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北米之最”晋祠大米育秧尽显“科技范” 助稻农增产增收

2021-04-17 10:49: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太原4月17日电 题:“北米之最”晋祠大米育秧尽显“科技范” 助稻农增产增收

  作者 杨杰英 杨润德 崔莉霞

  春耕农忙时节,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花塔村育秧大棚内,一片忙碌。不停运转的自动化育秧生产线上,播施底土、喷淋给水、播撒种子、覆盖浮土、传送进棚,科技育秧助稻农增产增收。

  自动化育秧生产线上,王文生正在播撒种子。他告诉记者,晋源区种植水稻有着悠久历史,晋祠大米素有“北米之最、皇家贡品”之称。育秧是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秧苗的好坏直接影响生长速度和当年产量。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花塔村的自动化育秧生产线。 杨杰英 摄

  “以往人工育秧,40多个人一天只能育秧15亩,效率低,成活率难以保证。”有着46年水稻种植经验的花塔村村委会副主任任福贵介绍。

  去年,晋源区首次大规模采用机械自动育秧生产新技术。相比人工育秧,机械化育秧效果大不同,播种均匀、速度快、精确度高。

  任福贵说,现在有了机械化育秧设备,十几个人一天就可以育170亩左右秧苗,育秧效率提高了将近30倍。

  效率提高的同时,人工成本也降低了,花塔村的12个大棚平时只需要4个人来管理。今年改良了土壤配方,出苗率由去年的80%提高到95%以上,一个大棚的秧苗可以插85亩稻田。

花塔村村民正在育秧大棚内看秧苗。 杨杰英 摄

  此外,大棚育秧不受时节影响,可科学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和土壤基质酸碱度,调整秧苗的生长速度,缩短秧苗生长周期,一般情况下一周时间秧苗就会出土1公分,40天后这些秧苗就将被插进稻田里。

  由于出苗率高、返青率高、成本低,今年花塔村秧苗订单增加了三成。“新技术提高了晋祠大米的产量,今年亩产大米将达千斤以上。”任福贵说。

  花塔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政府的帮扶下,花塔村成立了晋祠大米股份经济合作社,购买了自动化育苗、插秧、收割机械,还新建了温室大棚育秧基地和晋祠大米加工厂,实现了从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割到加工一体化的全时段、全过程标准化生产体系。

  今年,花塔村计划继续增加育秧数量并扩大种植规模,在12个育秧大棚的基础上再增加5个。同时,希望借助生态种养的方式,实现晋祠大米品质更优、产量更高。

  “今年,晋源区将新恢复种植晋祠大米500亩,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恢复保护晋祠大米种植总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晋源区农业农村局调研员原有明表示,开发晋祠大米文化价值,将农业生产与历史文化、乡村旅游有机融合,把晋祠大米打造成集特色农业、优势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有机农业于一体的现代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壮大乡村美丽经济,再现“禾稻之美,甲于通省”的丰饶景象,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花塔村的育秧大棚。 杨杰英 摄

  据介绍,今年晋源区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进一步优化城郊型都市农业产业布局的基础上,构建晋祠大米、花卉园艺、设施蔬菜、特色林果、乡村旅游五大产业板块。启动实施“晋源稻花城”项目,整合20村万亩土地,围绕天龙山路两侧,晋祠周边(新晋祠路——晋阳大道)和晋源花卉产业园(滨河西路——新晋祠路)三大板块,综合发展稻米经济、花卉经济,建设稻花飘香的田园综合体。

  同时,晋源区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发展规划,打造手工糍粑、猪血灌肠、晋源馏米、晋祠桂花元宵等一批名小吃,持续推进火龙果、樱桃、香梨、草莓等种养基地建设,办好插秧节、丰收节等节庆活动,打造新时代中国北方美丽乡村新样板。(完)

  • 相关阅读
  • 充电何时像加油一样方便?新能源车充电何时不再打游击

      新能源车充电何时不再“打游击”?  “本想就餐期间给车充电,一举两得,现在看来比中彩票还难。”近日,在北京市地坛公园附近一家停车场里,一位电动车主向记者如是感叹。正值午间就餐高峰期,停车场里停车位...

    时间:04-18
  • “博鳌智慧”为全球治理凝聚更多共识

      “博鳌智慧”为全球治理凝聚更多共识  本报特约评论员  今日社评  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如约举行,得益于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同时也传递了亚洲国家凝聚共识、促进发展、实现繁荣的信心。作为...

    时间:04-18
  • 博鳌来了!17个“潮流”议题,你关注哪个?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18日电 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今日召开,适逢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周年,今年的年会有何亮点?中新经纬客户端为你划重点!  4月18日至2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世...

    时间:04-18
  • 一季度中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经济观察)一季度中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中新社北京4月17日电 (刘亮)官方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继续呈现回暖迹象,但当前就业复苏势头仍面临一些压力。资料图:就业洽谈会。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时间:04-17
  • 大陆养老市场吸引台企纷纷“跨界”

      大陆养老市场吸引台企纷纷“跨界”  新华社上海4月17日电(记者潘清)“目前大陆多数高端养老社区服务的都是健康活力老人,针对失能失智老人的医养项目相对短缺。”拥有近20年养老护理从业经历的台胞尤懿敏说,...

    时间:04-17
  • 上交会闭幕 达成合作意向逾五百项

      中新社上海4月17日电 (记者 姜煜)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交会)17日闭幕,本届上交会参展企业1028家,创历史新高,初步统计展会现场达成合作意向共524项。  上交会由中国商务部、科技部、国家...

    时间:04-17
  • 黑龙江今年将提高玉米生产者补贴

      中新网哈尔滨4月17日电 (记者 王妮娜)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17日发布消息,2021年,黑龙江省在上年基础上,适当提高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保持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基本稳定。  2020年,黑龙江全省统一补贴的具体补贴...

    时间:04-17
  • “沪晋互爱”文旅推介活动在上海举办

      中新网上海4月17日电 (刘小红)17日下午,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沪晋互爱”文旅推介活动在上海举办,将山西的风景、民俗、历史、文化“搬”到这座国际大都市,并通过发布惠民旅游政策、在人流聚集区宣传“...

    时间:04-17
  • 听,云广交会上企业的逆势故事

      新华全媒+|听,云广交会上企业的逆势故事  新华社广州4月17日电(丁乐、刘汉能)15日开幕的第129届广交会第三度“登云”,近2.6万家参展企业、超270万件展品、遍布五大洲的采购商……参展热度印证着我国外贸的“...

    时间:04-17
  • 新安源头美“茗”远扬

      中新网安徽休宁4月17日电(刘浩 黄影 汪姝婕)安徽省休宁县17日在新安江源头举办第三届流口茗洲有机茶文化旅游节,将茶文化、茶科技、茶旅游统筹起来,致力将茶产业打造成该县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休宁县绿水青山,...

    时间:04-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