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创新突围与城市裂变:浙江数字经济先锋答题“新发展”

2021-06-19 11:17: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6月19日电(张煜欢 许疏影)放眼中国,在活力四涌的长三角城市群,众多经济强市汇聚于此,在一体化加速的同时,亦上演着区域发展的同场竞技。其中,以数字经济为重要引擎的杭州余杭已崭露头角。

  作为“浙江经济第一区”,近年来余杭数字经济发展持续领跑浙江,2017年以来,该区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总量浙江全省双第一,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更是位列国内区县首位。乘时代之势,从数十年前的阡陌纵横到如今的高楼林立、产业集聚,其发展巨变令人瞩目。

  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再出新考题。今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杭州部分行政区划进行优化调整,余杭亦在其列。18日开幕的中国共产党杭州市余杭区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张振丰表示,眼下的余杭区是“裂变而来的高能新区、机遇叠加的战略高地、充满希望的发展热土”。何以接续“领跑”?答案依旧不离“创新”。

  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全球生物医药研发高地、全球未来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全球科技企业和顶尖人才创新研发总部基地的“三高地一基地”,向科技创新“无人区”进军,全域打造国际化高端“人才特区”,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目标看似远大,实则伏脉千里,锚定“全域创新”为首位战略的余杭,正以更大创新实现突围,加速城市的崭新裂变。

图为位于余杭的中国杭州5G创新园。 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厚植创新影响力:打造“三高地一基地”

  对领跑者而言,奔跑在前便需“破风”而行。余杭的“破风”之道对准产业能级提升,该区提出打造“三高地一基地”,为产业发展开辟新的疆土。其中,数字经济是余杭的“金字招牌”,更是该区抢位创新风口的“头部选手”。

  “我们做的一定是面向未来的事情。”常年专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产品与应用的孙林君说。他于三年前在位于余杭的中国人工智能小镇成立了杭州实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实在智能),企业研发的一款AI法律产品,通过智能咨询评估完成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普法成本。从基于政策推理图谱的“政策计算器”,再到现阶段的“数字员工”,目前企业的数字化产品已走出浙江,在国内多地的政府部门、智慧园区广泛应用。

  朝气蓬勃的数字“新势力”是余杭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侧写。近年来余杭涌现出钉钉、菜鸟等一批高速成长数字企业。一季度该区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82.4亿元,占GDP比重达63.6%。

  与澎湃发展的数字经济一样,生物医药产业亦是余杭的传统优势产业,并在新时代继续“乘风破浪”。

  2019年初在良渚生命科技小镇“诞生”的杭州杰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杰毅生物),短短两年左右便发展成一支拥有450人队伍的团队。“企业成立之初,目光就瞄准了传染病研究领域。”杰毅生物常务副总苏宏宇介绍,新冠疫情暴发后,只有不到十家医药企业能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提供技术支持,年轻的杰毅生物就在其列。眼下企业自主研发出更便捷的标本自动化检测仪,实现标本进库到出库的流程一体化。

  除了良渚生命科技小镇,位于余杭的中国(杭州)数字·健康小镇内,张伯礼智慧健康创新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作为首席科学家的涿溪实验室等项目相继入驻;各大产学研平台及创新药物成药性评价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相继落地,为生命健康产业保驾护航。

  在良好的各色产业土壤基础上,为进一步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实现“三高地一基地”目标,余杭提出培育壮大区块链、集成电路、5G物联网等数字产业,培育“未来工厂”“灯塔工厂”;聚焦创新药物研发、先进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医学健康服务等产业,优化生命健康创新创业生态;聚焦航空航天装备、前沿新材料、量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以阿里全球总部、中电海康总部等为标杆,发挥海内外重点城市招商中心、人才驿站作用,大力招引研发总部和人才团队项目。

  在余杭,年轻科创企业星罗棋布,创新影响力正厚植进这片区域的基因中。

图为之江实验室。 之江实验室供图

  迸发创新竞争力:进军科创“无人区”

  随着产业布局视野愈发宽广,厚植创新生态的余杭,为创新能级质的飞跃积攒下底气与实力。在新发展阶段,立于“科技自强”大背景下,余杭,何以突围?

  攻坚前沿科技和“卡脖子”技术,向科创“无人区”进军,是余杭关键之“术”。

  以道驭术,以术载道。近年来,浙江集全省之力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成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作为该走廊核心区所在地,余杭亦在种下培育“科研创新重器”之梦。

  今年3月,浙江省重点建设的省实验室——之江实验室南湖总部正式启用。眼下,余杭提出全力支持之江实验室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智能计算创新中心,而这一高能级创新平台已初显“重器”威力。

  太赫兹通信是国际公认的6G关键技术之一。为支撑6G海量无线设备连接的发展,之江实验室布局了Tbit光电太赫兹通信器件与系统项目。“我们目前已经实现高达600Gb/s线速太赫兹无线传输,通信系统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项目负责人、之江实验室高级研究专家余显斌介绍,“未来我们致力于突破Tbit超高速太赫兹通信技术,为实现泛在、宽带、智能的6G提供关键核心技术支撑。”

  在之江实验室,上述这般勇闯“无人区”的重大项目不胜枚举。之江实验室副主任袁继新表示,该实验室成立初衷就是服务国家战略、补齐浙江科技创新短板、引领未来发展。去年,之江实验室和余杭区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引进、装置建设、成果转化等领域深入合作,共同推动余杭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领域前沿技术创新,助力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

