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多年生稻“云大107”在云南红河流域梯田“一种多收”获成功

2021-10-24 20:50: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昆明10月24日电 (记者 韩帅南)金秋时节,云南省元江县南洒村梯田种植的300亩多年生稻“云大107”一片金黄。记者24日从云南大学获悉,近日,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组对多年生稻“云大107”示范区进行了田间测产验收,测产结果显示百亩连片晚稻亩产464.8千克。

图为当地村民和工作人员在田间进行测产验收。 李嘉娴 摄

  据了解,多年生稻“云大107”示范区由云南大学、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玉溪市农业科学院及元江县乡村产业发展中心等单位组织实施。多年生稻在适宜区域只需种植一次,从第二年(季)起无需再犁耙田地、买种子、播种、育秧和栽秧等生产环节,只需要做好田间管理就可实现连续多年(季)的水稻轻简化生产。该技术显著地减少了种子和劳动力投入,精简了许多繁琐的生产环节,极大地降低了田间劳动强度,是一项轻简化少免耕稻作生产技术。

  元江南洒村民主要农业产业以水稻生产和养牛为主,种植多年生稻可以实现种一年收2季稻谷和3次稻草,还可连续种植多年。多年生稻“一种三收”模式既解决了南洒村人的口粮问题又解决了牛的饲草,达到稳粮增收,是乡村振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

  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联合相关单位,在云南省科技计划等项目支持下,经过了20多年的艰苦探索,发明了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方法,原创性构建了多年生稻育种理论体系和耕作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多年生粮食作物育种“0到1”的突破,是水稻育种和栽培技术的补充和完善,为水稻的绿色生态低碳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图为当地村民和工作人员在田间进行测产验收。 李嘉娴 摄

  到目前为止,云南大学已经培育出了“多年生稻23”“云大25”“云大107”等适应多个生态区的多年生稻品种,其中“多年生稻23”于2018年通过云南省审定,是全球第一个审定的商业化生产应用的多年生作物品种,在多年生作物育种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自2018年组织在全国南方稻区的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海南等省(区)对多年生稻进行试验示范,已累计试验示范应用12万多亩。

  此外,多年生稻技术也已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老挝、缅甸、泰国、孟加拉国、伊朗、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开展试验示范,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世界稻作生产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完)

  • 相关阅读
  • 警惕“美丽陷阱”!医美领域10件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公布

      中新网10月25日电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微信公众号今日刊文,公布医美市场虚假宣传、仿冒混淆等不正当竞争案件10件,涉及虚假宣传医生资历、医疗机构资质荣誉,虚假宣传医美产品功效、服务疗效,通过“刷单炒信”、直...

    时间:10-25
  • 10月中旬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36种产品上涨

      中新网10月25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1年10月中旬与10月上旬相比,36种产品价格上涨,12种下降,2种持平。  2021年10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

    时间:10-25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谈)  叶荻  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日前公布的《2020...

    时间:10-25
  • 筑牢数字安全屏障

      筑牢数字安全屏障(人民观点)  ——让数字技术应用造福人民⑤  本报评论部  如今的网络安全,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不仅关乎个人安全、企业安全,也关乎国家安全,已经成为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的重要议题  ...

    时间:10-25
  •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底气足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4%,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全年目标的95%……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经济数据显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

    时间:10-25
  • 互联网服务中的“花式创收”:开完VIP还得开VVIP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静 见习记者 张文卓  最近一则视频短剧《互联网体检》引起众多网友的共鸣,冲上社交平台热搜。连日来,记者调查亲测发现,虽然在10月初爱奇艺、腾讯、优酷三家平台停止超前点播,但视...

    时间:10-25
  • 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

      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    本报记者 李芃达  “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延续恢复性态势,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和质量提升都稳步推进,总体发展韧劲持续显现。”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

    时间:10-25
  • A股并购重组年内已超1900起 国企百亿元并购频现

      A股并购重组年内已超1900起 国企百亿元并购频现本报记者 孟 珂  2021年A股市场并购重组表现活跃。《证券日报》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按首次公告日并剔除交易失败案例来看,今年以来截至10月24日,A股市场...

    时间:10-25
  • 大宗商品价格回落 专家预计年内难现趋势性大幅下跌

      大宗商品价格回落 专家预计年内难现趋势性大幅下跌本报记者 刘 琪  见习记者 杨 洁  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以有色金属、能源化工等为代表的多个品种价格创新高。因此,关于大...

    时间:10-25
  • 17款APP未落实备案要求被通报 限期10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

      17款APP未落实备案要求被通报 限期10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  本报记者 李 冰  日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未落实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备案自律管理要求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称,截...

    时间:10-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