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芬科技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召开 两国凝聚绿色发展新力量

2021-06-09 10:14:33

来源:中国网

  在仲夏的暖风中,中国与芬兰两国低碳科技领域的大咖们齐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共同商讨两国的“绿色合作”计划。6月7日,中芬科技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低碳科技创造新生态”为主题,旨在拓展中芬企业间创新合作的方式和途径,并希望为两国在低碳等环保专业领域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合作发展搭建起世界级平台。

  此次论坛由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芬兰国家商务促进局和芬兰工业联合会主办,芬兰驻华大使肃海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欧洲司副司长季先峥和芬兰经济事业部部长林蒂莱(Mika Lintil )出席论坛并致辞。他们一致认为,中国是芬兰在亚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芬兰也期待在新兴产业领域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和合作。构建和推进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是中芬关系的主旋律,两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前景一片光明,芬兰的绿色发展经验可供中国借鉴,并支持中国的绿色经济转型,双方应在低碳和循环经济领域继续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以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中芬企委会中方主席、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赵长山就“以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碳中和目标实现”主题展开主旨演讲,他表示,在全球合力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大背景下,中芬两国在低碳技术和产业链合作方面,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中芬企委会作为中芬企业间合作促进组织,必将大有可为。应推动中芬科技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召常态化,为促进两国人才、技术、产业、资本的对接搭建平台,围绕低碳绿色发展等不同议题推动两国合作走向深入。

  中芬创新企业合作委员会芬方主席、芬安全公司董事长李斯拓(Risto Siilasmaa)通过视频连线方式进行了“中芬循环经济合作”主题演讲,他表示,中芬两国在各高新产业领域的合作都将有光明的前景,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转型方面,可以相互借鉴经验、交流技术,从而实现双赢。而循环经济是中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一剂良药,中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对本国环境的保护,更是为全人类共建绿色地球做出的贡献。

  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国杰则在“深化中芬科创合作,实现双碳目标最大公约数”主题演讲中提出,中国的高新企业应聚焦发掘芬兰低碳技术,并开创更为广阔的绿色产业合作空间,为我国双碳目标和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力量。芬欧汇川集团首席执行官贝松宁(Jussi Pesonen)的演讲主题为中芬生物经济与循环经济合作,强调了中芬两国在经济合作中的双赢关系,而创新和低碳科技合作将力助中芬两国共同迈向更加健康和绿色的未来。四位中外企业家代表的主旨演讲,在两国科技交流、合作领域进行了有建设性的探讨。这些致辞和演讲展望了两国在低碳科技领域的合作前景,肯定了双方合作的重要意义。

  随后的“中芬低碳创新业务解决方案”高端对话上,中芬两国创业者、企业家、科技管理部门代表、产业园区代表们汇聚一堂,围绕最新低碳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情况展开交流,共话未来“绿色”合作,为中国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奉献力量。交流中,诺基亚贝尔实验室成员霍尔马(Holma)首先进行了引导性发言,华为北欧及波罗的海CEO刘大伟、瓦锡兰集团中国市场创新总经理薛良玉、中远造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帆、美卓奥图泰大中华区总裁梁晓峰相互交换了观点,对中芬低碳创新合作提出可行的建议。

  在论坛最后的路演对接环节,KES Group、Imagine Intelligent Materials Oy、OM-Finland、Animations Designs &Effects Oy和Maslog五家深耕于科技创新领域的芬兰企业分别展示了智能建筑产业的生态技术产品、以石墨烯为原料的大规模传感材料和系统、用于发动机等动力机器状态监测的CPD传感器、VR数字化培训及3D设计打印技术、用于材料处理工业和医疗护理行业等领域的人体辅助设备。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芬两国的贸易投资不断增长,科技创新交流不断加强,合作潜力巨大。特别在低碳科技和绿色发展领域,双方科研人员、科技企业、科技园区交往越来越密切。中芬科技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通过“线上加线下”、“现场+直播”的多种举措,为中芬的绿色创新创业者、低碳科技企业、孵化平台、科技园区等,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对接渠道,势必推动中芬低碳科技、产业和市场的深度链接,助力中国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飞速发展。

  • 相关阅读
  • 截至今年4月底,陕西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1件

      中新网西安6月9日电 (记者 张远)记者9日从“2021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知识产权论坛”上获悉,截至今年4月底,陕西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1件。  当日,由陕西省知识产权局、西安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

    时间:06-09
  • 工信部:“十三五”期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年均增速近20%

      中新社南京6月9日电 (杨颜慈)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在南京召开的2021世界半导体大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年均增速近20%,为全球同期增速的4倍。  当天,以“创新求...

    时间:06-09
  • 因拒不执行暂停堂食规定 广州番禺区39家餐饮单位被关停

      中新网广州6月9日电 (蔡敏婕 何智钧)广州市番禺区市场监管局9日称,该局近日在工作中发现一名网友在网上反映广州番禺大石街某餐饮店开放小厅供客人“饮茶”。该餐饮单位因违规开放堂食,被番禺区市场监管局责令停...

    时间:06-09
  • 浙江上线“市场监管执法在线”:以“数字化”解监管难题

      中新网杭州6月9日电(记者 胡亦心)9日,记者从浙江省“亮剑2021”打击无合法来源证明进口货物综合执法行动部署视频会上了解到,“浙江市场监管执法在线”正式启动上线。该平台实现了浙江全省市场监管执法工作的统...

    时间:06-09
  • 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在杭州揭牌 撬动万亿绿色产业

      中新网杭州6月9日电(张煜欢 葛铭锐 陈丽莎 郑卓凡)9日,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在浙江杭州正式揭牌。记者获悉,该交易中心的设立将引导和加速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其计划在五年内催生1000项以上、转化...

    时间:06-09
  • 沪港专家学者:“十四五”规划纲要为沪港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和新机遇

      中新网上海6月9日电 (记者 许婧 张晓曦)由上海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上海社会科学院、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和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共同主办的“2021沪港合作与发展研讨会”9日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同时举行。与会者围绕“十...

    时间:06-09
  • 报告:“新IT”正在改变传统IT格局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刘育英)最新发布的《“新IT”——数字社会基础设施的新图景》报告认为,“新IT”正在改变传统IT格局、引发产业深层次变革,“新IT”的发展将有利于塑造中国数字产业新格局。  IT产业...

    时间:06-09
  • 海南往返澳大利亚首条定期洲际货运航线开通

      中新社海口6月9日电 (徐滔)9日1时10分,海南航空HU797航班装载21.2吨货物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起飞前往悉尼国际机场,标志着海南往返澳大利亚的第一条定期洲际货运航线开通。  本次航班载货以普货、电商货为主。...

    时间:06-09
  • 浙江打造义甬舟开放型经济发展带 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

      中新网杭州6月9日电(张煜欢)9日,《浙江省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新闻通气会在杭州举行。记者了解到,浙江将推动资源整合、空间融合,做强宁波-舟山,金华-义乌两大极核,协同共建义...

    时间:06-09
  • 四部门联合发文:到2023年汽车可回收利用率达到95%

      中新网6月9日电 据工信部信息中心官方微信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近日印发《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明确,到2023年,报废汽车再生资源利用水平稳步提升...

    时间:06-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