  眼下,浙江重点建设的四个省实验室中余杭坐拥其三。除了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湖畔实验室皆在科研道路上加速推动前沿项目的“开花结果”。不久前举行的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包括三大实验室在内的位于该区的11家单位的15项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项上实现“大满贯”,余杭亦获浙江首度颁发的“科技创新鼎”。

  发力科研更需多轨道推进,余杭正加速多元化创新载体建设,提出将加快超重力大科学装置、多维超级感知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集群。该区还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工程,推动清华大学、中法航空大学等高校与区内龙头企业共建联合研究院,协同参与重大科技攻关专项“揭榜挂帅”。

  张振丰公开表示,未来五年,余杭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将达4.5%(2020年中国R&D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为2.4%),力争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图为“未来之星”计划发布现场。 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裂变创新驱动力:以顶级支持构筑“人才特区”

  如何为创新裂变提供不竭驱动力?余杭以“高看一眼”的重才之道,“细致入微”的爱才之心,续写下留才用才的新文章。

  2014年,抱着“要打造一个在亚太地区航空数字智能化最强品牌”的信念,杭州派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单晓韵带着项目通过答辩,入驻位于余杭的杭州未来科技城。“余杭对人才企业、对人才非常重视,有各种各样的项目可以申请;党委政府也非常专业,在听完我的商业计划后,会给予精准地帮扶。”

  像单晓韵这样的创业创新者正不断流入余杭,截至2020年底,余杭人才资源总量已达45万人。而国际化高端“人才特区”是余杭下个五年的更高目标。该区提出将实施“未来之星”百千万计划,设立不少于10亿元的顶尖人才团队创新创业“资金池”,让顶尖人才毫无研究资金之忧。

  为留下更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该区发力全域布局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健全薪酬福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制度,构建“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期待以人才之涌入,形成这方土地崭新裂变的最强加速器。

  张振丰称,未来五年,余杭将聚焦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辐射浙江的未来城市样板地、未来科技策源地、未来产业引领地。该区将坚持人才引领、资源融合,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效集聚整合创新资源,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尊崇创新为“顶流”的余杭,目光并不止于下个五年。在这股强大合力之下,潺潺创新力正从余杭汇入长三角、流向全国,为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注入鲜活动能。(完)

  • 相关阅读
  • 广西南宁至新加坡全货机航线开通运营

      中新网南宁6月20日电 (林浩 汤莉)6月20日9时23分,一架由天津货运航空有限公司执飞的B737-800F全货机,搭载以跨境电商商品为主的货物,从南宁机场起飞前往新加坡,标志着“南宁—新加坡”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运营...

    时间:06-20
  • 辽宁阜新启动夏季用工企业洽谈会系列活动 有效解决就业难与用工难

      中新网阜新6月20日电 (李晛)6月19日,辽宁省阜新市启动2021年夏季用工企业洽谈会系列活动。  来自省内外19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优质就业岗位1500余个,进场求职人数达3000余人次,现场达成就业意向协议625份。系列...

    时间:06-20
  • 世经论坛执行董事点赞云南绿色发展:经验可向全球推广

      中新社昆明6月20日电 (韩帅南)“在云南昆明和楚雄进行调研后,我对云南发展绿色经济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成绩印象深刻。云南在这些方面积累的经验,值得全球许多国家学习。”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大中华区首席代...

    时间:06-20
  • 双碳目标下 如何推进油气管网智能化?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 由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有限公司(下称北京管道公司)主办的“论道陕京智通未来”业务发展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相关领域院士、行业专家、院校学者齐聚,为智能化管道建设建言献策。  当前,...

    时间:06-20
  • “双引擎”驱动烟台开发区汽车业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烟台6月20日电 (王娇妮 马双军 王聪)19日晚,上汽通用东岳基地生产的别克昂科威Plus在烟台开发区发布上市。在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双引擎”驱动下,烟台开发区汽车产业正向“年产整车百万辆”的目标提速...

    时间:06-20
  • 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规模破千亿 跨境电商增势强劲

      跨境电商增势强劲(政策解读)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外贸发展新亮点。商务部等六部门近期联合印发《关于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时间:06-20
  • 轻信广告被套路 金融市场鱼龙混杂依法依规理性贷款

      金融市场鱼龙混杂依法依规理性贷款  □ 本报记者   黄辉  □ 本报通讯员 陶然  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贷款市场上开始出现各种“黑中介”“非法中介”,通过“套路”满满的所谓贷款居间服务,收取借款人...

    时间:06-20
  • 银行业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 访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

      银行业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  ——访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  本报记者 钱箐旎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金融监管体系日益健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数字经济全面提速、金融开放向...

    时间:06-20
  • 强健经济肌体 畅通金融血脉

      强健经济肌体 畅通金融血脉  本报记者 钱箐旎 郭子源  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在党的领导下发生历史性转变,取得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持续提升。展望“...

    时间:06-20
  • 前五月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同比增长超百分之五十

      前五月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同比增长超百分之五十——  资本市场越来越“香”  本报记者 马春阳  财政部6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至5月份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454亿元,同比增长24.2%。主要...

    时间:06-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