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工信部:到2023年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达到21000亿元

2021-01-29 10:09: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29日电 据工信部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达到21000亿元,进一步巩固我国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生产大国的地位,充分满足信息技术市场规模需求。

资料图:芯片设备生产企业工程师在调试设备。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总体目标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优势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链安全供应水平显著提升,面向智能终端、5G、工业互联网等重要行业,推动基础电子元器件实现突破,增强关键材料、设备仪器等供应链保障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达到21000亿元,进一步巩固我国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生产大国的地位,充分满足信息技术市场规模需求。

  ——技术创新取得突破。突破一批电子元器件关键技术,行业总体创新投入进一步提升,射频滤波器、高速连接器、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光通信器件等重点产品专利布局更加完善。

  ——企业发展成效明显。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电子元器件企业,力争15家企业营收规模突破100亿元,龙头企业营收规模和综合实力有效提升,抗风险和再投入能力明显增强。

  《行动计划》强调了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强化市场应用推广等7项重点工作,具体如下: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施重点产品高端提升行动,面向电路类元器件等重点产品,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专利、技术壁垒,补足电子元器件发展短板,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构建多层次联合创新体系。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在电子元器件领域探索成立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大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力度,搭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鼓励各地围绕特色或细分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形成差异化发展。

  完善知识产权布局。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并开展国内外知识产权布局。探索建立专利池,围绕电子元器件开展专利分析和预警。开展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培育工作。

  强化市场应用推广

  支持重点行业市场应用。实施重点市场应用推广行动,在智能终端、5G、工业互联网和数据中心、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推动电子元器件差异化应用,加速产品吸引社会资源,迭代升级。

  强化产业链深层次合作。推动电子元器件及其配套材料和设备仪器企业、整机企业加强联动,共同开展产品研制,加快新型电子元器件的产业化应用。引导上下游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资本合作、技术联动等方式,形成稳定合作关系。

  加速创新型产品应用推广。面向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物联网、新能源、新基建等新兴需求,开发重点应用领域急需的小型化、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电子元器件,推动整机企业积极应用创新型产品,加速元器件产品迭代升级。

  夯实配套产业基础

  突破关键材料技术。支持电子元器件上游电子陶瓷材料、磁性材料、电池材料等电子功能材料,电子浆料等工艺与辅助材料,高端印制电路板材料等封装与装联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提升配套能力,推动关键环节电子专用材料研发与产业化。

  提升设备仪器配套能力。支持技术难度大、应用价值高、通用性强、对电子元器件行业带动大的配套电子专用设备与仪器,如刻蚀显影设备等工艺设备、显微CT等检测分析仪器的研发及产业化,提升设备仪器质量和可靠性水平。

  健全产业配套体系。鼓励和引导化工、有色金属、轻工机械、设备仪器等企业进入电子元器件领域,开展关键材料、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增强试验验证能力,提升关键环节配套水平。

  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提升智能化水平。引导企业搭建数字化设计平台、全环境仿真平台和材料、工艺、失效分析数据库,基于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技术,推进关键工序数字化、网络化改造,优化生产工艺及质量管控系统,开展智能工厂建设,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推广绿色制造。推进全行业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加快应用清洁高效生产工艺,开展清洁生产,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实现绿色生产。优化电子元器件产品结构设计,开发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产品。制定电子元器件行业绿色制造相关标准,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培育优质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整合资源、扩大生产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合规履责和抗风险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附加值高、有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促进行业质量提升

  加强标准化工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的标准研制,持续提升标准的供给质量和水平。引导社会团体加快制定发布具有创新性和国际性的团体标准。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专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开展国际标准制定。

  提升质量品牌效益。优化产品设计、改造技术设备、完善检验检测,推广先进质量文化与技术。引导企业建立以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开展质量兴业、品牌培育等活动,定期发布质量品牌报告。

  优化市场环境。引导终端企业优化电子元器件产品采购模式,倡导优质廉价,避免低价恶性竞争、哄抬价格、肆意炒作等非理性市场行为,推动构建公平、公正、开放、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加强公共平台建设

  建设分析评价公共平台。支持有能力、有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建设国家级电子元器件分析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质量品质和技术等级分类标准建设,围绕电子元器件各领域开展产品检测分析、评级、可靠性、应用验证等服务,为电子系统整机设计、物料选型提供依据。

  建设科技服务平台。支持地方、园区、企事业单位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知识产权培训与交易、科技成果评价、市场战略研究等服务。鼓励建设专用电子元器件生产线,为MEMS传感器、滤波器、光通信模块驱动芯片等提供流片服务。

  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支持电子元器件领域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业支撑平台建设,推动建立一批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生态孵化器、加速器,鼓励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市场应用及推广等扶持。

