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酱醋龙头“跌妈不认”,双汇龙大还来抢食,找亏?

2021-08-26 14:46: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26日电 (左宇坤)中国是一个好吃的国度,这个“好”字读作三声或是四声都是合理的。

  即使在疫情期间大家也能把“吃”的消费场景转移至家里,并且成功带动调味品家庭渠道需求的大幅增长,但在后疫情时代,调味品行业也迎来成长的阵痛。

超市里售卖的调味品。 中新网 左宇坤 摄

  “最大醋坛子”中报爆雷

  首先被业内公认“业绩爆雷”的是恒顺醋业。始创于1840年的恒顺香醋,也是目前唯一的食醋上市企业,“百年老字号”今年却遇到了大麻烦。

  8月23日,恒顺醋业发布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营收10.35亿,同比增长8.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滑14.62%,仅为1.27亿,这一净利润水平也将恒顺一下拉回了2018年。

  恒顺醋业解释,毛利率的下跌主要是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公司主营的商品食醋,其主要原料是糯米,占到公司生产成本的30%以上。

  对于恒顺的“增收不增利”,有业内人士认为也受到社区团购异军突起的影响。各家公司为了争抢市场和生意打起了价格战,对传统消费品的价格体系造成冲击,盈利水平受到影响。

  不过,民生证券研报预计,社区团购对恒顺醋业部分产品的价格冲击难以长期持续,随着恒顺醋业其他业务资产处置接近尾声,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端的扰动将逐渐弱化。

图为酿醋手艺人在查看醋坛中的晒醋。 李洋 摄

  “酱油三兄弟”抱团暴跌

  食醋生意惨淡,酱油的日子也不好过。

  8月18日,千禾味业发布半年报,之后股票便迎来一字跌停,三个交易日暴跌25%。从2月初最高点42.67元算起,曾被视为酱油行业希望之星的千禾味业,截至8月25日收盘,股价已跌至18.85元,在半年时间里已然腰斩。

  在这份引发股价暴跌的财报里,千禾味业上半年营收8.86亿元,同比增长10.82%;净利润6581.28万元,同比下降58.09%;毛利率也由去年同期的49.73%下滑至42.2%。

  千禾味业将原因归结为促销宣传费用及广告费大幅增长,同时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导致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7.39%,促销宣传及广告费用增加导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8.35%,研发成本也同比增长了31.91%。

  有投资者认为,酱油产品的大豆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已是不争事实,研发成本提升也情有可原,然而千禾味业砸下重金投放电视广告则成为了本次业绩爆雷的主要原因。上半年,千禾味业在江苏卫视投放广告就耗费了9800万元。

图为工人将做好的酱油进行罐装。 王东明 摄

  同为“酱油三兄弟”的海天味业和中炬高新,虽尚未披露半年报,但今年以来也纷纷遭遇重挫。自今年年初以来,中炬高新股价已狂跌超50%。

  另,截至8月25日收盘,海天味业总市值为4604亿元。去年同期,海天味业的市值则是5348亿元,在A股“大杀四方”——超过了家电龙头美的集团、医药龙头恒瑞医药,甚至石油巨头中石化。

  细分升级,赛道仍被看好

  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统计,去年调味品企业100强中,多数企业销售收入不到20亿元,75%的企业销售增速在-20%到20%区间,有32家企业表现为负增长。

  但也正是这看起来步入寒冬的调味品行业,近来又频密传出新动向。

  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两大肉制品巨头的跨界。双汇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在加强调味品的开发和推广,已成功推出火锅料系列、面条料系列、骨汤系列、香辣牛肉酱等肉酱系列、烧烤专用调料、凉拌调味汁等多个系列复合调味品。

  龙大肉食则宣布与四川省火锅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聚焦川式调味料和川式预制菜研发等业务。

超市里售卖的复合调味品。 中新网 左宇坤 摄

  同时,三只松鼠旗下婴童食品品牌“小鹿蓝蓝”推出了一款儿童酱油,在产品介绍中将“有机减盐”作为卖点,被认为是丰富其产品线,有望带来新盈利点的举措。

  几大品牌官宣进军调味品也蕴含着调味品行业的走势——尽管单一调味品已是品牌集中度较高、格局较为成熟的市场,但基于消费者需求作产品升级和货架创新,更适合年轻人烹饪的“复合调味品”,以及符合健康趋势的细分“升级调味品”,依旧有发展空间。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已达3950亿元,较2019年扩大了超1.5倍,2021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000亿元。捕捉舌尖上细微味觉变化的调味品,想要在4000亿的大市场中捕捉消费者,还要有足够的“强实力”和“强心脏”。(完)

  • 相关阅读
  • 重庆:八方共建中新(重庆)国际航空物流产业示范区

      中新网重庆8月26日电 (记者 钟旖)“共建中新(重庆)国际航空物流产业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26日在重庆签署,当地将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航空产业领域项目合作,激活、联动、...

    时间:08-26
  • 左新兵:深圳已经迈出了数字能源的第一步

      中新网北京8月26日电 (刘文文)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创新中心材料与能源产业研究所所长左新兵26日在中新社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上表示,深圳已经迈出了数字能源的第一步,未来新的模式和新的创意将在碰撞中催生出...

    时间:08-26
  • 吉林“二十大工程”促服务业 增速力争两年超GDP

      中新社长春8月26日电 (谭伟旗 高龙安)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省颁布新规决定实施二十大工程,以加快实现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  记者26日从吉林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

    时间:08-26
  • 65载坚守,“电”亮雪域高原

      中新网拉萨8月26日电 (邱云)无数能源建设者接续奋战,让雪域高原被“电”亮。这其中,离不开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65年的坚守。  初心不变,填补西藏水力资源普查空白  新中国成立伊始,西藏河流由...

    时间:08-26
  • 全球最大乐高乐园度假区在深圳动工 投资超70亿元

      中新网深圳8月26日电(记者 郑小红 )全球最大的乐高乐园度假区深圳乐高乐园度假区,26日在深圳大鹏新区动工。该乐园度假区占地面积约为58万平方米,由全球领先的娱乐景点营运公司英国默林娱乐集团独家运营,投资超...

    时间:08-26
  • 上海交大副校长:不要一谈到“电力零碳化”就说“弃煤”

      中新网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黄震26日在中新社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上表示,不要一谈到“电力零碳化”就说“弃煤”,这完全是一种错误...

    时间:08-26
  • 邹骥:“双碳”转型重构产业顶层设计有六方面需考量

      中新网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 夏宾)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26日在中新社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上表示,“双碳”转型的核心应聚焦在重构产业,而重构产业的顶层设计有六个方面需要考量。  此次论坛...

    时间:08-26
  • 中科院王毅:未来10到20年循环经济将进入非常快的增长期

      中新网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 陈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26日对外表示,循环经济无论对于资源效率、资源综合利用及碳减排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碳中和转型发展过程...

    时间:08-26
  • 张永伟:推动汽车与能源、交通协同减碳是重大挑战

      中新网北京8月26日电 (刘文文)碳中和目标下,全球汽车产业均处在重大转型过程中,低碳化已成为未来发展方向,交通、能源、汽车等领域各自减碳进程正在推进。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26日在中新...

    时间:08-26
  • 专家:实现碳中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根本

      中新网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 刘亮)“实现碳中和目标,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根本,提高能源效率是关键。降低能源消费、减少对能源的需求,才有条件、有可能让可再生能源来支撑经济发展。”  26日,中新社国是论坛之“...

    时间:08-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