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智慧农业多奇招

2021-08-25 15:05:00

来源:人民日报

  智慧农业多奇招

  最近,在浙江德清禹越镇西港村,黑鱼养殖专业户章其明家里挺热闹。都说他养上了“数字鱼”,总有人慕名来取经。

  “数字鱼”究竟啥来头?拿在手中仔细端详,它身形娇小,全长不超过50厘米,呈椭圆形,身上搭载着各类传感器。章其明乐呵呵地介绍起来:“这是一个可以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控鱼塘情况的人工智能水下机器人。”

  章其明说,把它放入鱼塘后,用户只需登录手机应用,就能实时监测水体溶氧度、pH值、水温等数据,还可以实现鱼塘全景虚拟展示,进行饵料精准投喂、鱼塘巡检等。“多亏了研究院的‘数字鱼’,鱼塘的产量也提高了。”

  章其明口中的“研究院”,是2019年由浙江大学数字乡村研究团队组建的三林数字乡村研究院。今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乡村居民数字素养调查分析报告》中,研究院的探索作为数字科技赋能乡村经济的典型案例被收录。

  如今,数字科技助力乡村经济的例子在德清越来越多。已经投产的水木莫干山都市农业综合体项目,就是利用数字科技打造的智能蔬菜工厂。

  蔬菜工厂包括生产区、智能管控区、育苗区、设备区等区域,以种植薄皮沙瓤番茄为主。“通过智能管控技术,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作物产量,预计年产蔬菜100多万公斤,是传统种植产量的30—50倍。”运营蔬菜工厂的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这几年,德清推动数字技术与农村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当地的农产品也形成了从技术赋能线下生产到电商销售链上增值的闭环。

  对此,禹越镇养殖户陈忠梁深有体会。大学毕业后,他返乡办起了养殖场,随着规模逐渐扩大,如何打开销路成了难题。

  正当陈忠梁头疼之际,2019年,数字乡村研究院启动了“数字农创先锋(乡村网红)培育计划”,从数字经济知识、创新思维、直播短视频系统运营和管理等方面培育数字农创人才。他第一期就报了名。

  经过培训,陈忠梁找到了破解难题的思路,加上禹越镇与物流、快递公司和电商平台共同打造新型配送模式,线上线下销售量有了明显增长。去年,陈忠梁养殖场的销售额突破了400万元。

  在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看来,加速乡村数字化转型要从两方面着力:一方面要进行数字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在乡村地区的普及;另一方面,要整合多方力量,系统培育提高劳动者的数字素养,让农民真正参与到数字时代中。

  本报记者 窦瀚洋

  • 相关阅读
  • 大庆古龙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有哪些深远影响?

      大庆古龙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12.68亿吨:又将诞生一个“新大庆”  8月25日,从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大庆油田古龙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战略性突破,探区面积达1.46万...

    时间:08-26
  • 成立两年来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新增企业超四万户

      成立两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新增企业超四万户   改革创新 让更多“首单”落地  最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内的项目建设相当火热:8月16日,31个项目竣工;8月17日,42个项目集中签...

    时间:08-26
  • 让国有经济结构更优实力更强

      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并购等工作稳步推进   让国有经济结构更优实力更强(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近年来,中央企业集团层面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并购等工作稳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

    时间:08-26
  • 2021年上半年山东青岛外贸增量超千亿元

      上半年青岛外贸增量超千亿元  杨 瑶 王 媛  今年以来,中国外贸表现亮眼,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面对严峻复杂的全球经贸环境,变化中的机遇带给了沿海开放的港口城市新的“窗口期”。于变...

    时间:08-26
  • 生物质发电迎政策利好 中央财政25亿元补贴生物质发电

      生物质发电迎来政策利好——  中央财政25亿元补贴生物质发电  田间秸秆、餐厨垃圾正成为重要的发电原料。为实现生物质发电行业有序健康、高质量发展,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印发《2021年...

    时间:08-26
  • “三孩”生育放开 将为各行各业带来哪些机遇?

      “三孩”生育放开,哪些行业受益?  本报记者 汪文正  全面“三孩”政策落地了!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

    时间:08-26
  • 成都种出巨型南瓜:200斤算小的,最大的541斤!

      成都种出巨型南瓜  200斤算小的,最大的541斤!  “200斤的是那个,这个470斤,是这次收获的7个里面第二大的,最大的一个541斤。”近日登上微博热搜的200斤巨形南瓜种植工作人员冯永强,指着身边直径一米左右...

    时间:08-26
  • 记者调查快递末端投递服务问题:为啥送货上门变少了

      记者调查快递末端投递服务问题   为啥现在快递送货上门变少了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 本报实习生 杨蕙嘉  北京的李先生前不久又丢了一个快递。当天下午,他在购物软件后台看到自己购买的商品“正...

    时间:08-26
  • 央企结构调整与重组助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

      国资委着力央企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并购等   央企结构调整与重组助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  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实施联合重组,中国普天整体并入中国电科,中国船舶集团深入推进实质性整合,鞍钢与辽宁省最...

    时间:08-26
  • 北京住房公积金推信用评级

      8月25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办法拟为公积金缴存单位和职工建立信用等级,信用评价为差者或将被限制业务办理资格。北京住房公...

    时间:08-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