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农业农村部:截至7月29日河南全省农作物绝收550万亩

2021-07-30 09:52: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30日电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30日表示,截至7月29日,河南省全省农作物受灾1450万亩,成灾940万亩、绝收550万亩。

资料图:7月25日,河南浚县小河镇西王渡村,大片玉米地浸泡在水中。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7月30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农业抗灾救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有记者提问:近期河南遭遇历史罕见的暴雨洪涝灾害,当地农业受灾情况怎么样?农业农村部采取了哪些救灾措施?下一步有什么具体安排?

  对此,潘文博介绍,7月17-24日,河南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暴雨天气。农业农村部第一时间调度雨情、灾情,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实地查看,研判灾情。这次极端降雨给河南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确实造成了严重影响,灾情确实比较重。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截至7月29日,河南省全省农作物受灾1450万亩,成灾940万亩、绝收550万亩。受灾区主要集中在新乡、周口、开封、安阳、焦作、鹤壁、郑州等地,受灾作物主要是秋粮作物,玉米、花生和大豆,由于部分地区的河道水位还很高,农田排水困难,灾情还在发展。

  潘文博称,灾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积极应对,切实指导河南抗灾救灾。

  一是密切跟踪了解灾情。农业农村部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实地调查了解灾情,与气象部门实时会商,研判雨情灾情发生发展动态。7月24日,农业农村部领导带队去了灾情较重的安阳、鹤壁等地市,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灾情,研究救灾措施。

  二是加强科学抗灾指导。灾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立即组织专家根据灾区的生产实际制定了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的抗洪涝促生长以及病虫防治的技术指导意见,编制了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手册。7月25日,又派出4个救灾专家组蹲点包片指导重灾地市搞好灾后生产恢复。做到积水不排完、生产不恢复、专家组不撤回。

  三是紧急调集调运救灾物资。动员全国农业农村部门支持河南抢排农田积水,先期已经调运了2000台抽水设施支援灾区,调集100台无人机组成50个作业小分队,开展灾后施肥打药作业服务。同时,调用国家救灾储备种子,协调16省的种子企业捐赠救灾种子,可满足500万亩灾后改种补种。

  四是加大救灾的资金支持。中央财政先后两批次下拨了1亿元的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协调金融机构给予受灾农户免息贷款,支持河南灾后恢复生产。在上下共同努力下,救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潘文博还表示,目前已排出农田积水1190万亩,改种补种15万亩,灾后病虫防控240万亩,追施肥100多万亩。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与河南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加大帮扶力度,尽快恢复灾后农业生产,努力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是组织专业力量投入灾后生产恢复。组织农机作业服务队抓紧抢排田间积水,加快修复水毁农田,排水后继续改种补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中耕追肥、铲趟散墒。由于农田积水面积比较大,积水时间又比较长,作物的抗逆性下降,要继续发挥社会化组织的作用,帮助灾区喷施叶面肥、杀虫剂、杀菌剂等,增强作物抗性,抑制病虫害发生,促进作物尽快恢复生长。农业农村部与相关协会一起,组织农资生产企业捐赠了一批化肥和农药,支持灾后田间管理。

  二是抓紧改种补种。过水时间比较长了,有一部分绝收地块,退水后要组织农民及时改种青贮玉米、甜玉米、绿豆、蔬菜这种短生期作物,能种一季是一季,能增一亩是一亩,既可增加产量又可以增加收入。

  三是加强病虫防控。过水后作物尤其是玉米茎基腐病、青枯病、大小斑病都容易重发,指导农民及时防病,减少水灾带来的次生灾害。同时,农业农村部还要继续抓好草地贪夜蛾防控,这时候是黄海地区草地贪夜蛾防控的关键时期,减轻危害。

  四是继续做好指导帮扶。农业农村部四个救灾专家组将在河南继续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近期又增派了20个专家小分队,这都是从中国农科院各个所抽调的专家,分赴受灾重点县,带技术、带物资,指导农民生产自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 相关阅读
  • 市场主体活力增强 中国经济稳健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我国上半年市场主体活跃度持续增强,企业效益持续改善,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能。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累计达到624.3万户,其中民营主体占比达到98.9%,成为中...

    时间:07-30
  • 国资系统监管企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29.5%

      中新社北京7月30日电 (梅云秋 周锐)记者30日从“国有企业强化正向激励专题推进会”上获悉,上半年,中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9.4%;实现净利润1.8万亿元,同比增...

    时间:07-30
  • 内陆山西向台商“抛绣球” “以商引商”瞄准高质转型

      中新网大同7月30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的自然条件很有优势,很多产品做得也很好,但酒香也怕巷子深,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和更细致的深加工,这次带台商来,就是希望相互寻找契合点,为山西的转型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时间:07-30
  • 内蒙古国际文旅产业博览会启幕 全国64个城市共襄文旅盛宴

      中新网呼和浩特7月30日电 (记者 张玮)30日,2021中国草原旅游发展大会暨内蒙古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开幕,来自全国64个城市、28个政府代表团及462家行业企业共襄文旅盛宴。  “这里...

    时间:07-30
  • 浙江常山胡柚果汁饮料入沪杭商超 山区富民产业增动力

      中新网衢州7月30日电 (张斌 董易鑫 李俊秋 俞国文)30日,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一食品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在忙碌加工富有特色的常山胡柚果汁饮料。不久后,这批来自浙西山区,百分百、无添加的饮料将被低温储运,直...

    时间:07-30
  • 6月份我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2378亿元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记者刘开雄)国家外汇管理局30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6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2378亿元,折合370亿美元。  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775亿元,服务贸易逆差397亿元;按美...

    时间:07-30
  •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五届三次会议在京召开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五届三次会议30日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主席张庆黎出席并讲话。  张庆黎强调,经社理事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

    时间:07-30
  • 打造国际多边合作新典范(命运与共)

      2020年7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第五届理事会年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强调,各成员要聚焦共同发展、勇于开拓创新、创造最佳实践、坚持开放包容,把亚投行打造成推动全...

    时间:07-30
  • 报告:近9年我国市场主体年均新增千万家 小微企业活跃度高

      中新网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 庞无忌)29日,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联合天眼查发布《中国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研究报告(2011-2020)》。报告称,近9年,我国市场主体年均新增千万家,小微企业活跃度高。  报告显示,2...

    时间:07-30
  • 2021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9月将启幕 多项创新提前揭晓

      中新网嘉兴7月30日电(记者 黄慧)“今年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将于9月下旬举办,展期一共4天,展馆建筑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在30日于浙江嘉兴举行的2021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等相关活动新闻吹风会上,世界互联...

    时间:07-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