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手机APP广告乱象带来哪些风险?如何治理乱象

2021-07-14 04:49:17

来源:人民日报

  关不掉的手机APP广告,该治(法治聚焦)

  核心阅读

  目前,某些手机APP广告难以关闭、侵犯隐私、诱导点击等问题屡禁不止,给手机用户带来困扰。

  针对这一问题,工信部等部门采取多种举措,督促企业依规整改。手机APP广告乱象带来哪些风险?如何治理乱象,更好保护用户权益?记者展开采访。

  打开一些手机APP,便会遭遇弹窗广告,想关闭却找不到按钮;有些弹窗显示网络故障,点击查看后,却跳转到了广告页面;在某款电商APP上浏览过的商品,进入其他APP时竟反复收到同类商品的广告推送……手机APP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但随之出现的开屏弹窗广告也给用户带来了困扰。

  针对用户反映强烈、投诉较多的手机APP诱导用户点击跳转、弹窗广告难以关闭等违规行为,近期,工信部进行了集中整治,督促企业重视用户诉求、按照要求整改。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手机APP开屏弹窗信息用户投诉举报数量环比下降50%,误导用户点击跳转第三方页面问题同比下降80%。

  虚假信息诱导点击、滥采滥用个人信息,某些手机APP广告侵犯用户权益

  “一打开某款出行APP,就弹出金融推广的窗口广告,关闭按钮看不清,费半天劲才找到。”在北京市海淀区工作的尹女士告诉记者,类似这样的APP不在少数,影响了使用体验。

  尹女士的使用经历并非个案。来自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在对600款手机APP广告行为进行分析测试后,发现有58%会弹出广告,其中69.7%没有“关闭键”。

  “手机APP用户权益保护,关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权介绍,从近来的用户投诉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手机APP广告乱象——

  弹窗信息标识近于无形,手机广告关不掉、退不出。“多数手机APP在使用时会弹出广告,部分广告没有‘关闭键’,用户只能被动接受,无法自行关闭。”刘权说,还有部分广告的关闭入口选项设置隐蔽,关闭流程繁琐,用户难以发现,损害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页面以虚假信息诱导用户点击跳转。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信息安全部主任宁华说,部分APP在打开后会出现“内存已满,立即清理”“电池过热,立即降温”“拦截到木马,立即查杀”“您有百元话费补贴,请领取”等页面,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诱导用户点击,实则向用户推送未经审核的一些产品,甚至是违法内容,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

  某些手机APP滥采滥用个人信息、侵犯消费者隐私。“当用户在一个手机APP中点击某类广告后,会在其他手机APP中接收到大量相同类型的广告,涉嫌侵犯用户隐私权。”刘权说。

  “APP广告乱象损害了用户体验,破坏网络服务秩序,潜藏的风险不小。”宁华说,“某些手机APP违背用户意愿肆意下载安装或开启第三方应用或页面,侵犯了用户的合法权益和隐私安全,必须加大力度治理。”

  高额广告利润驱使、投放方式复杂多样,手机APP广告乱象需深入治理

  2020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强调将加大监测监管力度,坚决遏制移动APP、自媒体账号等虚假违法广告多发、易发态势;

  2020年10月,国家网信办针对手机APP弹窗广告乱象,出台了首批专项整治名单;

  今年7月,工信部在持续开展的手机APP专项整治行动中,就APP开屏信息页面中存在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欺骗误导用户跳转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截至目前,68家互联网企业已按要求完成整改。

  “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互联网广告相关的多项规范性文件也已经发布,但有些手机APP呈现出‘问题频出—监管治理—安全平稳—再次复现’等特征,手机APP广告乱象仍然需要深入治理。”刘权说。

  “广告投放是当前手机APP流量变现的主要方式。”宁华认为,“手机APP广告通常按照点击率、转化率进行计费结算,一些手机APP利用恶意推送等方式,提高广告展示次数、用户点击次数和下载安装次数,从而获得更高收益。”

  某些手机APP常通过图片和视频设置“购买链接”,点击后直接跳转至其他平台购买页面,作为广告展示平台的此类手机APP往往借此逃避责任。刘权认为,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手机APP广告投放方式复杂多样,一些平台常利用不同技术手段强化广告设置。针对海量广告行为,监管方应加大甄别力度。

