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微信“上车”遥遥无期 谁能给车载APP系上安全带?

2018-11-28 04:20:06

来源:科技日报

  出于风险考虑,微信“上车”遥遥无期

  谁能给车载APP系上安全带

本报记者 崔 爽

  近日,对于大家普遍关注的车载微信面世问题,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公开场合给出回复。他表示,出于安全考虑,产品正在打磨,“腾讯考虑采用全语音交互模式收发微信消息,并且可以跟车载硬件结合,通过方向盘按键就能安全地收发消息”。

  今年年初,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宣布微信用户量已超10亿。作为真正的“国民级应用”,微信“上车”的消息一有风吹草动就引发关注,可车载微信却一直处在“千呼万唤出不来”的状态。

  把一款APP“装”上车,怎么会这么难?

  保障驾驶安全成APP上车关键

  开车用手机不安全,这个事实显而易见,本不具有讨价还价的空间。但目前大多数用户对移动互联网APP依赖度较高,驾驶环境也是重要的手机使用场景,于是车载APP的问题一再被摆上台面。

  “以微信为例,操作这款APP需要眼手并用,肯定会给驾驶增加不安全因素。”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吴沈括表示。

  于是为了解放手眼,语音交互成了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微信方面曾表示,团队正在考虑能否提供一套没有界面的纯语音交互系统,保证司机的眼睛始终关注路面情况,无需看APP界面。如果能做到,那车载微信APP就能被正式推出。“这里面的难度很大,特别是语义理解部分,这是微信现在要做的。”马化腾表示,“我们还考虑设计用户状态提示,当收发消息时系统可以快速转换为微信通话。同时,为保障驾驶安全,语音交互还能帮助用户进行地图导航设置。”

  如马化腾所言,语音交互是目前被普遍认可的车载APP技术方案。今年,湖南猎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猎豹汽车)某新款汽车搭载了全球首创车载微信系统。据猎豹汽车发布的消息,该车载微信系统可以通过微信语音和文字的智能转换,把“看信息”转换成“听信息”,解决开车用APP的安全性问题;同时提供方向盘一键操作功能,让用户双手在不离开方向盘的情况下就能便捷地使用微信,从而在满足用户社交需求的同时降低操作风险。

  仅把“看”改成“听”,就能彻底解决安全问题吗?记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采访了解到,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车载APP出台相关安全规定,尚无法判断语音交互技术会给驾驶带来何种不安全因素。

  不过为了防止声音对驾驶员的干扰,据北京乐驾科技有限公司CEO马斌斌介绍,微信、导航、音乐、视频等应用一般不被允许接入到车载控制系统中,即便有允许接入的情况,系统也会设置行车自动停止播放等功能,以保障驾驶安全。

  车载应用比手机应用使用条件更苛刻

  除要面对安全问题外,“走”进汽车后的APP要针对这一特殊使用场景进行调整。

  首先是语音识别的精度问题。据马斌斌介绍,当前手机的设计和应用决定大部分APP适用于近场识别,在远场识别上存在天然缺陷。“当用户用手机打电话时,因

  为嘴巴贴着听筒、距离够近,环境噪音在很大程度上被过滤掉了。近场识别对算法要求不高,用户可以用手按着说话按键发送语音信息、松开就自动结束,这种环境下传输的信号较清晰、语音识别的准确率高。可是在车内场景下,在人声、交谈声、音乐声等声音干扰的情况下,APP要做到能在五六十公分距离的远场实现语音识别,技术难度较高。”马斌斌说。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针对车内环境给语音识别功能做定制优化,从而达到相对不错的识别准确率。”马斌斌说,高质量的语音交互技术可解决用户在导航、接打电话、接发微信、音乐播放等各种需求中的APP操控问题,用户只需用耳朵听和用嘴巴说,即可操控相关的车内应用,从而降低了安全风险。

  除了软件端的语音识别问题,还有硬件端的显示屏适配问题。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开发管理部部长冯硕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手机屏幕和车载屏幕所面对的工作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湿度等方面差异都很大。“现在用户手机一般不离身,人能生存的环境手机就能用。但车载终端不同,太阳直晒情况下,车内温度在极端情况下能达到七八十度,随之对显示屏的技术要求就要高很多。”冯硕说。

  补充技术手段可有效降低风险

  当前,在车上通过显示屏并利用语音交互方式使用APP是最容易实现的技术方案,但这种方案无法完全避免司机用手操控,即便全程处于语音状态,某些特定操作依旧需要驾驶员将视线转向屏幕甚至用手完成,造成注意力分散,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补充技术方案也相继出现。

