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铁路电子客票报销困难?专家:报销体系应同步跟进

2019-12-20 03:12:50

来源:中国之声

  铁路电子客票被指报销困难?专家:报销体系应同步跟进“电子化”

  ​​据中国之声报道,这两天,不少朋友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打开12306手机APP,加入春运火车票的抢票大战。19日,2020年农历小年的火车票也正式开抢了。从过去的车站排队,到现在的网上抢票,小小的一张票据,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今年,又有新的变化,这张小小的车票,正在从“有形”变为“无形”。

  的确,今年开始,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地逐渐试点和推广电子客票,这次春运,全国大部分高铁线路将实施电子客票。这也标志着火车票正式进入了“无纸化”时代。

  刷身份证进站,环保、高效,还减轻了铁路部门在春运高峰期的压力。但是,也有人发现,自助取票机前的队伍反倒比以前更长了。以前打印一张票就可以报销,但现在还得打印行程单、报销凭证,难免时间会翻倍。事实果真如此吗?铁路部门又如何回应?

  乘客体验:电子客票并没感到方便很多

  刷一下身份证,通过人脸识别后,短短几秒钟,旅客就可以通过闸机进站。这样的方式,近两年,频繁乘坐高铁、动车组列车的旅客应该不陌生。这个春运,火车票“无纸化”,正在从试点过渡到全面铺开。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近期,北京、上海、四川、山东、广东、广西等地铁路部门增设上百个电子客票试点车站。2020年春运期间,他们还将扩大既有高铁干线和城际铁路应用电子客票的范围,新建高铁线路,随开通同步实行电子客票。

  不用车票就能进站,理论上,绝对可以节省旅客在取票、验票、检票等环节的时间,还不用担心票丢了,上不了车。这位乘客的说法就很有代表性:“这是第1次拿到。之前相比,我觉得更好一些,然后更方便一些,因为有身份证我们随时就是说只要保管好身份证就可以了。”

  但用了几十年的“小方票”也不是说扔就能扔。尽管很多车站已经在售票大厅,张贴了启用电子客票的醒目公告,但很多旅客因为不会使用电子客票,还是跑到服务台咨询。记者注意到,重装上线的自动售票机操作界面和以往相比有了较大变化。原先醒目的取票按钮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取“报销凭证”和“购票信息单”两个按钮。

  所谓购票信息单,外形更像是我们平时在超市买东西的购物小票,上面会打印出您车票的详细信息。而报销凭证外形则几乎与之前蓝色的纸质车票一模一样。开始推行时,这张小蓝票上并没有检票口、座位号等乘车信息。这也让很多乘客吐槽并没有方便多少。

  “比如说取票,首先像我们出差要报销的话,要取一张报销凭证。然后如果乘坐的话,有的时候还要买拿一张纸制的乘车信息,等于说原来只是一张票就行了,现在反而有的时候还要去取两张票,其实更麻烦了一点。”

  “前几天正好出差,然后回来取票,也是第1次遇到这种情况,然后不太知道,后来就取了两次,我觉得比过去好像纸更多了,我觉得比以前还要麻烦。”

  专家:企事业单位报销仍需纸质凭证,报销体系和公共服务电子化需同步发展​

  有评论认为,试图让现代科技融入百姓生活的理念和从“一张纸”做起的环保意识,初衷是好的。然而,体验不友好,细节没到位。记者也注意到,在舆论关于“报销凭证没乘车信息,考验乘客记忆力”的声音出现后。进入12月中旬,检票口、座位号又悄然回到了小蓝票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回应本台记者称,全国各大网点打印出的报销凭证上都已经恢复了乘车信息的露出。过渡期,所暴露出的问题,似乎得到了及时的修正。那么,未来车票无纸化应该以何种节奏铺开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丛虎认为,进行人群区分,利用大数据掌握节奏是最佳方案:“面对的群体差异化非常明显。有人对网络技术使用得非常的熟练。的确我们也看到了,还有人到火车站要去排长队,他就愿意相信我们的卖车票的传统的路径依赖。也可能他在使用网络互联网,包括这些电子设备有障碍。这就需要我们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要做决策的时候要多样化的。尤其现在已经有大数据,去分析他们购买的模式,消费的模式和他们的习惯,设置不同的模式来满足这种不同群体的多样化的需求。”

