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北京经开区启动高科技高成长企业倍增计划

2021-05-26 16:51: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牛晴晴 陈建)午餐时间,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无人车把美味餐食送到写字楼下、地铁站口;搭载了40倍光学变焦、8K高清视频,无人车好像长了一双眼睛,可以自动避障、一键报警;前置AI智能处理,支持人脸、人体、车辆、车牌的抓拍和识别,即使是夜间无灯光的环境下,也能准确发现目标……

  这辆全球率先实现量产的全栈式软硬一体无人车,就诞生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也称北京亦庄),也是亦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缩影。

  5月26日,在北京经开区工委宣传文化部主办的北京亦庄创新发布上,经开区对外披露,启动“梯队培育5年倍增计划”,着力打造创新雁阵体系。

  高科技高成长企业辈出

  独角兽、隐形冠军、专精特新、瞪羚、展翼、金种子……一个个形象的头衔,展示出一家家创新企业的成长故事。

  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北京经开区创新主体阵容不断增大。“十三五”时期,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就突破1200家,是“十二五”的2.2倍。全国首个民营航天火箭发射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诞生,2020年,区内万人有效发明专利543件,领跑全市。

  截至目前,北京亦庄共培育独角兽企业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48家,其中37家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0家,中关村瞪羚企业489家,中关村展翼企业235家,中关村“金种子”企业94家。

  北京经开区现已启动“梯队培育5年倍增计划”,力争至2025年底,实现创新梯队企业总数较2020年底翻一番,形成创新雁阵体系。

在26日举办的北京亦庄创新发布上,枭龙科技负责人发布增强现实(AR)智能眼镜。 陈建 摄

  梯队培育 5年倍增

  轻巧的外观,与传统眼镜并无太大差别,但其实却暗藏玄机:戴上它,不需要任何摄像设备,眼前画面就能顺畅录制,实时传回后方,甚至还能做到人脸识别。

  酷炫眼镜的背后,是一枚增强现实(AR)光栅波导显示光学芯片DW-40,通过纳米结构对光的衍射及光学元件的波导效应,实现虚拟图像的近眼透视显示。

  研发方枭龙科技也因此成为继美国微软公司之后,全球范围内极少数掌握光栅波导显示光学芯片核心原理和工艺的公司之一。在经开区培育的雁阵式创新企业梯队中,就有这家企业的身影,2021年入列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列入梯队的企业将获得政府各部门的精准服务、协同助力、“四个围绕”:即围绕需求做好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围绕培育体系建设,树立创新发展典型;围绕企业行业动态,完善梯队服务制度;围绕行业龙头协同创新,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破解难题 分类施策

  单户贷款额度最高可达1000万元,额度有效期最长3年,按日计息、按月结息、随借随还、循环使用……在26日的创新发布会上,中国建设银行开发区支行副行长王威带来了一款即将上线的中小企业信用贷特色服务。

  企业成长离不开资金“活水”。北京经开区相关部门与银行机构“政银携手”,打通企业融资的最后一公里。这项贷款专门面向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工信部门认定的“专精特新”称号的企业。

  目前,中国建设银行开发区支行已与北京亦庄的10家具有“专精特新”资质认证的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其中8家预测额可达1000万元,将于产品上线后发放贷款。

  像这样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信用贷,只是北京经开区政策“组合拳”中的一项。

  目前,北京经开区已经开始完善重点服务库,入库企业不少于200家,实地走访调研重点关注企业不少于100家,为潜力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配备服务管家。同时,建立中小企业服务和运行监测平台,动态关注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数据、迁入迁出动态等指标。

  “目前我们已深入调研企业发展需求,建立常态化企业联络对接机制,探索出台了针对不同产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多元化服务举措,重点在研发投入、应用场景开放、新技术新产品推广、投融资对接等领域,为创新企业梯队发展升级提供融资、市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助力高科技高成长企业快速发展。”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完)

  • 相关阅读
  • 报废火车去哪了?铁路物资循环利用基地让废品“重获新生”

      新华社合肥5月26日电(记者马姝瑞、刘军喜)只需要不超过1个小时,一辆报废铁路货车就能被机器人自动拆解,之后通过深加工可以变成农机具、五金件等产品。5月26日,设立在安徽省马鞍山市的铁路物资循环利用生产基地...

    时间:05-26
  • 绿水青山皆含金 各地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中新网丽水5月26日电(记者 范宇斌)如何将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25-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在浙江省丽水市召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示范现场会,总结交流生态产品价值...

    时间:05-26
  • 2021数博会发布49项领先科技成果

      新华社贵阳5月26日电(记者向定杰)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领先科技成果发布会26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会上发布了49项“领先科技成果”获奖名单,包括7项“黑科技”、10项新技术、20项新产品、7项商业模式和...

    时间:05-26
  • 大数据这棵“智慧树”如何改变中国

      新华社贵阳5月26日电 题:大数据这棵“智慧树”如何改变中国  新华社记者邹多为、潘德鑫、向定杰  中国大数据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逾30%、产业规模超万亿元、5G终端连接数占全球80%以上……26日,2021中国国际...

    时间:05-26
  • 首批国六平行进口车在津顺利通关

      中新网天津5月26日电 (记者 张道正)记者26日从天津港保税区获悉,首个平行进口汽车车型奔驰GLS450在天津口岸实验室率先完成国六环保试验并进行环保信息公开,首批车辆已在天津港保税区顺利通关,正式投放市场销售...

    时间:05-26
  • 广东省内首条氢能源船舶在佛山下水

      中新网佛山5月26日电 (记者 程景伟)“仙湖1号”氢能游船下水暨氢能产业项目签约仪式26日在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举行。据介绍,“仙湖1号”氢能游船是广东省内首条氢能源船舶。  该游船长约12米、宽约4米,可...

    时间:05-26
  • 诺基亚贝尔:已准备好服务中国5G市场 完成所有招标测试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上海诺基亚贝尔首席执行官马博策(Markus Borchert)26日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诺基亚贝尔已准备好服务中国5G市场,产品充分满足中国运营商需求,现在已完成所有招标测试。...

    时间:05-26
  • 中国计划布局“国家枢纽节点” 构建国家算力网络体系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陈溯)近日,中国官方印发了《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将布局全国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构建国家...

    时间:05-26
  • 世界最长跨海峡公铁大桥为“国际旅游岛”带来“四方客”

    空中鸟瞰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王东明 摄  中新社平潭5月26日电 题:世界最长跨海峡公铁大桥为“国际旅游岛”带来“四方客”  中新社记者 闫旭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如巨龙般横卧海面。从福州长乐区松下镇,串起人屿...

    时间:05-26
  • 广西龙邦口岸那西通道临时开放通过验收

      中新网百色5月26日电(彭富友 董宁)5月26日,广西龙邦口岸那西通道临时开放通过验收,并签署验收纪要。  验收组现场检查了口岸查验场地、业务用房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听取了靖西市人民政府关于龙邦口岸那西通道临...

    时间:05-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