  比如智能反光镜,这种反光镜的外观和普通车内后视镜相似,也具备普通反光镜的基本功能,但同时它也能成为人车交互的终端,显示各种APP应用的界面,相对来说,智能反光镜对司机视线的影响没有那么大。

  还有一种不同于以上两种方式的HUD(Head Up Display),即“抬头显示”技术。这种技术利用光学原理,可将相关的行车数据投射到汽车的前挡玻璃外的路面上。通过将车载APP整合进HUD中,把用户需要查看的内容用语音系统朗读出来。相较于前面两种方法,HUD的交互效果、安全性都更好一些。

  “从安全角度看,无论怎么做都有安全问题。但换一个角度来说,并不是没有车载微信,大家在车里就不看微信了,用户一定有这个需求。因此,更现实的做法是通过尽量完善的技术手段满足用户的需求。”马斌斌说。

  • 相关阅读
  • 中国饭店协会发出八点倡议 规范“客房清扫”是重点

      中新网海口11月28日电(王子谦 沈宏生)2018年第三届中国国际饭店业大会暨海南特色美食文化节28日在海口开幕,中国饭店协会向企业发出绿色饭店《倡导绿色卫生,放心服务规范》的八点倡议。   这八点倡议为:...

    时间:11-28
  • “复兴号”动车组12月1日起首次经停衡水北站

      中新网衡水11月28日电 (崔志平 王鹏)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衡水车务段28日透露,自12月1日起广州南开G2056/7次、12月2日起济南西开G2058/5次列车将由现在的“和谐号”动车组更换为“复兴号”动车组。这是...

    时间:11-28
  • 沈阳政策落地精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中新网沈阳11月28日电 (李晛)为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营造全社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营企业在东北”专题调研组一行9人,11月27日赴沈阳调研民营企业发展情况。   本次调...

    时间:11-28
  • 中国商标网上服务系统全面上线

      我国商标网上服务系统全面上线  本报北京11月27日讯 记者佘颖报道:全国商标网上服务系统今日全面上线启动,可以提供商标网上查询、网上申请、网上发文、网上公告、网上缴费、网上商标注册证明公示等六大功能...

    时间:11-28
  • 贴发票”“跑报销”将成历史——电子凭证网上报销试点成效显

      “贴发票”“跑报销”将成历史——电子凭证网上报销试点成效显  本报记者 董碧娟  网上报销系统将原来的借现金、批报告、支出、报销差额还款转变为公务卡支付、差旅标准控制、还款的全流程银行资金垫付和监...

    时间:11-28
  • 一证走天下,电子客票来了

      一证走天下,电子客票来了  近日,铁路部门正式在海南环岛高铁实行电子客票服务试点,明年铁路部门还将根据试点情况,进一步完善电子客票服务方案,逐步在全路高铁及动车停靠车站、普速列车停靠站推广。什么是...

    时间:11-28
  • 大连社区服务中心向出租汽车驾驶员开放 的哥的姐有了“避风港”

      大连社区服务中心向出租汽车驾驶员开放 的哥的姐有了“避风港”  本报记者 苏大鹏  近来,辽宁省大连市出租汽车驾驶员李林宝的心情格外舒畅,每天在运营期间再也不用担心喝水难、如厕难的问题了。前不久,他...

    时间:11-28
  • 近半数手机App隐私条款不达标,有你常用的吗?

      中新网客户端11月28日电(记者 邱宇) 近期,中消协对100款App进行测评后发现,47款App隐私条款内容不达标。主要问题有“对外提供个人信息时不单独告知并征得用户同意、收集敏感信息时未明确告知用途、隐私政策为...

    时间:11-28
  • 2019年专项扶贫资金909.78亿元提前下达

      2019年专项扶贫资金909.78亿元提前下达 继续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  本报北京11月27日讯 记者曾金华报道:财政部27日发布消息表示,为进一步提高地方预算完整性,加快支出进度,帮助地方提前谋划和打赢脱贫攻坚...

    时间:11-28
  • “花总”们的监督权应予保护

      “花总”们的监督权应予保护 佘 颖  旅游饭店行业应切实把保障消费者安全作为基本要求,坚持消费者优先原则,认真听取消费者意见,严格履行法定义务、恪守社会公德,对照法规标准要求,查找服务中的错位和漏...

    时间:11-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