  事实上,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之所以过去叫车票,现在叫报销凭证的第三代磁介质票还在存续,原因无外乎于,报销体系还认这张“小篮纸”。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丛虎认为,报销体系与公共交通服务的“电子化”未来会同步发展:“不仅仅是单看我们作为铁路部门公共服务企业,它的改进问题,更多的涉及到一个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现在企业可以电子化了。审计部门、会计管理部门,还在认我们的纸质的传统的模式。所以这样也没有办法让电子化互联网技术的更加的广泛的推动和应用。

  记者 张闻​​​​

  • 相关阅读
  • 物价波动,保民生着力何处? 多措并举稳定生猪供应

      物价波动,保民生着力何处?   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5.5%,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01.3%,影响CPI上涨约2.43个百分点,占CPI同...

    时间:12-20
  • 规范发展宠物经济

      规范发展宠物经济(新知)  【现象】近年来,宠物经济悄然兴起。根据《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2019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整体消费规模达2024亿元,比2018年增长18.5%;已有2家宠...

    时间:12-20
  • 26家游戏企业签约落户海南 助推游戏产业发展

      中新网海口12月20日电 (记者 洪坚鹏)19日,在海南举行的2019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腾讯、世纪华通、三七互娱等26家国内知名游戏企业与海南生态软件园所属中国游戏数码港签约,以通过园区产业载体助力海南...

    时间:12-20
  • 0元白送!上市公司扎堆甩卖子公司

      记者 孙杰   低价甩卖子公司,2元、1元,甚至0元也行。快年底了,上市公司这一波猛操作,令人眼花缭乱。当然,这些被清仓的子公司,基本都是经营不善的赔钱货。对上市公司来说,卖房是为增厚业绩,尽...

    时间:12-20
  • 催收市场鱼龙混杂:行业标准不明确 就业人员不规范

      灰色地带的万亿市场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赵一苇   发于2019.12.23总第929期《中国新闻周刊》   10月22日,互联网金融平台“51信用卡”被曝因委托外包催收公司使用软暴力手段催收债务而被警方调...

    时间:12-20
  • 冬季出游需求与日俱增 冬季旅游如何才能“热”起来?

      需求上升,多地景区降价吸引游客,但旅游项目及产品供给仍存短板   冬季旅游如何才能“热”起来?   进入12月以来,我国多地迎来传统旅游淡季。除了冰雪旅游、温泉旅游、避寒旅游、节庆旅游等项目...

    时间:12-20
  • 用发展眼光看“35岁现象” 保持终身学习的姿态

      用发展眼光看“35岁现象”(大家谈)   准备跳槽,却发现不少用人单位将招聘门槛设置为“年龄在35周岁以下”;本想再拼拼,无奈身体机能和学习能力不如从前……遭遇“35岁现象”,让不少打拼多年的白领...

    时间:12-20
  • 线上选购生鲜商品的人越来越多 质量和送货速度受重视

      2019年中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   守护好“指尖”上的菜篮子(网上中国)   本报记者 李嘉宝   足不出户,手机下单,送菜到家。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动动手指,刷刷屏幕,轻松逛起手机...

    时间:12-20
  • 音乐版权现状不容乐观 约半数音乐人月入不足2000元

      约半数音乐人月收入不足2000元   版权产业稳定增长音乐版权是发展短板   ● 中国版权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内容、技术、商业的融合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不断爆发出新的活力。   ...

    时间:12-20
  • 区块链≠虚拟货币!区块链大火但这些骗术不得不防

      区块链大火 这些骗术不得不防   虚拟货币交易伪装成“区块链项目” 持仓分红推广返利实则传销套路   近期,区块链技术大火,包括央行等不断推进区块链应用。但披着区块链外衣的“炒币”诈骗也时有...

    时间:12-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