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16日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6日表示,商务部将继续全力做好外资工作,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加大对外资企业和外资项目服务保障力度,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使外资进入中国后能够更加省心、放心、安心地发展,能够更好的发挥对产业的提升带动作用。
资料图:集装箱码头一角。中新社记者 陈文 摄商务部16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商务领域重点工作有关情况。有记者提问称,做好外资工作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应该如何通过利用外资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塑、鼓励跨国企业在全球产业布局中立足我国辐射周边?
束珏婷指出,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带来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全球营销网络,不仅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也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载体,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全力做好外资工作,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加大对外资企业和外资项目服务保障力度,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使外资进入中国后能够更加省心、放心、安心地发展,能够更好的发挥对产业的提升带动作用。同时,我们还将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尽快生效实施,积极参与构建高标准国际投资规则,为外资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束珏婷说。
另有记者提问称,9月17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峰会即将在塔吉克斯坦举行。能否介绍一下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关情况?
对此,束珏婷表示,上合组织成立二十年来,各成员国以“上海精神”为指引,以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为方向,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发展,带动相关各国经济增长。
一是贸易增长迈开“步子”。“2001年我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额为120亿美元,到2020年达2450亿美元,20年间增长20倍。今年1-7月,我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额1806亿美元,增幅高达41%。”
二是投融资合作结出“果子”。“截至2021年7月底,我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各类投资总额超过700亿美元,在上合组织银联体框架内发放贷款超过1500亿美元,面向上合组织国家设立总规模50亿美元的‘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支持了一大批油气、电力、化工、农业和民生项目建设。”
三是互联互通趟好“路子”。“截至2021年7月底,我企业在上合组织成员国承包工程超过2900亿美元,建设了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吉乌公路、中俄同江铁路桥和黑河公路桥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束珏婷指出,上合组织区域还是中欧班列的必经之路,2021年前8个月中欧班列开行破万列,同比增长32%,有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四是创新机制搭好“台子”。中方会同各方建立了银行联合体、实业家委员会以及经济智库联盟等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目前,正在山东青岛积极建设“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今年4月成功举办上合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多个国家商品馆建成运营,发布上合组织贸易指数,建立上合组织国家间跨境征信服务平台等。
束珏婷称,下一步,中方将与上合组织各方共同努力,继续发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不断推动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取得更多务实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