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遇危机 业界呼吁多举措破困境

2021-05-05 15:00: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海口5月5日电 (记者 黄艺)眼下正值中国天然橡胶开割季。在国际胶价长期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天然橡胶主产区之一的海南,天然橡胶要“保面积、保产能”与企业、胶农要“增效益、增收入”之间存在矛盾。产业面临着企业和胶农增收困难、胶园弃管、胶工流失等压力。业界呼吁通过资金扶持、保险、科技等多种举措破解产业困境。

  企业、胶农增收难 产业面临危机

  “胶工流失的问题存在已经不是一两天了。”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胶集团)西联分公司副总经理谢建堂近日告诉记者,连续9年来,国际胶价持续低迷,加之西联片区靠近海南儋州市区,许多胶工迫于生计压力,陆续外出打工。目前,胶工流失、老龄化现象严重。

  “10年前胶价好的时候,两个生产队有近40名胶工,现在有一半以上外出打工了。”40多岁的苏春兰说,她是生产队里最年轻的胶工,爱人也是胶工,两人共承担了1000多棵橡胶树的割胶任务,但年收入远远不足以支持家庭开销。

  57岁的海南澄迈胶农王家海种有1200多棵橡胶树。以前价格好的时候可以雇人割,现在只能自己动手。“凌晨2点起来作业,要一直忙到接近中午才能回家,每年割胶收入两万余元,还没算上几千元的肥料钱,“橡胶种植效益现在远不如槟榔、芒果等热带作物。”

  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热科院橡胶研究所所长黄华孙表示,与东南亚等橡胶主产地区相比,海南温度低多台风,天然橡胶产量低,且割胶环节人工成本高,在生产种植上不具备比较优势。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南天然橡胶经过60多年的发展,打造了与230万胶农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支柱产业。但是,由于胶价长期低位运行,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胶农增收压力加大,产业基础严重受损,产业发展面临空前危机。

  据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2019年末,全省橡胶种植面积790.35万亩,同比减少0.28%,占全国面积的45.66%;干胶产量33.08万吨,同比减少5.67%,占全国产量的40%。

图为充分利用林下资源的宽行窄距种植模式。 符宇群 摄

  业内人士呼吁加大补贴完善保险

  天然橡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与战略资源。2017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海南、云南、广东为重点,划定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1800万亩”。在国际胶价将持续低位运行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国家天然橡胶的安全供给,又调动胶农的积极性、保障胶农的经济收入,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

  橡胶需要种植6至8年才能产胶,产胶前胶农需要投入成本管理而没有任何收入。对此,海南广大胶农和相关企业呼吁加大对天然橡胶非生产期的补贴力度,对企业给予低息、贴息等扶持政策。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海南建议对种植天然橡胶的海南胶农实施中央财政补贴,实施天然橡胶国家收储。

  海南近年探索实施天然橡胶价格(收入)保险、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等,补偿胶农和植胶企业因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完善天然橡胶保险体系,探索建立以“种植成本+一定比例收益”模式为主导的天然橡胶收入保险机制,根据胶水品质设定差异化的保障价格,破解胶园弃割、弃管问题。

  科技推动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手段被认为是破题的重要手段。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企业海胶集团近期携手哈尔滨工业大学海南省创新研究院等单位组建成立海胶(海南)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希望以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研发并推广智能割胶机器,实现高科技赋能产业、解放劳动力,从而推动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

  黄华孙表示,科研人员正在推动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如提高优良新品种的覆盖率,推广电动胶刀等创新工具,推行具有省工特点的低频割胶技术以及充分利用林下资源的宽行窄距种植模式等,提高生产效率和土地产出率。

  黄华孙强调,海南户均橡胶种植规模小,胶园流转意愿弱,是新技术推广和采用的主要约束因素。他建议通过形式多样的流转方式,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建设橡胶专业合作社等,提高组织化程度。(完)

  • 相关阅读
  • “五一”假期海南离岛免税吸金9.93亿元

      中新网海口5月6日电 (康明乐 符太生 杨刚 王纯豪)今年“五一”假期,海南离岛免税购物市场持续火爆。海口海关6日对外通报, 5月1日至5月5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9.93亿元,购物人次12.1万人次,购物...

    时间:05-06
  • 亚洲制造业PMI连续7个月稳定在51%以上 复苏态势平稳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数据显示,亚洲制造业复苏态势平稳,2021年4月份,亚洲制造业PMI与上月持平,连续2个月稳定在52.6%,连续7个月稳定在51%以上。  数据显示,2021年...

    时间:05-06
  • 青海“五一”期间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01.8%

      中新网西宁5月6日电 (李江宁)6日,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2021年“五一”假期,青海全省接待游客246.8万人次,与2020年同比增长101.8%,旅游收入11.64亿元,与2020年同比增长153%。按照同期可比较口径计...

    时间:05-06
  • 各地游客在云南普洱享受别样野趣

      中新网普洱5月6日电 (刘倩)“我们一路从上海自驾到云南,本来重点是体验西双版纳,听朋友介绍说普洱有一个景区可以跟众多野生动物近距离互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过来了,没想到比我们想象中有趣得多!”来自上海...

    时间:05-06
  • “五一”期间辽宁夜间消费显著升温

      中新网沈阳5月6日电 (韩宏)随着夏日将至,气温转暖回升,2021年的“五一”小长假,辽宁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多地文旅消费复苏点亮“夜经济”。  辽宁省商务厅5日发布消息称,“五一”节日期间,辽宁省消费市场呈...

    时间:05-06
  • “五一”假期湖南102家A级景区接待游客逾780万人次

      中新网长沙5月6日电 (记者 邓霞)记者5日从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五一”假期,湖南纳入监测的102家A级景区接待游客780.59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其中,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市场火爆。  今年是建党1...

    时间:05-06
  • 西湖西溪景区“五一”迎客231.22万人次 推“生态绿”“精神红”双“套餐”

      中新网杭州5月6日电 (江杨烨)“五一”假期,浙江杭州西湖西溪景区迎客231.22万人次。假日期间,景区推“生态绿”“精神红”双“套餐”,市民游客幸福感满满。图为市民游客拍照留念。西湖西溪景区供图  “生态绿...

    时间:05-06
  • 手机APP抢着给你借钱?警惕处处是陷阱

      “多赢”只存在于逻辑推演上。在现实中,“小贷”依托各类APP的巨大流量席卷下沉市场,其带来的结果则可能是破坏性的。  如今,借钱成了“信手拈来”的事情?据媒体报道,打开手机上常用的APP,不管是购物还是...

    时间:05-06
  • 一季度增速30% 国内自行车行业实现产销两旺

      自行车行业实现产销两旺    本报记者 孟 飞  搜索近期关于自行车行业的新闻,有两个绕不开的话题:一个是热销。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以来,我国自行车(含电动自行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超...

    时间:05-06
  • 餐饮消费加快复苏 厉行节约、线上增长成新特点

      消费不浪费 美食更美味(经济新方位)  “五一”假期,餐饮消费红红火火。中国银联数据显示,假期前4天餐饮行业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超三成。  民以食为天,餐饮消费加快复苏折射出我国消费市场的澎湃动力,餐饮消...

    时间:05-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