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小盲盒拆出百亿元大市场 盒子里的“惊喜”能持续多久?

2021-03-19 08:03:14

来源:北京日报

  小小盲盒拆出百亿元大市场

  盒子里的“惊喜”能持续多久?

  实习记者 鹿杨

  如果说,2020年是盲盒被众所周知的“破圈”之年,那么2021年,一定是盲盒被推至潮流浪尖的“扩圈”之年。

  继“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港元大关后,文创、餐饮、美妆、家居等行业纷纷入局这场拆出“惊喜”的潮流,“万物皆可盲盒”似乎势不可挡。但令人警惕的是,泥沙俱下的盲盒销售成了部分经营者清库存的手段,假劣产品及售后纠纷多发,也在侵蚀消费者拆盲盒的热情。

  盲盒匹配碎片化消费习惯

  3月13日,王府井apm商场内的泡泡玛特门庭若市,在这家北京最大的泡泡玛特门店内,聚集了许多“娃友”。刚结完账就迫不及待拆开盲盒的徐雅莉兴奋不已:“这个系列一共有13个娃娃,我都抽了不下20次了,终于拆到了隐藏款!”这名“90后”发烧友正在收集的盲盒是泡泡玛特今年初推出的新系列——MiGo。谈起“入坑”盲盒的原因,徐雅莉说,最初她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身边的朋友会一掷千金辛苦收集这些娃娃,但在好奇心驱使下开始购买后,盲盒的魔力让她停不下来:“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什么样,所以永远想再拆一个。”

  徐雅莉的朋友林宇两年间购买的盲盒超过了2万元。“这些花费在盲盒圈里不算什么。”林宇说,“盲盒跟年轻人碎片化的消费习惯非常匹配,漫威、火影这类大IP,需要经过多年沉淀才会有感情。但盲盒不一样,一个1分钟就能明白的故事,加上个性化的造型设计,可能一眼就打动你。”

  如今,年轻人看个视频都要2倍速,需要长时间酝酿、缓慢接受的大IP玩偶逐渐被轻量级的盲盒潮玩所替代。“守着这些可爱的娃娃,周末疯狂加班的时候也不那么沮丧了。”徐雅莉道出了很多年轻人在盲盒上的情感寄托。

  “娃友”圈成年轻人社交场

  被贴上潮流标签的盲盒还自带社交属性。每当拆到心仪的娃娃,晒朋友圈、发微博是“娃友”们的第一反应。在抖音、B站、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上,盲盒开箱、测评、抽盒经验的视频持续火爆。不知不觉,盲盒的社交圈被建立起来,“娃友”们互相分享着拆盲盒的喜悦,还因此兴起了“改娃师”“炒盒组”等盲盒衍生职业。而诸如“雷款”“端盒”“明盒”这类行话的出现,也预示着盲盒圈独特的圈层文化正逐渐形成。

  “这个隐藏款底部重量偏重,大家把盒子中部放在一根手指上,底部下沉则有可能是隐藏款。”一条这样的教学视频有100多万人点赞,专门拆盲盒的短视频博主有700多万粉丝关注。在评论中,“大神,星座系列的隐藏款怎么抽”“大神,抽小狐仙有什么技巧”的询问络绎不绝。

  泡泡玛特门店的售货员告诉记者,每一个系列都有一定的销售窗口期,一旦新品上市,老的产品就会退市停产,而且每个系列都有数量极其稀少的隐藏款。年轻人对于“限量”几乎没有抵抗力,就像人们容易错过一部电视剧的首播,但不会轻易错过一场独一无二的现场演唱会。

  正因如此,在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上,“买盲盒、开盲盒、卖盲盒、收盲盒”这一套流程已经成了盲盒玩家的常规操作。许多平时很难抽到的隐藏款、限定款或是绝版的款式,在这里都能找到。记者在闲鱼上看到,一款原价为59元的与高达合作的隐藏款Molly盲盒玩偶,已经被拥有者挂出2000元的价格,溢价30多倍。更有玩家挂出高价收盲盒的帖子,最高出价甚至过万元,只求能入手心仪的玩偶。相比因为猎奇心理而进入到盲盒圈的初级玩家,资深玩家更会被盲盒的收藏价值所驱动,为具有稀缺性的隐藏款花高价买单。

