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同日递表谋上市:何时扭亏?

2021-06-11 07:24:07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概生鲜第一股”或将诞生。

  6月9日早间,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招股书,分别将于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在此之前,二者已分别完成10轮、9轮融资。

  “并不是说融资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还是要看谁能笑到最后。”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资本市场是生鲜电商平台的必经之路。

  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急于上市的背后,是二者近年来的持续亏损。“尽管亏损均有所收窄,但仍需尽快上市解决资金入口问题。”在鲍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跃忠看来,生鲜电商/社区团购行业尚未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单纯靠投资方可能会有很大的压力,因此企业需要通过上市获得持续、稳定的输血功能。

  尽管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不约而同的递表谋上市印证了IPO传闻,但行业内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高效的盈利模式。争夺“中概生鲜第一股”背后的意义是什么?上市后能否扭亏为盈,这才是行业所关注的问题。

  递表谋上市

  中概生鲜第一股或诞生

  此次上市进程中,每日优鲜的股票代码为“MF”,承销商包括摩根大通、花旗集团、中金公司、华兴资本等。叮咚买菜的股票代码为“DDL”,承销商包括摩根士丹利、美银证券、瑞信。

  一直以来,二者在资本市场的动作几乎同步。

  今年2月份,有消息称,叮咚买菜正考虑赴美IPO,寻求融资至少3亿美元。彼时,《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叮咚买菜方面,对方并未作出回应。时隔四个月后,叮咚买菜正式递表谋上市。

  在叮咚买菜传出赴美上市消息后的第二天,每日优鲜也传出已启动上市计划,并已与多家金融机构接洽。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4年成立至今,每日优鲜共经历了10轮融资,最新一轮融资为2020年12月份,青岛国信、阳光创投、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组成联合投资主体,向每日优鲜战略投资20亿元。此次IPO完成前,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及公司管理团队持有公司15.3%股份比例,拥有74.1%投票权。

  “二者同日递表或许是巧合,但是二者都已经为这一天准备小半年了。”海豚智库创始人李成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资本市场角度考虑,因为市场资金有限,先上市的可能会更有利一些。“万一第一家公司上市表现不好,第二家可能会更难,所以大家愿意抢先第一个上市。”

  在鲍跃忠看来,本次二者同日提交IPO招股书或许属于一种巧合。“生鲜电商/社区团购行业还没有找到实现盈利的路子,此时争夺‘第一股’没有什么价值。当然两家的模式有比较接近的一些地方。”

  鲍跃忠所提及的二者模式相近,指的是前置仓模式。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主打“前置仓”模式的每日优鲜,目前在国内的16座一二线城市提供生鲜到家服务,设置了631个前置仓。2021年3月26日,每日优鲜第一次正式宣布不再仅限于做自营生鲜电商,而是要打造成社区零售化数字平台,其在2020年下半年推出智慧菜场业务,2021年启动了零售云业务。

  成立于2017年的叮咚买菜,也是采用产地直采、前置仓配货以及配送到家的模式。相比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旗下前置仓覆盖的城市更多,规模更大。目前叮咚买菜的服务范围已经覆盖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共31个城市,前置仓数量超过1000个。

  亏损有所收窄

  但何时扭亏?

  除了递表日期的“巧合”,二者还有另一种巧合——都处于亏损状态。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每日优鲜的净亏损分别为22.316亿元、29.094亿元、16.492亿元;2021年一季度,公司的净亏损为6.103亿元,而上年同期亏损额为1.947亿元。2019年-2020年,叮咚买菜的净亏损分别为18.734亿元、31.769亿元;2021年一季度,公司的净亏损为13.847亿元,而上年同期亏损额为2.44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每日优鲜净亏损同比缩小43%、叮咚买菜则同比扩大80%,业绩表现参差不齐,直到2021年第一季度,二者亏损都在收窄。

