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对话“逍遥子”张勇: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经济的翅膀

2018-12-24 10:59: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 蒋涛)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经济的翅膀,这成为各媒体对话阿里巴巴CEO——“逍遥子”张勇时的主要印象。

  近日,张勇同他的阿里团队走进“电商脱贫”联系点——重庆奉节,并在之后与媒体对话。

  作为阿里巴巴“电商脱贫”的领衔者,张勇强调,必须用市场化的手段,用公益的心态来做电商脱贫。

  “我们必须用市场化的手段,使阿里巴巴社会责任实践的效率更高,并且更具可持续性,这是今天我们做‘电商扶贫’的出发点。”张勇说。

  在近日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被称为“数字经济的创新者”,并获得表彰。

  对此,张勇表示,这是全体阿里人的骄傲。他同时指出,如何能把数字和经济连在一起,变成扶贫脱贫的基础,真正通过创造产业给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帮扶对象等,创造崭新的就业机会、创造可持续的发展机会,是整个扶贫中十分重要的事情,也同农业产业化大趋势不谋而合。

  张勇表示,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当中,需要进行更明确的社会大分工、大协作,需要更多有某些技能的产业从业者发挥作用。这也将为他们创造就业和发展的长期机会,而不仅仅是受扶持、受补助的短期机会。

近日,“逍遥子”张勇同他的阿里团队来到“电商脱贫”联系点——重庆奉节,并与当地农户交谈。 高吕艳杏 摄 近日,“逍遥子”张勇同他的阿里团队来到“电商脱贫”联系点——重庆奉节,并与当地农户交谈。 高吕艳杏 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张勇看来,“授人以渔”意味着要协助把鱼竿等渔具都准备好,还要教会他们钓鱼的技能。阿里巴巴的初心即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中小微企业等提供服务,因此也希望在农业产业化中发挥推动作用,做好平台赋能,使农业产业化脚步越来越快,产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真正变成大分工、大协作。

  “在今天个体生产力已充分释放的情况下,要进行更深层次的供给关系改革,只有完成农业大分工、大协作、大集约化的经营,才能够真正提升经营效率,解决因分散带来的品质不均、资源不均、市场机会不均等问题。”张勇说。

  他认为,最终要实现让善于做市场的人做市场,善于做种植的人做种植,善于搞运输的人做运输,善于做“网红”的人做“网红”、搞直播,只有完成这样的大分工、大协作,产业链条上的人才能各展所长,真正拥抱市场。

  “我们希望以农业产业化的大视角来看脱贫,而不是用脱贫看农业产业化。”张勇表示,在这个大视角当中,第一是订单农业,第二是智慧农业。

  对于订单农业,张勇介绍了阿里的线上平台,如淘宝、天猫、聚划算等线上零售平台,已投入流量和资源支持各地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他同时表示,目前阿里线上线下紧密结合,新零售也已完成线下大流通的布局,如新零售“网红”盒马鲜生等。

近日,“逍遥子”张勇同他的阿里团队来到“电商脱贫”联系点——重庆奉节,并察看脐橙生产线。 高吕艳杏 摄 近日,“逍遥子”张勇同他的阿里团队来到“电商脱贫”联系点——重庆奉节,并察看脐橙生产线。 高吕艳杏 摄

  张勇表示,订单农业完全可以让农户在锁定订单、锁定需求的情况下走向市场,而不是生产之后再找市场。同时,要建立高标准首先要有市场,有明确的市场才有明确的标准,因为有市场的驱动力,各方会更加愿意遵循高标准。

  对于智慧农业,张勇表示,关键还是要做深做透,不是用科技来解决替代劳动力的问题,而是用科技真正解决劳动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农业领域用科技解决的不是事后防治病虫害,而是事前预警和预防病虫害的问题。各种各样的技术推动,最终要跟整个农业生产流程高度结合,真正给整个种植企业,包括农场主带来效率提升。

  对于农业品牌的建立,张勇建议,现在已经进入IP经济时代,所有产品和品牌都要内容化、人格化,都要有“人设”,有故事,将地域深厚的历史和人文积淀,通过互联网方式走向全中国、全世界。

  张勇表示,阿里生态中包含健康、文化旅游、金融等内容,只有完成上述挖掘,各类产业才能叠加,最终让农户首先不用担心市场销售,从而自主自愿遵循订单农业要求的高标准,同时又借助各类数字化手段降低农业风险,提高生产效率。

  对于一些农业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张勇表示,如果市场是明确的、订单是明确的、种植是数字化的,甚至所有经营行为都是数字化的,这就意味着金融风险完全可控,回报完全可以预期,就可以更加精准的给予其投融资扶持。(完)

  • 相关阅读
  • 用户退押忙“抽身”,ofo抗压不“退场” 共享单车行业将拐向何方

      用户退押忙“抽身”,ofo抗压不“退场”——共享单车行业将拐向何方?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题:用户退押忙“抽身”,ofo抗压不“退场”——共享单车行业将拐向何方?  新华社记者吉宁、鲁畅  曾经风光...

    时间:12-24
  • 浙江探索高质量发展——培育优等生 亩均论英雄

      近年来,浙江不以规模论英雄,把“亩均论英雄”作为发展新思路。   “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从2018年初出台改革指导意见,到年中召开改革大会,再到全省各地如火如荼的生动实践,浙江正以更大...

    时间:12-24
  • 中国农业农村部:非洲猪瘟疫情总体可控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 陈溯)中国农业农村部24日对外表示,非洲猪瘟疫情总体可控。   当天,农业农村部对外发布了11月中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11月,中国生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7%,同比下...

    时间:12-24
  • 中国副财长:个税改革令纳税人税负普遍降低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24日在北京表示,中国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多措并举,通过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设立专项附加扣除,调整优化税率结构等,使纳税人的税负普遍得到降低...

    时间:12-24
  • 土地管理法迎20年来首次大修:为“土改”清障

      (经济观察)土地管理法迎20年来首次大修:为“土改”清障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电 题:土地管理法迎20年来首次大修:为“土改”清障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本月23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土地管理...

    时间:12-24
  • 中国已建海水淡化工程136个 海水利用业年增加值达14亿元

      中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36个 海水利用业年增加值达14亿元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24日在北京发布《2017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显示,中国海水淡化工程总体...

    时间:12-24
  • 中国成全球增长最快的检验检测认证市场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电 (王庆凯)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管司司长刘卫军24日在北京表示,中国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2300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增长最快、潜力最大的检验检测认证市场。   刘卫...

    时间:12-24
  • 刘俏:更彻底的改革开放将为中国应对长期挑战找到答案

      中新网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 周锐)对于中国如何应对长期挑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只有更彻底的改革开放,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中国才能应对结构变化人口老龄化等长期挑...

    时间:12-24
  • 杭黄高铁开通运营在即 24日起发售相关车票

      中新网杭州12月24日电(记者 张煜欢)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25日,杭州至黄山高铁(下称“杭黄高铁”)将开通运营,东部地区新增一条高铁黄金旅游线。24日下午,铁路部门开始发售杭黄高铁相关...

    时间:12-24
  • 苏州人在家可预约卖废品 收入可自动提现或兑换物品

      中新网南京12月24日电 (陈孑琼 朱晓颖)苏州人不用出门,在家动动手指就能预约卖废品了。蚂蚁金服24日公布,一款名为“易丢丢垃圾回收”的支付宝小程序在江苏苏州走红,上线不到2个月用户数已达数万人。   据...

    时间:12-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