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样板 承诺提前一年完成既定目标  本报北京11月26日讯 记者乔金亮报道:日前,农业农村部与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7个省(市)人民政府签署《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时间:11-27
  • 中国企业创新能力 百千万排行榜发布

      中国企业创新能力 百千万排行榜发布  本报讯 记者周明阳报道: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和经济学院近日联合发布《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百千万排行榜2018》,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全覆盖...

    时间:11-27
  • 安徽:出实招硬招 助力民企发展壮大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近日,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安徽新推出一揽子政策包,用大力度、实举措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今天上午,安徽召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

    时间:11-27
  • 杨德龙:债转股可大幅降低民企财务负担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26日电 题:《杨德龙:债转股可大幅降低民企财务负担》   作者 杨德龙(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11月19日,发改委、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

    时间:11-27
  • 杨德龙:外资加大A股配置比例是必然趋势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26日电 题:《杨德龙:外资加大A股配置比例是必然趋势》   作者 杨德龙(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近期,受美股大跌的拖累,A股市场大幅下挫。确实美股的下跌对于A股市场短期的走势...

    时间:11-27
  • 2017“三新”经济增加值增速快于同期GDP增速

         近年来,我国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催生出一大批新的市场主体,以“三新”为代表的新动能快速成长。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动能刚刚崭露头...

    时间:11-27
  • 甘肃河西走廊最大中药材基地丰收 贫困户“晒药”鼓起钱袋子

      中新网兰州11月27日电 (赵鹏)连日来,地处甘肃河西走廊的民乐县生态工业园区“西部药都”内药材晾晒场里机器轰鸣,人来人往,各药材种植商纷纷晾晒、装运秋收后的中药材。   “今年我种植了400亩当归,年初...

    时间:11-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