  造成两家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都在于履约成本过高。履约成本主要由仓库租金、配送员工资等要素构成。每日优鲜2018年-2020年履约成本分别为12.393亿元、18.330亿元、15.769亿元,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9%、30.5%、25.7%。叮咚买菜2019年-2020年履约成本分别为19.369亿元、40.442亿元,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9.9%、35.7%。

  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很多前置仓模式的平台供应链容易出现问题,因为这一模式对资金要求极高。

  在鲍跃忠看来,单纯靠前置仓恐怕难以支撑未来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前置仓嫁接到店到家,形成系统化的模式规划。无论哪种模式,生鲜电商资产都比较重,从供应链、冷链仓库以及末端,加上扩张带来的成本上升是这些电商寻求上市的重要因素。

  本报记者 许洁 见习记者 王君

  • 相关阅读
  • 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出台 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信号

      中新网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 王恩博)记者11日自国家发改委获悉,为充分发挥电价信号作用,合理引导投资、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该部门印发《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

    时间:06-11
  • 广东省文旅厅:广州佛山暂停组织团队跨市旅游

      中新网广州6月11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曾晓峰表示,广州市、佛山市旅行社暂停组织团队跨市旅游活动。  端午节来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广...

    时间:06-11
  • 辽宁举办科技企业投融资路演北京中关村专场

      中新网沈阳6月11日电 (韩宏)为服务辽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产业、资本有机融合,吸引北京等地资本投资辽宁,辽宁证监局日前联合辽宁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辽宁省科技厅、深圳证券交易所举办了“辽宁省科技...

    时间:06-11
  • 欧洲非金融机构首次试水中国熊猫债 一半订单来自境外投资者

      中新社上海6月11日电 (记者 姜煜)中国银行间市场首笔由欧洲非金融机构公开发行的熊猫债获境外投资者热捧,据汇丰中国11日透露,该熊猫债约一半订单来自境外投资者。  熊猫债是注册地在境外的发行人在中国境内发...

    时间:06-11
  • 京哈高铁首次迎来复兴号智能型动车组 列车增至34列

      中新网哈尔滨6月11日电 (周晓舟 记者 史轶夫)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11日发布消息,6月2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今年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三季度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安排开行旅客列车250.5对,环比增加8对,...

    时间:06-11
  • “小菜场”折射“大智慧”:沪苏探索长三角民生融合新路径

      中新网上海6月11日电 题:“小菜场”折射“大智慧”:沪苏探索长三角民生融合新路径  作者 樊中华 郁玫  一个小小的菜市场,成为探索长三角民生要素融合共享的新载体。  苏州,与寒山寺隔河相望,一家名为...

    时间:06-11
  •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出台“奖励办法”引企业入驻

      中新网南宁6月11日电(陈沿佑)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冉11日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下称:南宁片区)政策解读媒体吹风会上介绍,《2021年良庆区服务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

    时间:06-11
  • 550家企业“掘金”第一届中国米粉节

      中新社南昌6月11日电 (记者 吴鹏泉)第一届中国米粉节11日在江西省会南昌开幕,吸引了550家全国各地涵盖米粉原辅料、生产、加工、销售、餐饮等类型企业参展“掘金”。  以“中国米粉,味聚江西”为主题的第一届...

    时间:06-11
  • 通讯:内蒙古乌审旗:欲让鄂尔多斯细毛羊名片“叫响”中国

      中新网鄂尔多斯6月11日电 题:内蒙古乌审旗:欲让鄂尔多斯细毛羊名片“叫响”中国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3天前,在鄂尔多斯细毛羊的主产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2021年乌审旗鄂尔多斯细毛羊节成功...

    时间:06-11
  • 碳中和愿景下的浙江乡村实践:护“绿”而生 节能减排

      中新网宁波6月11日电(林波 周一峰 唐瑾瑾)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中,中国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承诺。“双碳目标”之下,乡村何以助力?  6月11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湾底...

    时间:06-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