  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完善侵权救济机制,营造更安全的使用环境

  “手机APP广告乱象涉嫌侵犯消费者隐私权、安全保障权、知情权。”刘权介绍,根据广告法第四十四条、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

  针对手机APP广告乱象,有关专家表示,仍须从加强行政执法、完善救济机制等方面发力,不断加大对违规广告的整治力度。

  “相关部门应积极利用技术手段,对基于数据分析进行精准识别和广告投放的商业行为进行识别。”刘权说,相关部门应强化广告弹窗过滤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推动手机APP平台开发广告过滤及屏蔽工具,并为用户开启广告过滤功能的选项。

  “目前,中国广告协会和中国互联网协会正联合业界企业共同制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启动屏广告行为规范》,引导两协会会员依法从事启动屏广告活动,保障用户正常使用手机APP,推动启动屏广告健康、规范发展。”中国互联网协会有关负责人说。

  “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应推动完善手机APP广告侵权救济机制,建立、畅通用户投诉渠道,完善对被侵权消费者的救济服务。”有关专家认为,“针对因广告中虚假内容所引发的人身、财产安全风险,可积极探索消费者广告安全保险制度,做好消费者相关权益的保护。”

  据介绍,工信部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手机APP广告专项整治往深里走、向实里去,强化提升用户感知,为广大群众营造更安全、更健康、更干净的手机APP使用环境。

本报记者 韩 鑫

  • 相关阅读
  • 浙江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上半年鱼货进关量同比增长61%

      中新网舟山7月14日电(林波 王思圆 陈挺 方芳)7月14日,据浙江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该基地来港卸载鱼货量大幅提升,上半年累计完成靠泊生产船只214艘次,累计完成卸货进关约30万吨,其...

    时间:07-14
  • 探访中国最大童装生产基地织里:小童装织就共富路

      中新网湖州7月14日电(记者 胡丰盛)1989年创业之初,用自带家用缝纫机做衣服;1995年,缝纫机安装电机,不再人工脚踏;2000年,使用机器生产服装;2010年,所有流水线配备电脑测评……作为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

    时间:07-14
  • 第三届西藏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结果揭晓

      中新网拉萨7月14日电 (记者 冉文娟)第三届西藏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13日晚在西藏大学落下帷幕。经过两天激烈角逐,西藏大学鲲鹏队及西藏农牧学院二队分别斩获特等奖及一等奖,成功晋级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

    时间:07-14
  • 探访四川菜市场:精细服务背后的情怀与压力

      中新网成都7月14日电 题:探访四川菜市场:精细服务背后的情怀与压力  作者 陈静 岳依桐  7月一大早,成都玉林农贸市场内便人来人往,“烟火气”十足。市场二楼,一家猪肉摊位上的不锈钢托盘内依次放着全瘦肉...

    时间:07-14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于7月上线交易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14日)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于今年7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目前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

    时间:07-14
  • 订单越多亏损越多?“涨价游戏”两头挤压下的家电企业

      “涨价游戏”:两头挤压下的家电企业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陈惟杉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  尽管浸淫家电产业多年,李方还是对这个名称感到陌生,几经查询后,他才向记者准确说出了这一被业内俗称为“黑料...

    时间:07-14
  • 网友吐槽“500元一瓶高端啤酒”:是我不配还是你太疯狂?

      2瓶啤酒999元,有勇气来一打吗  网友“吵翻”:是我不配还是你太疯狂  本报记者 祝瑶  这些年,你喝过最贵的啤酒,多少钱一瓶?  近日,国内啤酒领域的“扛把子”华润雪花推出高端系列啤酒“醴”,在网上...

    时间:07-14
  • 2021年前6月全国吸收外资6078.4亿元 同比增长28.7%

      中新网7月14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2021年1-6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607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7%(折合909.6亿美元,同比增长33.9%;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下同),较2019年同期增长27.1%。  从行业看,...

    时间:07-14
  • A股低开沪指跌0.16%,锂电池产业链走低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14日电 周三,A股低开,沪指跌0.16%,深成指跌0.32%,创业板指跌0.67%。锂电池产业链集体走低,网络安全、半导体、磷化工概念低迷。  来源:Wind  盘面上,碳中和、钛白粉等板块涨幅居前。...

    时间:07-14
  • 7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39种产品上涨

      中新网7月14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1年7月上旬与6月下旬相比,39种产品价格上涨,9种下降,2种持平。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时间:07-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