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福建保畅通 “全省一盘棋”提高应急运输能力

2021-09-22 15:02: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抗击新冠肺炎)福建保畅通 “全省一盘棋”提高应急运输能力

  中新网福州9月22日电 (记者 闫旭 林春茵)9月21日,中秋节当天,为保障隔离区群众过节物资需求,厦门市和同安区交通运输部门首批调用10辆公交车,从同安区生鲜蔬菜批发市场运输50万斤蔬菜、10万盒鸡蛋定向配送至同安新民、祥平管控区。

  陆续配送的还有大米、猪肉、食用油和日用品套装等,确保隔离区人民过好中秋佳节。

  当天中午12时许,莆田高速路口,满载6000箱牛奶的货车刚从厦门运抵,莆田市交通运输部门协调7辆公交车到高速路口进行接驳,转运至各隔离区,用于保障隔离人员尤其是孩子们的需求。

  疫情发生以来,福建省交通运输部门坚持“全省一盘棋”,莆田、厦门、泉州、漳州等地交通运输部门纷纷协调运力,科学调度、精准保障,货车用于应急防疫物资和重点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客车用于各类人员“点对点”运输,公交车主要用于市区内人员和重点物资接驳转运,出租车、网约车企业和驾驶员也纷纷志愿加入抗疫运输。其他地市交通运输部门纷纷统筹应急运力、优化调度系统,随时准备支援疫情发生地区。

  莆田市交通局运输发展中心负责人肖元海,是仙游疫情前线防控指挥部医疗物资与后勤保障组成员。据其介绍,疫情发生以来,莆田市交通运输系统紧急动员,先后派出55名党员干部奔赴医学隔离点、交通卡口、前方驻村等抗疫一线,做好道路卡口管控、运输调度、运力储备、后勤保障等工作,协调落实好交通运输保通保畅。

  莆田市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落细落实交通保畅通各项工作。比如,市际和市内车辆通行问题,制定出台文件及补充规定,明确运输车辆进出莆田查验要求和莆田市域内通行证管理办法,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含受聘的专家技术人员)确需离开莆田,由所属单位直接开具证明;企业员工确需离开莆田,由企业开具证明后报属地县(区)级(含)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即可;因其他特殊情况确需离莆人员,由所在地村(居)开具证明,报镇(街)审核,所有出莆人员仍然须持有八闽健康码(绿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肖元海表示,莆田市交通运输部门制定了封、管、防控区货物转运方案,在省道笏枫路东海镇与枫亭镇交界处、仙港大道枫亭查验点处、笏石莆兴路动车站对面处设立3个货物接驳点,采用“换人不换车”接运模式或货物堆场转运接驳方式运送物资,并安排专业消杀公司做好防疫工作,确保货运车辆“进得疫区,出得顺畅”。

  莆田市交通运输局成立了前方运力保障小组,统筹全市运力和省内支援运力应急储备,协调“点对点”运输保障。疫情发生后,抽调电动公交车220辆,专职用于密接、次密接隔离人员转运工作;征集燃油大型客车100辆,用于外援医护人员莆田至泉州住宿酒店的每天往返接送;征集出租车500辆,用于乡村人员转运和核酸样本送检等工作;同步征集省内大型旅游客车1000台,驾驶员按照车辆数的2倍进行储备并登记造册,作为应急运输运力准备。目前,莆田市共发出客运车辆1691辆次、出租车5500趟次,累计运送志愿者、医护人员和隔离人员52000多人次;协调应急货运车辆469辆次,累计运送防疫物资874多吨、民生物资6145吨。

  据了解,截至9月21日15时,福建省各级各地交通运输部门累计调度应急物资26359.52吨(1706辆),其中,医疗物资1313.1吨(509辆)、民生物资15599.42吨(803辆)、大型企业生产物资9447吨(394辆)。(完)

  • 相关阅读
  • 第十三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开幕

      中新网长春9月23日电 (记者 郭佳)以“携手东北亚,共谋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3日在吉林长春开幕。本届博览会突出东北亚区域合作,搭建高水平对话平台,推动开放型经济圈建设。  中国—东...

    时间:09-23
  • 乡村旅游迎远客 特色产业助力中国农民增收

      特色产业,助力中国农民增收  金色九月,秋意起,万物收。又是一年秋收时,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亿万农民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走进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镇的一户桃园,放眼望去,翠绿的枝叶...

    时间:09-23
  • 包裹上塑料一层又一层?电商快件将告别二次包装

      电商快件将告别二次包装  一次性塑料制品越用越多?快递包裹上的塑料一层又一层?塑料废弃物收集困难?这些存在多年的难题将成为“十四五”期间塑料污染治理的重点。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

    时间:09-23
  • 连续多年两位数增长 一年2.4万亿研发投入意味着什么?

      我国研发经费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一年2.4万亿研发投入意味着什么    本报记者 熊 丽  日前,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研...

    时间:09-23
  • 智能健身、与教练“云上见” 今天你在哪里健身?

      今天,你在哪里健身    本报记者 刘 蓉  9月19日,深圳,“90后”图书编辑钟宁约上跑友们一起,开始了21.1公里的长跑。9月份,算上线上无氧运动和线下跑步的时间,钟宁已累计运动3144分钟。  如今,像钟宁...

    时间:09-23
  • 优化体育场地消费环境 打破仅提供运动消费单一模式

      优化体育场地消费环境    梁 硕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体育场地存在总量相对较少、分布不均衡、功能单一、配套设施薄弱、商业化程度较低等问题。...

    时间:09-23
  • 武汉中秋假期发放百万张消费券 拉动消费超2.3亿元

      百万张消费券拉动消费超2.3亿元  长江日报讯(见习记者陈紫云)中秋小长假结束,国庆长假也正式开始倒计时。盘点武汉市中秋消费市场,购物、聚餐是市民的假期必选项,消费频次和单笔金额均有增长,湖北消费券市...

    时间:09-23
  • 系列举措上下贯通 国企改革再掀高潮

      系列举措上下贯通 国企改革再掀高潮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从紧盯“双碳”目标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到全力以赴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从改革难点逐项破局,...

    时间:09-23
  • 熊猫海棚洞、隧道通车 九寨沟景区道路再无瓶颈

      熊猫海棚洞、隧道通车 九寨沟景区道路再无瓶颈  种植草皮、铺设栈道、清理残渣……9月22日,工人们在熊猫海隧道和熊猫海棚洞之间忙碌着,九寨沟灾后保护与恢复重建道路三期工程(简称“重建三期工程”)进入收...

    时间:09-23
  • 600余亩板栗树 成了农户致富的“摇钱树”

      泸州古蔺县金兰街道头道河村 600余亩板栗树 成了农户致富的“摇钱树”  “七月的花生,八月的早稻,九月的板栗哈哈笑。”进入9月,满山的板栗成熟后,新鲜的糖炒板栗、板栗炖鸡、板栗红烧肉……一道道美食令“...

    时间:09-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