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浙江乡村的“致富经”

2021-08-01 21:31: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杭州8月1日电 题:浙江乡村的“致富经”

  作者 邵燕飞

  1.78:1。

  上半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交出新的成绩单。“浙江农村究竟有多富”等话题再次走红网络。在共同富裕的跑道上,中新社记者近日走访该省乡村寻找“致富经”。

  挖掘一方特色 激活富民产业

  垂范共同富裕,产业兴旺是前提,挖掘一方特色成为浙江乡村的致富“密码”。

  盛夏时节,走进淳安县上江村红高粱园区,一片片绿油油的高粱地映入眼帘。“为了改变落后面貌,我们7个村庄组成红高粱园区,通过土地流转,种植高粱面积达1600亩,高粱成熟时,成片红火的高粱地日渐成为游客的打卡地。生产的高粱还会制成高粱酒、高粱饼、高粱米等,提高产品附加值。”说起“致富经”,村党支部书记江齐红打开了话匣子。

  对于越来越红火的日子,江齐红还有更多的憧憬,未来将利用好高粱产业的发展契机,培育文创基地、发展文创产品,让农民在家轻松致富。

  从穷山村向“绿富美”飞跃,革命老区村也没落下。浙江是革命红船起航地,拥有大量革命老区村,致富路上,乡村既守好“红色根脉”,也因地制宜激活富民产业。

  宁波市余姚市横坎头村是“浙东红村”。横坎头村党委书记黄科威回忆往昔,心中还会泛起些许心酸:“直到2003年,村集体还负债4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

  为振兴革命老区,该村瞄准红色资源发展旅游业,创成中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该村还依托生态优势,种植樱桃,引进蓝莓、桑果等各种特色小水果,蝶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花果红乡”。2020年,该村集体收入达到10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40000元。

  依托绿水青山 换取金山银山

  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这一“口诀”亦道出了该省乡村的致富路径。

  温州市平阳县水口村群山环绕,溪水潺潺。谁也想不到,过去该村竟是一个臭气熏天的“养猪村”。

  为重现清澈溪水,水口村拆掉猪圈,依靠绿水青水发展乡村旅游。“春天看樱花,夏天玩溪水,秋天赏红枫,冬天踏飞雪。真没想到我们村成了‘网红村’!”村民徐宪粟是水口村蝶变的见证者,他说,近些年村里民宿、餐饮店火热兴起,2020年水口村村民人均收入2.5万元。

  浙江大多数乡村与山相依、与水为伴,“抱团”是“穷山坳”逆袭的又一法宝。

  在过去,安吉县天子湖镇被当地人戏称是“北大荒”,当地百姓想逃离,外地姑娘不愿嫁进。2018年,该镇20个村联合出资组建合营公司,依托绿水青山开发集水上运动、民宿、农家乐等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天空之城”。

  摩天轮、丛林迷宫、萌宠乐园……现在,“天空之城”已成为当地旅游的烫金名片。2020年合营公司实现分红1000万元。

  “凭借依山傍水的优势资源,我们将青山绿水变成了金山银山。”该镇受荣村党支部书记李孝松如是说。

  文化兴乡惠民 迈向精神共富

  翻开浙江乡村的“致富经”,既有物质富裕,亦含精神富有。宁波市宁海县葛家村探索的“艺术振兴乡村”模式就是生动写照。

  2019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带领团队来到葛家村,将艺术与乡土农民碰撞、融合。“以共创设计带动共同富裕。”丛志强说,共创设计是引导村民利用本村材料、就地空间参与艺术设计,使村民成为乡村致富的积极主体。

  取自溪里的鹅卵石,垒成一垛波浪形的墙;村民用巧手勾出线织、木刻等艺术品……耳濡目染中,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创造者。如今,葛家村已打造出40多个艺术共享空间、300多个文创产品,村集体和村民实现双增收。

  葛品高是返乡青年,在葛家村打造了一家乡村酒吧,“现在村庄变得越来越好,游客也越来越多,今年酒吧的营收有望突破20万元,我真是享受了艺术带来的红利。”

  在浙江横店,这里的百姓同样因影视文化产业的兴盛而走上共富之路。

  40年沧桑巨变,从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的贫穷小镇,横店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在“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的发展思路引领下,横店镇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降至1.34。

  从穷乡僻壤到“诗意乐园”,在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鞭策下,浙江乡村的“致富经”或将持续输出。(完)

  • 相关阅读
  • 第七届金砖国家国际竞争大会将于11月9日在成都启幕

      中新网北京8月2日电 经国务院批准,第七届金砖国家国际竞争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将于2021年11月9日至1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主题为“开放·竞争·发展”。大会由市场监管总局、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承办,成都市人...

    时间:08-02
  • 吴亦凡粉丝“语出惊人” 多平台整治饭圈乱象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2日电(记者 吴涛)7月31日,吴亦凡因涉嫌强奸罪,被警方刑事拘留。部分平台的网友出现“为偶像劫狱”等极端言论,甚至有粉丝组织“救援群”“探监大队”等。微博截图。  随后,各大互联网平...

    时间:08-02
  • “网红局长”直播圈粉300万 助力当地特产售出5900万

      中新网乌鲁木齐8月2日电 (王志华)90天,直播带货3655.5万元,11家农副产品企业生产,增加就业896人……这一组数据是“贺局长说伊犁”抖音平台直播间近期的耀人成绩,也是新疆伊犁直播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动缩影。 ...

    时间:08-02
  • 售电改革之乱:售电公司高价向黄牛买电,八成公司深陷亏损

      被困的售电“鲶鱼”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胥大伟  发于2021.8.2总第1006期《中国新闻周刊》  7月的广东“热力十足”,然而对于当地不少售电公司而言,却是“凛冬”已至。  寒意源于持续的巨额亏损。“仅五...

    时间:08-02
  • 首都会展集团成立 做强做好服贸会品牌

      中新网北京8月2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首都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首都会展集团将聚焦北京市会展业发展,尤其要持续做优做强服贸会品牌化、商业化发展相关工作,将服贸会打造成为传递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

    时间:08-02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常态化衔接中欧班列

      中新网南宁8月2日电 (吴柯荣 全凯)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2日提供的信息显示,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已与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衔接,预计以后每月可发送4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与中欧班列衔接班列。  8月1日...

    时间:08-02
  • 浙江龙泉“复兴故事”:从“匠心传承”到“创新强市”

      中新网丽水8月2日电(记者 邵燕飞 施紫楠)“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从最早提出建设创新型省份到打造创新强省,翻开浙江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创新发展史。  眼下,创新“基因”已融入到浙江的每...

    时间:08-02
  • 经济稳中向好营商环境有保障 中国吸引外资“磁力”大增

      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营商环境可预测有保障   中国吸引外资“磁力”大增(国际论道)  本报记者 贾平凡  中国对外资吸引力不断增强。日前,中国商务部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607...

    时间:08-02
  • 截至6月末,全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

      截至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   金融添动力 小微增活力(年中看亮点⑥)  本报记者 吴秋余  核心阅读  今年以来,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发力,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小微企业...

    时间:08-02
  • 创业板指高开0.23% 锂矿、新能源汽车领涨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2日电 8月首个交易日,沪指低开0.34%,创业板指涨0.23%。餐饮旅游、白酒、煤炭、钢铁跌幅靠前;锂电池、储能、病毒防治、新能源车概念股活跃。  来源:同花顺iFinD  具体看,沪指开盘跌0.3...

    时间:08-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