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从强制消费到宰客……黑导游栽了,好导游在哪儿?

2019-12-22 06:39:35

来源:工人日报

  一边是低价团加速优质导游的流失,一边是个性化旅游需求推动导游职业向专业化、精细化、定制化进阶

  【旅游观察】“黑导游”栽了,好导游在哪儿

  不久前,福建厦门鼓浪屿导游威胁游客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中头戴遮阳帽女子“霸气”质问一男性游客:“到了鼓浪屿还这么嚣张,在岛上你信不信走不出去!”视频发布者称:“交了导游费,不消费买东西就是这样的态度。”该视频一度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再次引发网友对“黑导游”吐槽。

  事件引起厦门当地高度重视。厦门市鼓浪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发布情况通报称,涉事两名导游及相关旅行社被列入“鼓浪屿综合惩戒主体名单”,取消带团上岛资格。对涉事导游和旅行社涉嫌擅自增加旅游项目、诱导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厦门市文旅局做出处理:吊销方某导游证;暂扣徐某导游证6个月;将方某列入旅游市场黑名单。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涉事两家公司分别处罚10万元和50万元。

  从云南导游强制消费到东北雪乡宰客,“黑导游”不断曝光。而在低价旅游、强迫消费、隐性购物等乱象背后,导游“职业生存焦虑”正在蔓延。

  正在流失的优质导游

  日前,《工人日报》记者几经辗转,联系到视频中当事人“黑导游”方某。她为影响了城市旅游形象深感愧疚,也道出导游职业面临的尴尬:“现在很多人把‘黑心’‘贪婪’负面标签贴在‘导游’身上,实际我们大多收入不高,薪水要从游客购物提成中赚取,带客购物实是无奈之举。”

  方某认为畸形的市场竞争是诱发“低价团”的罪魁祸首,而导游则是夹在旅行社、地接社和旅客之间填补“低价坑”的“最后稻草”,也是舆论讨伐的“背锅侠”。“我们没有固定收入,如果能拿到充足的服务费,谁还愿去当黑心‘导购’?”在方某看来,犯错的或许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市场和机制。

  记者走访福建多家旅游协会和旅行社,不少业内人士观点从侧面印证方某说法。福州市旅游协会秘书长金文龙表示,带团数量很大程度决定导游收入。由于旅游业季节波动性明显,旺季时导游重金难求,专职不够兼职凑。淡季时,不少专职导游都无团可接。“缺乏安全感”是包括不少资深导游在内从业者的共同感受。

  “没有完善的薪酬体制、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导游越来越少。”福建海外旅行社专职中英文导游付云飞是业内“名导”,有着27年从业经历。他表示,导游是旅行社和市场双向选择的产物。旅客如果片面追求低价旅游,旅行社为获得客源就必须适应市场需求。这就加剧服务质量的下降。

  “低价团的出现,加速了优质导游的流失。”同在福建海外旅行社任职的业务经理陈浩说,“近年来导游行业流失率大大增高,平均10个导游中有8个在5年内转成业务后勤或离开行业。”有数据显示,随着导游收入的下降,20%左右专职导游在考虑或已转行。加之不断曝光的负面新闻,让一些在导游职业门槛外徘徊的“准导游”也打消入行想法。

  自由执业者并不“自由”

  “一到旅游旺季,旅行社专职导游不够用,会四处找自由导游接团。”刘晓瞳是持证“自由导游”,每天一边照看网店,一边守在导游微信群等待“抢单”。“国庆黄金周,我接了4个团。现在春节临近,假期也早被预约。”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目前全国持证导游逾80万人,但与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的导游仅20多万人。大部分导游都像刘晓瞳一样是“自由执业”的兼职导游。

  我国从2016年正式启动导游自由执业试点。这样的管理体制下,与旅行社签约的专职导游从业相对稳定。旅行社或游客临时委托的兼职导游想持续抢到“团单”,要付出更多努力。“我们提供的是服务,也是商品,物美价廉才会有竞争力。”在刘晓瞳眼中,自由执业导游并不自由,“站在前线,被动等待市场挑选”。

  记者调查发现,除大型旅行社外,大部分中小型旅行社专职导游“服务费”水平高于兼职导游。以福建地区为例,非旺季专职导游服务费约300~500元/天,兼职导游为150~300元/天。为提升市场竞争力,“降价”“找兼职”成为自由执业导游“不得已”的选择。

  携程旅游日前随机调查全国各地超过500位导游与领队。结果显示,80%自由执业导游平均每月工作10天,较专职导游少10天。47%受访者认为,工作得到游客普遍尊重认可,18%的人表示很失望,35%选择“说不清”。在被问及如何缓解工作压力及委屈情绪时,56%的人表示已习惯,30%选择自我调节,还有少部分人选择“找人倾诉”和“用大哭来发泄”。

  “导游看似光鲜实则非常辛苦,大部分人嗓子和胃都不好。带团要操心的事太多,要照顾好每位游客,也可能面对游客的刁难,工作压力太大。”付云飞告诉记者,即便像他一样的资深专职导游,每年也会接到投诉。他说自由执业导游因缺乏旅行社“背景支撑”,要独自面对游客各类诉求。这对导游的抗压性、心理承受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生存焦虑”也更加明显。

  “专业化”将成“新风口”?

