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1—2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公布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2021-03-17 04:59:5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家统计局发布1—2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锐财经)

  3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今年1-2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总体来看,1-2月份,各地区各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工业和出口较快增长,投资和消费稳步恢复,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经济呈现四大亮点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9年同期增长16.9%、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2019年同期增长14.1%、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48万人、货物进出口总额54418亿元……今年1-2月份,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取得了“开门红”的好成绩。一些重点指标即使与2019年1-2月份相比,也实现了良好增长。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今年1-2月份经济运行的总体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生产需求持续恢复,工业生产、服务业、市场销售、固定资产投资等均保持增长;二是就业物价总体稳定,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5%,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三是创新动能稳步增强,1-2月份高技术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3%,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产品的产量两年平均增速达到30%以上;四是市场活力继续提升,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50.6%,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1.4%,都连续12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从主要指标的增长情况来看,同比指标呈现大幅增长,这是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基数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这些数据综合判断,经济总体上处于恢复进程中。”刘爱华表示,今年以来,疫情防控措施有力,宏观政策实施有效,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同时,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景气度回升,也带动了中国出口快速增长。

  消费就业压力仍存

  虽然经济循环日益畅通、市场预期不断改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国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部分领域依然存在压力,需要持续发力。

  “接触性消费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比如餐饮消费还是受到一定影响。”刘爱华举例说,1-2月份,商品零售两年平均增长3.8%,餐饮收入下降2%,说明餐饮消费还是受到局部地区的聚集性和散发性疫情影响,消费潜力尚未完全释放。

  投资方面,今年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两年平均同比增长1.7%。相比之下,在投资领域制造业投资目前恢复较慢,两年平均下降3.4%。“这也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企业投资能力的恢复、投资信心的恢复,疫情防控的压力依然存在。加之外部的环境还比较复杂严峻,所以制造业投资恢复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刘爱华说。

  在谈及2月份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比1月份略微上升0.1个百分点这一问题时,刘爱华表示,尽管这个数据主要受春节因素影响和局部地区疫情的影响,但总体上看没有改变从去年年初以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的大趋势。“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各种各样的灵活就业模式层出不穷,这些都有利于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刘爱华说。

  有望延续向好势头

  1-2月份宏观经济数据,能为研判全年中国经济走势提供哪些参考?

  从趋势上看,今年1-2月份主要指标不管从同比增速来看,还是两年平均增速来看,都延续了2020年二季度以来的稳定恢复态势,这种延续为中国经济的持续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要素支撑看,中国经济的物质基础比较雄厚、产业体系完整、市场空间广阔、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日益彰显,是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支持经济持续恢复的信心所在。

  从政策支撑看,中国强调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继续为企业纾困,政策保持延续性,不急转弯,根据具体的形势变化进行调整完善,促进经济基本盘的稳定。

  与此同时,各界对2021年中国经济的表现也普遍持积极态度。

  埃森哲在一项最新调研中发现,得益于疫情防控和经济企稳,中国企业的预期最为乐观,对于达成年度增长目标最具信心。塞尔维亚亚洲国家合作中心主任斯帕斯奇表示,在全球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已成为稳定全球经济,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自己对2021年中国经济的表现有更高期待。

  “尽管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还是比较多;国内疫情防控的压力犹存,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太牢固,但是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有利因素是比较多的,经济有基础也有条件延续恢复的态势。”刘爱华说。

  记者:王俊岭

  • 相关阅读
  • 广西壮族自治区60余年巨变:从“两根烟囱”到“广西制造”走向东盟

      (中共百年华诞)广西壮族自治区60余年巨变:从“两根烟囱”到“广西制造”走向东盟   中新社南宁3月17日电 题:广西壮族自治区60余年巨变:从“两根烟囱”到“广西制造”走向东盟   作者 蒋雪林 韦...

    时间:03-17
  • 长春推进产业及城乡融合 释放三农能量

      中新网长春3月17日电 (高龙安)当前正值东北地区收购玉米的旺季,位于长春德惠的吉林德翔集团加大了收购量,看着渐满的仓库,企业总裁王小兵并没有放松,收购玉米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

    时间:03-17
  • 临时停运后登记挂牌再“上岗” 山西晋中破题共享单车乱象

      中新网晋中3月17日电 (杨佩佩 张云)共享单车随意停放、妨碍交通、影响市容,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新“顽疾”。记者17日从山西省晋中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获悉,当地正在对共享单车进行登记挂牌、统一施...

    时间:03-17
  • 中铁十四局向尼泊尔月光儿童之家捐赠一批文具及防疫物资

      中新网加德满都3月17日电 (房慧 张晨翼)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铁十四局)近日向尼泊尔月光儿童之家捐赠了一批文具以及4200只口罩,为当地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尼泊尔月光儿童之家是一家成立...

    时间:03-17
  • 以深化改革发掘结构性潜能

      以深化改革发掘结构性潜能(大家手笔)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不论从什么角度看,改...

    时间:03-17
  • 德国华商看好中欧投资协定机遇

      中新网柏林3月17日电 欧盟委员会日前表示,中欧投资协定将给赴华投资兴业的欧洲企业、投资者和服务供应商提供更多法律确定性、更好的市场准入条件及更公平的参与规则。对此,多位德国华商表示看好协定机...

    时间:03-17
  • 废皮革中“淘宝” 边角料变身绿色有机产品

      废皮革中“淘宝”,边角料变身绿色有机产品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 讯 员 迟翠玉 秦 静  制作一双皮鞋会产生多少废料?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专家揭露的事实让人吃惊:动物皮革形状并不规则,工...

    时间:03-17
  • 场景化应用成家电业增长新动力

      本报记者 周 雷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近日发布的行业报告指出,2020年家电行业经济运行稳步恢复,2021年家电内销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  该报告指出,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严重影响了家电市...

    时间:03-17
  • GDP增速为何不设量化目标

      本报记者 顾 阳  开局之年起好步,离不开规划先行。在五年规划纲要中,GDP总是最具综合性、最受关注的经济指标之一。  日前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未对“十四五”时期设定量化的...

    时间:03-17
  • 破解电子元器件产业“卡脖子”难题

      本报记者 李芃达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达到2.1万亿元;射频滤波器、高速连接器、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光通...

    时间:03-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