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三大产业人才加速集聚 全球30岁以下科学家最青睐上海

2021-06-15 04:18:28

来源:第一财经

  三大产业人才加速集聚,全球30岁以下科学家最青睐上海

  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上海正在持续吸引各类人才。

  在近日举行的2021浦江创新论坛科技创新青年峰会上,上海市委副书记于绍良致辞时说,目前,上海已经聚集了全国50%以上的5G人才、4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人才、30%以上的人工智能人才、20%以上的创新药人才,上海越来越成为青年才俊点燃梦想、收获成功的热土。他表示,上海将倾力打造链接全球创新的一流平台,倾力完善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倾力营造宜居宜业宜创的良好生态,助力更多科技创新人才与城市共同成就更大的精彩。

  三大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目前,上海正在加快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并在持续完善人才落户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沪发展。

  根据今年1月公布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第五部分“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释放发展新动能”提出,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以国家战略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布局,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努力实现产业规模倍增,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三大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同时,《纲要》明确全面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扩大“海聚英才”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大规模集聚海内外人才,加快形成具有全球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促进人才要素市场化配置,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强劲持续、全方位全周期的智力支撑。

  以ICT(信息通信技术)为例,有着产业、资金、人力资源多个要素集聚的上海在该产业有明显优势。

  《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18)——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结构与科研人员流动》显示,在信息技术领域,科研人员上海净流入最多。根据10万份样本研究,2010~2017年,上海为主要净流入区域,为627人次,成为国内信息技术领域人才吸引力最强的城市,北京位列第二。

  而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集成电路一直是上海的优势产业。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约为22%,产值超过2000亿元,增长超过20%。目前超过700家集成电路重点企业落户上海,形成了集群效应。根据芯思想研究院今年发布的2021年中国大陆城市集成电路竞争力排行榜,从产业规模、产业链支撑、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创新能力、产业活力等6个指标进行评估,上海位列第一。

  今年2月,MWC2021(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上海正式开幕,这也是该系列活动停办了1年多之后,年度全球首秀回归线下。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楚庆彼时告诉第一财经,MWC在上海回归线下,也让全球通信产业参与者、中国同行们保持对话和合作。

  楚庆认为,去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上海市政府在防疫工作的巨大投入和对产业、企业的精准支持,这也保障了包括它们在内的集成电路企业尽快复工复产。“集成电路产业的产业链较长,通过长期政策引导,产业自我累积循环,上海形成了全国最完善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在他看来,高科技公司一定是围着人才转。“在紫光展锐周边,除了我国本土的公司,还集聚了大量行业的海外公司,是一个国际化的平台”。

  同时,作为5G发展高地,上海发挥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综合优势,也吸引了大量5G人才。据行业权威数据统计,主流5G核心产业企业在上海占比超过52%。从全国来看,5G设备研发企业有华为上研所、中兴上海研发中心、诺基亚贝尔、中国信科等,在上海的研发人员占比超54%。而在5G终端的芯片领域,国内主要有海思、紫光展锐、高通、联发科等企业,上海在全国占比超56%。

  而在人工智能领域,上海已经连续三年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集聚了一批国内外AI龙头企业。今年7月8日至7月10日,第四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在上海召开,在6月8日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倒计时30天暨合作伙伴发布会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介绍,今年大会在嘉宾方面,重磅嘉宾比去年更多,图灵奖得主已确认6位,预计总数再创新高;展览面积翻番,将达4.2万平方米;办展企业参展企业比去年更广,总数突破300家,首次参展比例达40%,上海以外地区企业和外企占比超过50%。

  商汤科技移动智能事业群副总裁许亮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人工智能正处在技术孕育突破、场景深度应用、产业加速变革的活跃期。自2018年创办以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不仅是世界顶尖的智能合作交流平台,更是一个融学术交流、技术展示、投资促进、产业合作为一体的平台。在他看来,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出台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深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等“揭榜赛道”已形成了测评标准,支撑政策创新突破。“上海人工智能的发展实践,为全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模式和路径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优化引才环境

  自2020年11月以来,上海连续发布了《关于优化本市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政策的通知》《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实施细则》《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从当年12月1日开始,施行更宽松的“居转户”,以及引进人才、留学回国人员申办常住户口的政策。

  今年1月公布的《纲要》也提出,加强高峰人才引育,采用国际通行的人才遴选机制,配置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事业发展平台,加快引育一批具有全球号召力和国际视野的科学家、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持续办好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建设科学社区,吸引顶尖科学家设立实验室并开展创新研究。

  对海外人才,要实施更加开放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创新海外引才方式,鼓励中外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先行先试更加开放便利的签证、工作许可、长期居留和永久居留政策;对国内人才,实施更有吸引力的国内人才集聚政策,加大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和基础研究领域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落户政策,优化居住证(积分)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沪发展。

  以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三大重点产业人才最为集聚的区域上海张江为例,根据《关于优化本市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政策的通知》,张江科学城用人单位引进的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其中在张江科学城工作时间不低于3年);张江科学城重点产业的骨干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3年(其中在张江科学城工作时间不低于2年)。同时,张江科学城用人单位引进的人才,符合缩短居转户年限要求的,应书面承诺落户后继续在张江科学城工作2年以上。