  到4300米海拔泡温泉、海上酒吧玩空中跳水、乘快艇穿越瀑布、到水下30米和鲸鲨来场约会……游客的玩法已在改变。消费者更在意导游为旅行赋予的附加值。

  “吃货玩家”夏雪是上海一名医美师,她邀请“旅游定制师”为春节假期定制了一趟日本京都的美食制作体验之旅。定制师安排了学习寿司制作、大阪章鱼烧博物馆、抹茶茶道体验、制作日式早餐等项目。3人10天花费达13.2万元。

  携程报告显示,高端旅游定制市场已初显规模,从一线城市深入二三线城市。北上广深高端定制游客人均消费达23749元,且需求量每年呈三位数以上增长。记者在一些旅游客户端看到,用户可通过专设版块寻找旅游定制师和导游服务,预先查看导游信息、服务次数及向导游记等。

  “定制旅游的出现和游客更加个性化的旅游需求,必然会推动导游职业向专业化、精细化、定制化方向发展。”据福建省旅游协会负责人介绍,在当地各热门旅游目的地,导游年轻化、高学历和专业化成趋势。从导游队伍看,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已超50%,中高级导游证人数持续增加。

  《导游综合素质手册》中强调,“贯彻游客至上的原则,要求导游服务将规范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结合起来”。而在碧山旅行创始人张玫看来,导游最核心素质是有丰富的内心和对旅行目的地文化的深厚了解,这样才有输出服务的资本。

  “服务质量和水平应纳入导游的薪酬体系。”福建省旅游协会秘书长洪一树认为,导游职业群体需要旅游行业乃至整个社会更多关注和关爱。企业、旅游平台也都有更大责任去推动导游队伍的技能和素质提升,“让每个景点、每个城市的故事能通过导游精准传达给旅行者,让每位旅行者能通过导游真正找到每次旅行的意义,这是我们行业的‘新风口’。”

  李润钊

  • 相关阅读
  • 电影贺岁启动 A股影视板块暴涨700亿

      电影贺岁启动 A股影视板块暴涨700亿!  冯小刚导演新作品《只有芸知道》12月20日上映,甄子丹新作《叶问4》和《星球大战》等也上映。影视传媒股提前躁动了起来,19日万达电影、金逸影视、长城影视等多...

    时间:12-24
  • 吃下“定心丸”,民企改革发展后劲更足

      【地评线】吃下“定心丸”,民企改革发展后劲更足   特约评论员/秦希   民营企业有所望,政府就有所应。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曾明确强调,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

    时间:12-24
  • 全年工业经济发展平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约5.6%

      本报北京12月23日讯 记者黄鑫报道:在23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表示,预计今年全年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左右,单位工业增加...

    时间:12-24
  • 12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价格:21种产品上涨

      中新网12月24日电 国家统计局网站今日公布2019年12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对24个省(区、市)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19年12月中旬与12月上旬相比,2...

    时间:12-24
  • 山东统筹省以上财政资金近5亿元扶持生猪产业发展

      山东统筹省以上财政资金近5亿元扶持生猪产业发展  新华社济南12月24日电(记者叶婧)记者日前从山东省畜牧兽医局获悉,山东综合运用种猪直补、保险提标、贷款贴息、标准化改扩建等系列扶持政策,统筹省...

    时间:12-24
  • 王石:告别个人英雄主义

      王石:我的改变刚刚开始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赵一苇   发于2019.12.23总第929期《中国新闻周刊》   第一次攀登珠峰,距离珠峰顶还有600多米的时候,王石的氧气提前用完了。   对讲机里,队...

    时间:12-24
  • 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在全球具有领先地位

      中新网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 周锐)毕马威亚太区金融业主管合伙人李世民(SimonGleave)23日表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迅猛,在全球具有领先地位。从国际视野出发,传统的国际金融中心正在奋起直追,寻求通过...

    时间:12-24
  • 直播经济:粉丝打赏不可为所欲为

      直播经济:粉丝打赏不可为所欲为  粉丝李某一年来给做网络主播的金某刷了9万多元礼物,可当他上门见面时,却遭到金某的冷漠对待,于是决定报复女主播,殴打致其手指骨折。不久前,黑龙江依安警方披露了...

    时间:12-24
  • 财经观察:2019,美联储政策的“转折之年”

      新华社华盛顿12月23日电 财经观察:2019,美联储政策的“转折之年”   新华社记者杨承霖   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肆虐与多重不确定性因素相互叠加,给美国和全球经济前景蒙上阴...

    时间:12-24
  • 外资为何大幅增持中国债券

      外资为何大幅增持中国债券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果静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合计净买入债券9702亿元。其中,11月当月净买入988...

    时间:12-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