  闲鱼数据显示,盲盒交易已是一个千万元级的市场。2019年,闲鱼上就有30万盲盒玩家进行交易,每月发布的闲置盲盒数量较一年前增长320%。

  盲盒泛滥警惕非理性消费

  据Mob研究院《2020盲盒经济洞察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盲盒行业市场规模为74亿元,预计2021年突破百亿元关口,2024年达300亿元。另据泡泡玛特披露的数据,18岁至34岁的人群最爱买“娃”。可见,盲盒的百亿元市场大多是由年轻人“拆”出来的。

  盲盒为什么让人欲罢不能?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宋少卫分析,盲盒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意外性,大家对盲盒内的商品有期待,给原本普通的商品增加了游戏属性,从而催生出赌博心态。再加上盲盒价格相对便宜,这种易得性和意外性结合在一起,会让人们很轻易地尝试进而上瘾。

  如今,不止泡泡玛特,52TOYS、酷乐潮玩、名创优品等品牌门店均有盲盒在售,在书店、影院、商场,盲盒售卖机也随处可见。“盲盒热”还吹进了其他行业,文具盲盒、彩妆盲盒、美食盲盒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过,“万物皆可盲盒”的趋势下,文具、球鞋、服装、饰品等商家纷纷以“盲盒福袋”形式促销,但消费者实际收到的商品往往是滞销款甚至假冒“三无”产品。记者注意到,微博上关于盲盒的吐槽越来越多,有网友甚至痛斥“盲盒之所以叫盲盒,不是你觉着消费者都是好骗的瞎子才叫盲盒”。

  此前,中消协通过官网发布消费提示,提醒经营者应当规范销售盲盒,消费者购买盲盒勿盲目。中消协特别强调,盲盒的基本属性是商品,经营者必须承担法定的质量担保责任;消费者也要认清并防范商家过度营销的套路,不要抱着投机或者中彩票的心理购买盲盒。

  • 相关阅读
  • 锻长板、补短板、强企业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强链补链,做强制造业(经济新方位·2021怎么干)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围绕强链补链,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将重点抓好锻长板、...

    时间:03-21
  • 2021年2月中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3.4万亿元

      2月债券市场发债3.4万亿元  截至2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118.4万亿元   本报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吴秋余)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3.4万亿元。其中,国债发行37...

    时间:03-21
  • 中国服务贸易如何跨越重重阻碍成就“新跑道”?

      新闻调查丨中国服贸如何跨越重重阻碍,成就“新跑道”?  有人说服务贸易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将服务贸易分为12大类。但中国的服务贸易起步晚...

    时间:03-21
  • 时评:泄露池子银行对账单,中信银行被罚450万真不冤

      泄露池子银行对账单,中信银行被罚450万真不冤  ■ 观察家  泄露客户银行对账单,就该付出代价。  去年5月,脱口秀演员池子“手撕”中信银行,在微博控诉其擅自泄露其银行对账单事件,一度引发广泛关注。事...

    时间:03-21
  • 时评:严查IPO“带病闯关”,确保上市公司质量

      严查IPO“带病闯关”,确保上市公司质量  ■ 社论  对证券发行中介机构的监管趋严是大势所趋,也必然是未来注册制在各个板块推开之后的监管“新常态”。  就在近期新股发行出现高比例撤回现象后不久,3月2...

    时间:03-21
  • 福建花茶开春采 茶园风光吸引“新茶客”

      中新社福州3月20日电 (记者 林春茵)20日正值农历节气春分,正是春茶萌芽抽叶时节。随着福州茉莉花茶技艺传承大师张子建一声锣响,福州春茶开采节启动了。图为采茶女身着畲族凤凰装采茶。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

    时间:03-20
  • 甘肃开行今年首趟“中亚班列”

      中新网兰州3月20日电 (金帅群 黄贵彬 张悦志)3月20日,由50只集装箱组成的75115次中亚国际货运班列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东川车站缓缓驶出,载着近1300吨的童车、布料、袜子、旅行箱等货物,经新疆霍...

    时间:03-20
  • 龙海波:加快城乡融合发展重在制度创新

      龙海波:加快城乡融合发展重在制度创新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

    时间:03-20
  • 涂圣伟:激发“三农”潜力要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涂圣伟:激发“三农”潜力要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循环融合是城乡关系运动变化的历史趋势。城乡经济模式往往随社会生产力的变化不断调整,反过来又形成生产力向更高水平跃升的动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推动...

    时间:03-20
  • 黄一玲:“多规合一”带来不一样的城镇化

      黄一玲:“多规合一”带来不一样的城镇化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作...

    时间:03-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