  楚庆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高科技公司一定是围着人才转,例如在紫光展锐周边,除了我国本土的公司,还集聚了大量行业的海外公司,是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信息产业的发展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家经常说的生态,而在张江,可以找到产业链中的各种企业,从材料厂商、软件供应商甚至一些清洗剂企业。”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田野也认为,目前在上海,像他们这样的青年科学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

  在上述浦江创新论坛科技创新青年峰会上,田野说,作为一个本土毕业的博士,当初在选择出国深造或是留在上海时,决定留在国内。“从国家层面再到上海市,都在鼓励我们青年人 ‘揭榜挂帅’,不惟学历、头衔和出身。比如我们所里一些政策就非常鼓励年轻老师成立独立的课题组,给大家提供平台。”他说,近十年国家和上海市支持建设一些大科学装置,例如上海的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有了这个激光装置以后,就能制造一些极端的研究条件,并能在实验室里模拟宇宙的环境,“可以探索一些只有在仰望星空时才能想的科学问题”。

  根据近日发布的浦江创新论坛成果报告之一——《2021“理想之城”——全球青年科学家调查》,关于青年科学家未来迁移愿望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20座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中,上海对于全球青年科学家的吸引力排名第四位,居中国城市之首,体现了上海的科技创新开放窗口和网络枢纽地位。特别是对于全球3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的吸引力,上海位居20座城市之首。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石谦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过去提到上海首先会想到文化城市、经济城市、商业城市,现在还是科创之城,这种(科创)城市引领的效应会通过一段时间释放出来。

  作者:金叶子

  • 相关阅读
  • 第31届哈洽会开幕 “云展”28个国家和地区5522种产品

      中新网哈尔滨6月15日电(记者 姜辉)15日,第31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哈洽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拉开帷幕。本届哈洽会采用“展览线上,活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办,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59大类...

    时间:06-15
  • 专访:上合组织成为区域经济合作“推进器”

      新华社塔什干6月15日电 专访:上合组织成为区域经济合作“推进器”——访乌兹别克斯坦新闻与大众传媒大学教授图尔苏纳利·库兹耶夫  新华社记者蔡国栋  “上海合作组织历经20年发展壮大,已成为区域经济合作...

    时间:06-15
  • 农业银行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聚焦职责使命 彰显为民情怀——农业银行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题:聚焦职责使命 彰显为民情怀——农业银行扎实推进党史学...

    时间:06-15
  • 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加速开行中欧班列

      新华社兰州6月15日电(记者王铭禹)记者15日获悉,由甘肃省武威市开往德国汉堡的“天马号”中欧班列日前成功发运,这是甘肃(武威)国际陆港设立以来开行的首列至德国汉堡的班列,也是该陆港今年开往德国方向的第二趟...

    时间:06-15
  • 专访欧盟驻华大使郁白:中美欧重返谈判桌是各方的共同期待

      (经观东西)专访欧盟驻华大使郁白:中美欧重返谈判桌是各方的共同期待  中新社北京6月15日电 题:专访欧盟驻华大使郁白:中美欧重返谈判桌是各方的共同期待  中新社记者 刘亮  欧盟驻华大使郁白近日在接受中...

    时间:06-15
  • 海南修订物业管理条例 降低业主大会成立难度

      中新网海口6月15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新近公布修订通过后的《海南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简称《条例》)。海南省新闻办15日召开发布会介绍,新《条例》围绕业主大会成立难、业主委员会监管难、提升...

    时间:06-15
  • 内蒙古端午小长假接待游客370万余人次 同比增长超100%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15日电 (记者 张玮)15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方发布数据显示,端午小长假期间,内蒙古接待游客370万余人次,同比增长超100%,旅游群体和方式呈年轻化。  根据国内游客抽样调查、通讯...

    时间:06-15
  • 中国广东荔枝全球分享品鉴走进法国巴黎

      中新网巴黎6月15日电 “中国广东荔枝全球分享品鉴会——法国巴黎站”活动当地时间14日在法国巴黎8区举行。  主办方广东省贸促会驻法国经贸代表处经贸代表、法国粤商会常务副会长肖光宇表示:“恰逢端午佳节,我...

    时间:06-15
  • 端午假期中国揽投快递包裹量超过17.4亿件

      中新社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 刘育英)据中国国家邮政局15日发布的数据,6月12日至14日端午节假期期间,中国邮政快递业揽投快递包裹超过17.4亿件,业务量增幅较大。  6月12日至14日,中国邮政快递业揽收快递包裹8...

    时间:06-15
  • 成自高铁成自泸高速立交双线特大桥顺利合龙

      中新网自贡6月15日电 (记者 刘忠俊)记者15日从成兰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获悉,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成都自贡高速铁路(下称:成自高铁)全线重难点工程成自泸高速立交双线特大桥悬臂连续梁中跨成功合龙,为该条...

    时间:06-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