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2000亿元!国家再出手,加码这件大事

2021-11-18 21:47:27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此次专项再贷款主要针对全国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与同期限档次的LPR大致持平,体现出对特定领域的定向支持力度

  央行推出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后不到两周,国家再度出手,加码金融举措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11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专项再贷款规模——2000亿元!

资料图:煤矿。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聚焦!瞄准减碳“主战场”

  会议指出,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以煤为主,要从国情实际出发,着力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加快推广成熟技术商业化运用。

  一直以来,能源电力行业是减碳的“主战场”,而中国电源结构又以煤电为主。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2亿千瓦。其中,全口径煤电装机容量10.8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9.1%,首次降至50%以下,但仍然占据近半壁江山。

  从发电量看,燃煤发电亦占据大头。据中电联统计,2020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7.6万亿千瓦时。其中,煤电发电量4.6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占全国全口径发电量的比重为60.8%,同比降低1.4个百分点。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近期在公开场合表示,未来一段时期,煤电可能仍然是主力调节性电源,所以要加快煤电灵活性改造,使煤电向电量和电力调节性电源转换。他强调,绿色金融、支持减碳的货币政策工具应支持煤电的灵活性改造。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与研究中心主任程琳预计,未来30年,碳中和将带来近500万亿元的绿色低碳投资需求。这些资金,既包括用现有绿色金融工具支持符合现有绿色、零碳标准的项目,也需要通过转型金融支持高碳企业和高碳资产向低碳、零碳转型的需求。

资料图:中国人民银行。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摄

  加码!新设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

  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近期官方动作不断。

  11月8日,央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

  分析指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是“做加法”,用增量资金支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增加能源总体供给能力,金融机构应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融资支持,助力国家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

  此次国常会决定,在前期设立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的基础上,再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形成政策规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此次设立的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按照聚焦重点、更可操作的要求和市场化原则,专项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加工、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工业清洁燃烧和清洁供热、民用清洁采暖、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和大力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

  具体方式是,全国性银行向支持范围内符合标准的项目自主发放优惠贷款,利率与同期限档次贷款的市场报价利率大致持平,人民银行可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再贷款支持。

  同时会议要求,统筹研究合理降低项目资本金比例、适当税收优惠、加强政府专项债资金支持、加快折旧等措施,加大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

  接连出招有何异同?

  短期内接连推出两大举措,二者有何异同?

  观察认为,与碳减排支持工具一样,此次专项再贷款主要针对全国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与同期限档次的LPR大致持平,体现出对特定领域的定向支持力度。但相较于更关注新能源领域的碳减排支持工具,专项再贷款更聚焦于传统能源升级,有助于为金融机构提供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提高其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愿和能力。

  程琳表示,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前,中国多数金融资产及其支持的经济活动中,绝大多数都需要进行转型。在此过程中,需要推出各类支持转型的金融产品,包括转型基金、转型贷款、转型债券、转型担保等各类融资工具。

  以煤电企业转型为例,程琳指出,其在向新能源为主的业务转型过程中,需要土地供给、可再生能源消纳、碳排放权交易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在融资和金融监管方面,通过央行再贷款对于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设立支持转型金融专项政策,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社会资本对转型投资的回报率预期,从而激励更多金融资源参与低碳转型项目。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静文表示,总体来说,此次国常会基于我国能源禀赋和使用现状,在“双碳”大目标之下,按照稳妥有序、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金融定向政策支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使用,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作者:王恩博

  • 相关阅读
  • 5G赋能武钢智慧转型 “一键炼钢”成为现实

      中新网武汉11月19日电 (张芹 程琳)“5G+工业互联网”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现场会19日上午走进中国宝武宝钢股份武汉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钢有限”),随着“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应用,在这里,“一键炼钢”成...

    时间:11-19
  • 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启幕 “硬核科技”炫酷亮相

      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启幕 “硬核科技”炫酷亮相  新华网合肥11月19日电(李东标)11月19日上午,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正式开幕。本次大会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

    时间:11-19
  • 大批尖端产品亮相!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开幕

      19日上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安徽省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  据了解,本届大会以“创新驱动,数字赋能,携手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期4天,将...

    时间:11-19
  • 广东多举措精准发力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广州11月19日电 题:广东多举措精准发力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记者 程景伟  位于惠州市惠阳区永湖鸿海新材料产业园的广东科隆智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减水剂)的龙头企业之...

    时间:11-19
  • 从原材料到新材料 山西煤炭产业转型瞄准“新蓝海”

      中新网太原11月19日电 题:从原材料到新材料 山西煤炭产业转型瞄准“新蓝海”  作者 高瑞峰  “山西具备煤炭资源的成本、集群优势,推进煤炭从‘能源’向‘材料’转化,是山西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然立足点...

    时间:11-19
  • 广州农村公厕全覆盖 “互联网+公厕”日趋成熟

      中新网广州11月19日电 (蔡敏婕 成广聚)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记者从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该市自2018年启动“厕所革命”以来,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共完成了4450座公厕建设任务(新建1280座,升级...

    时间:11-19
  • 海关总署出台12条支持举措 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中新社成都11月19日电 (单鹏 张浪)记者19日从成都海关获悉,中国海关总署出台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12条举措,助推成渝地区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  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成渝地区...

    时间:11-19
  • 乡村振兴看一线 | 电商助力农业现代化 打响农货新品牌

      央视网消息: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是一座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县,近年来枞阳县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电商助力,当地打响了农货新品牌。  枞阳县耕地面积68万亩,可养水面面积17万亩,林地面积55万亩,是...

    时间:11-19
  • 乡村振兴看一线 | 吉林珲春:“新农人”触网 助力农产品销售

      央视网消息:在电商“新农人”的助力下,吉林珲春板石镇孟岭村的苹果销售走上了快车道。有了销售苹果的成功经验,当地更多的好货都被搬到线上,卖的更远。  在珲春市板石镇孟岭村果农郎克勤家的果园里,主播们...

    时间:11-19
  • 国家邮政局:“双11”期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68亿件 同比增长近两成

      央广网北京11月18日消息(记者王晶)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11月1日至16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揽收快递包裹68亿件,同比增长18.2%;共投递快递包裹63亿件,同比增长16.2%。  由于今年电商...

    时间:11-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