  完善人才引育机制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等院校优化相关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鼓励企业建立企业研究院、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建立校企结合的人才综合培训和实践基地,支持企业开展员工国内外在职教育培训。

  加强人才引进培育。多渠道引进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加快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专家队伍。发挥行业组织及大专、高等院校作用,鼓励企业培育和引进掌握关键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引导企业通过合规途径招聘人才,保障人才在企业间的正常流动,加强职业道德宣传,降低人员流动损失,鼓励企业为人才创造有利的成长空间,提升福利待遇,完善人才职业晋升通道,提升电子元器件行业人才归属感。

  此外,《行动计划》提出了四项保障措施:

  ——加强产业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加强协同配合和统筹推进,积极推动解决产业发展中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加强央地合作,指导各地统筹规划基础电子元器件重点项目布局,适时推进主体集中和区域集聚。做好重点领域监测分析和跟踪研究,加强与现行相关政策衔接,有序推进各项行动。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围绕电子元器件产业,推动生产、应用、融资等合作衔接,加快市场化推广应用。充分利用产业基础再造等渠道支持创新突破。鼓励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加大投资力度,引导地方投资基金协同支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吸引风险投资、融资租赁等多元化资金支持产业发展。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对电子元器件行业垄断、倾销、价格保护、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预警和防范,维护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促进行业诚信经营、依法纳税、节能环保、和谐用工。引导电子元器件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行企业产品标准、质量、安全自我声明和监督制度。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拓展电子元器件产业国际交流合作渠道,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标准化机构等交流沟通,推动与国际先进技术及产业链对接。推动电子元器件产业国内国际相互促进,鼓励全球领先企业来华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机构,支持骨干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与境外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人才、资本等合作,构建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产业格局。

  • 相关阅读
  • 部分枣庄涉疫奶枣通过线上渠道流入天津

      中新网天津1月31日电 (记者 张道正)记者30日晚间从天津市防控指挥部获悉,部分枣庄涉疫奶枣通过线上渠道流入天津市,目前全市共有8份奶枣样本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相关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

    时间:01-31
  • 多部门开出新年“1号”罚单!都给了谁,因为啥?

      中新经纬客户端1月31日电 (王永乐)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相继公布了2021年首张行政处罚决定书,上交所也公告了2021年首家被终止上市公司。板子都打了谁?因为啥? 资料图...

    时间:01-31
  • 能源需求高速增长 天然气产量持续维持历史高位

      能源需求高速增长供应总体平稳   天然气产量持续维持历史高位   本报北京1月30日讯(记者王轶辰)国家能源局30日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煤炭产量38.4亿吨,同比增长0.9%;12月煤炭...

    时间:01-31
  • 春运机票价格平均降至651.36元 为何创5年来最低?

      受就地过年等因素影响——   春运机票价格持续走低   本报记者 崔国强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春运机票价格有些特别。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25日,机票预订平均支付价格...

    时间:01-31
  • 网购年货、快递礼品……“无接触拜年”来了

      网购年货寄回家,快递礼品送祝福——   “无接触拜年”来了   本报记者 王轶辰   春节临近,随着各地陆续出台就地过年倡议,不回家如何拜年成为热议话题。在浙江、上海、广东、河南等地,许多...

    时间:01-31
  • 国家级经开区开放带动作用增强

      国家级经开区开放带动作用增强    本报记者 冯其予  “我国国家级经开区总体上呈现总量扩大、结构优化、效益和质量提升、开放带动作用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日前,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表示。当...

    时间:01-31
  • 基础再造 制定产业链“备胎计划”

      夯实基础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   基础再造 制定产业链“备胎计划”    本报记者 李芃达  当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仍然存在基础不牢、水平不高等问题。如何通过实施产业基础...

    时间:01-31
  • 美股“逼空”行情或推动股市回调

      新华社纽约1月30日电 题:美股“逼空”行情或推动股市回调  新华社记者刘亚南  近日,美国股市多只“明星”廉价股票价格在散户投资者与对冲基金的博弈中剧烈波动。虽然此轮遭遇“逼空”的个股均为股...

    时间:01-30
  • 甘肃建专业化医械检验检测机构 填补高端医械空白

      中新网兰州1月30日电 (史静静)30日,甘肃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项目在兰州新区启动。这意味着,该项目的落地实施,结束了该省过去27年来没有固定专业化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场所的历史,填补了甘肃高端...

    时间:01-30
  • “两个窗口”显效应 平潭对台经贸合作逆势上扬

      (台海观澜)“两个窗口”显效应 平潭对台经贸合作逆势上扬   中新社平潭1月30日电 (闫旭 郑江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过去一年福建省平潭对台经贸合作逆势上扬。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30日透露,去...

    时间:01-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