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国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发展韧性持续显现

2021-09-23 17:45:33

来源:中国网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消费、投资、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同比增速出现不同程度回落。看中国经济,既要正视当前经济运行情况,更要从发展态势上做全局判断。虽然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有疫情汛情冲击等因素影响,1-8月主要宏观指标仍处于合理区间,实现了量增质升,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发展韧性持续显现,经济稳定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

  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

  消费总体呈现持续恢复态势。受近期国内疫情多源多点发生的影响,加上去年同期基数升高,消费同比增速超预期回落,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两年平均增长1.5%,比7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起到“压舱石”作用,消费数据的回落,无疑对稳增长产生一定压力。不过,从累计增速看,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1%,两年平均增长3.9%,消费持续恢复的总体态势并未改变。

  投资平稳增长中有优化。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4.0%,比1-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7%,高于全部投资增速6.8个百分点,自1-5月份由负转正后逐步加快。而且,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势头良好,补短板投资增速有所加快,民间投资恢复改善。所以,固定资产投资也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且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外需有上乘表现。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8.9%,比7月份加快7.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5.7%。1-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3.7%,总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同比增长23.2%。8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2321亿美元,连续4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外需拓展,与内需持续恢复合力作用,推动了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

  经济发展韧性足

  经济发展,不仅要看量的指标,更要看质的指标,不仅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量的合理增长,更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从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创新活力以及就业、物价等指标看,支撑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累积,使中国经济展现了充足韧性。

  比如,8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比7月份加快2.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2.8%,加快0.1个百分点。再如,8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9%,两年平均增长13.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5.8%、6.3%。创业创新活力持续释放,双创发展势头良好,市场主体不断增加。7月底,全国市场主体达到1.46亿户,活跃度保持在70%左右。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不断得到夯实。

  从就业来看,前8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已完成全年目标的85.3%;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低于全年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从物价来看,前8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消费价格保持温和上涨,低于全年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就业与物价总体稳定,既是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的生动写照,也为下阶段跨周期调节发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济稳定向好的基本面不变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一系列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许多重大区域规划政策出台,并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强化跨周期调节,加大宏观政策落实力度,都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潜力,提振企业稳中向好信心,自然也是当下世界经济逐步恢复的重要力量。

  中国有14亿多人口,有4亿多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带来消费持续扩容提质,由此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内需潜力,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具有强大的制造业优势,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自201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500种主要工业品中超过四成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市场与中国制造,需求与供给相得益彰,为中国经济稳定向好的基本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然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疫情持续演变,中国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仍需巩固。因此,下一阶段,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上要科学精准,尽量减少疫情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做好跨周期调节,短中长期目标相结合,防止增速大幅波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张德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 相关阅读
  • 环球度假区火爆开园 助推北京旅游业升级

      火爆开园 助推北京旅游业升级  本报记者 潘福达  中秋小长假期间,北京环球度假区火爆开园的盛况频频登上热搜。各旅游平台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环球度假区带动北京一跃成为中秋期间最火热的旅游目的地,全国...

    时间:09-24
  • 调查显示:约61%受访者看涨A股

      调查显示:约61%受访者看涨A股  本报讯(记者 孙杰)昨天,长江商学院发布的最新一期《投资者情绪调查报告》显示,散户和金融业受访者对A股、港股、房价走势的预期延续上期分化态势,散户相对悲观,金融业则相...

    时间:09-24
  • “包围圈”已初步成型 国货四强集体挑战新iPhone

      国货四强集体挑战新iPhone  本报讯(记者 赵鹏)iPhone 13系列在强势登场后,立刻感受到了国产手机的围堵之势。9月22日荣耀刚宣布将上线融合计算摄影等新技术提升手机性能,昨天,华为nova9与vivo旗下的iQOO Z...

    时间:09-24
  • 走发展新路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走发展新路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别报道)  本报记者 顾 春  在浙江嘉兴桐乡市濮院大圣果蔬农场,一条条葡萄长廊果实累累。往左看,“浪漫红颜”葡萄如一串串红宝石。往右看,高档品种“阳光...

    时间:09-24
  • 月客量从30位到600位 宠物营养师成新兴职业

      宠物营养师成新兴职业  玉狗捣药、人满月圆、嫦娥探月、月桂祈福……刚刚过去的中秋节,一批造型精致的月饼,在成都成华区杉板桥路上的“蛋黄宠物店”诞生。然而,与一般月饼不同,它们不是给人吃的,是为一群...

    时间:09-24
  • 中国机器人瞄准“后发先至”

      中国机器人瞄准“后发先至”  机器小牛鞠躬作揖,引人欢笑;耐高温机器人侦查火情,保护消防员人身安全;咽拭子采集机器人“应疫而生”,帮助患者自主完成核酸检测采样……近日,在北京举办的2021世界机器人大...

    时间:09-24
  • 凭科技打破“资源魔咒” 百亿煤城蹚出县域创新特色路径

      凭科技打破“资源魔咒” 百亿煤城蹚出县域创新特色路径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理论叫“资源魔咒”,又被称作“富足的矛盾”。经济学家将其归结为,对某种相对丰富资源的过分依赖。但邹城不一样,在这里采访,记者发...

    时间:09-24
  • 市场拓宽带动创新加速 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快车道

      市场拓宽带动创新加速 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快车道  热点追踪  续航里程能够达到多少?动力电池水平如何?充电换电还能更便捷吗?这些都是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的重要考量。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这...

    时间:09-24
  • 全球汽车芯片短缺波及车市:新车难提 二手车涨价

      新车难提 二手车涨价   全球汽车芯片短缺波及车市  俗话说“金九银十购车季”,在全球汽车芯片短缺的情况下,今年的“金九银十”的车市有了哪些新变化?中秋小长假期间,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多家汽车4S店和二...

    时间:09-24
  • 国际重大颠覆性突破 中国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人工合成淀粉

      中新网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二氧化碳能合成淀粉吗?对这个貌似天方夜谭的问题,中国科学家历时6年多科研攻关给出肯定和详细的答案。继上世纪60年代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之后,中国科学家...

    时间:09-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