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从经济协作区到协同发展区 福建加速迈向共同富裕

2021-11-23 16:24: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经济观察)从经济协作区到协同发展区 福建加速迈向共同富裕

  中新社福州11月23日电 (记者 龙敏)从2020年中国GDP前50强城市的综合梳理可见,福建有泉州、福州、厦门、漳州四个城市入围,其中泉州、福州首次跻身GDP超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俱乐部。这四个城市均位于沿海地区,其GDP总量已占了福建GDP总量的约四分之三。

  由是,福建再念“山海经”,加快建设闽东北、闽西南两个协同发展区,从更高层面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速迈向共同富裕。

  区域协调发展的“福建方案”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福建提出,念好新时代“山海经”,稳步实施闽东北、闽西南两个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推动重大项目共建、公共资源共享、产业配套协作、生态保护协同、社会治理联动。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的差异,福建山区与沿海发展不平衡。早在1981年,福建就发出“大念‘山海经’,是不是福建的根本出路”之问,由此开启了“抓好山海两条线”、实施山海协作的区域发展战略的探索之路。

  福建山海协作持续多年,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并未解决。2018年,福建瞄准高质量发展,将闽东北、闽西南两个经济协作区提升为协同发展区,推动闽东北和闽西南两个协同发展区加快发展。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茂兴看来,将有效推动区域发展更深、更广、更紧密融合,成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深化山海协作、推动城乡统筹的“福建方案”,推动共同富裕。

  突破行政区划壁垒,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加快一体化布局,不断走深走实。具体看,两大协同发展区立足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对接产业薄弱环节和重点突破方向,探索跨市县联合招商,构建产业跨区域转移激励机制,支持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统筹抓好重大产业协作链群建设。

  今年9月30日,兴泉铁路江西兴国至福建清流段、浦梅铁路福建建宁至冠豸山段正式开通运营。至此,福建出省铁路通道增至11条。

  随着交通大动脉的建成、一体化市场的形成,山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后发优势成为福建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四海认为,通过基础设施先行工程的长期投入,福建已发展到“藤瓜融合”的系统集成新阶段,推进空间开发模式由“点轴开发模式”向“城市群开发模式”转变,推进以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为主导的板块经济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

  中心城市与都市圈成强引擎

  日前,闽东北闽西南两个协同发展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通知,做深做实新时代山海协作,努力推动两个协同发展区建设形成更多可视性成果,构建高质量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区域竞争新优势。促进区域中心城市各展所长,形成以中心城市引领都市圈发展、都市圈带动协同区发展的新模式。

  黄茂兴认为,迈向共同富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福州、厦门等沿海城市以及福州都市圈、厦漳泉都市圈的带动作用。

  继南京都市圈后,福州都市圈获批成为中国第二个国家级都市圈。根据规划,福州都市圈聚焦跨市级行政单元的发展需求,落实共同发展愿景,协调差异化发展诉求,加强政策联动、交通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生态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

  突出公共服务资源共享

  福建早期的山海协作,更多体现在沿海地区对山区的对口帮扶上。而今天,再念“山海经”推动共同富裕,不仅聚焦经济发展,也突出公共服务资源共享。

  福州市儿童医院牵头组建福建“闽东北儿科联盟”,83家医院在学科建设、科研合作、人才培养、远程医疗、双向转诊等领域进行深层合作。福州儿童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远程医疗、技术交流、双向转诊等领域展开合作,开展区域内多中心研究,形成儿科各种疾病大数据福建样本。

  山青水绿是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永恒的底色。今年7月,南平、福州、莆田、宁德、平潭“四市一区”林业局(资源生态局)共同签订闽东北协同发展区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控框架协议。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戴永务认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不但要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更要加强区域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等各方面的协同发展。(完)

  • 相关阅读
  • 海南三亚数字人民币试点调查:先把数字人民币用起来

      先把数字人民币用起来    —海南三亚数字人民币试点调查 本报记者 潘世鹏  在海南,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去年11月,海南被新增为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也成为国内唯一一个全省试...

    时间:11-24
  • 碳中和、碳达峰成三季报热词 “双碳”目标重塑产业格局

      碳中和、碳达峰成三季报热词——   “双碳”目标重塑产业格局    本报记者 彭 江  近段时间以来,A股上市公司陆续公布2021年三季度财务报告。梳理各家财报可以发现,国内“双碳”行业相关上市公司在转型...

    时间:11-24
  • 单月水泥产量同比两位数下滑 水泥行业缘何旺季不旺

      水泥行业缘何旺季不旺    本报记者 祝君壁  今年四季度,水泥需求骤降。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10月份,全国累计水泥产量19.73亿吨,同比增长2.1%,增速较1月份至9月份下降3.2个百分点;10月份...

    时间:11-24
  • 典型应用场景快速推广 “5G+工业互联网”赋能千行百业

      典型应用场景快速推广——   “5G+工业互联网”赋能千行百业    本报记者 黄 鑫 董庆森  “5G+工业互联网”正在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在日前举行的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信部总工程师韩夏介绍,以...

    时间:11-24
  • 双十一“囤旅游”成新趋势 “先囤后约”好玩又省钱

      “先囤后约”好玩又省钱  今年“双十一”,旅游产品销售取得不俗成绩。在线旅游平台飞猪数据显示,“双十一”活动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60%,包括山东航空、长隆、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万达、北京环球度假区等在内...

    时间:11-24
  • 低碳出行、无纸化办公…“互联网+”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互联网+”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网上中国)  国务院近日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

    时间:11-24
  • 广西多举措打造文旅大品牌

      广西多举措打造文旅大品牌  2021年,广西举办“壮族三月三 相约游广西”“33消费节”“诗在壮乡 何必远方——广西人游广西”“百趟专列游广西”“山水暖你 壮乡等你——冬游广西”等多个主题宣传推广活动,推介...

    时间:11-24
  • 就业创业,台青演绎成渝“双城故事”

      就业创业,台青演绎成渝“双城故事”  近日,2021两岸(川渝)青年就业创业发展交流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本次活动以线上+线下的方式,邀请来自四川、重庆、北京、上海、福建、广东、江苏等省市的百余位青创基地负...

    时间:11-24
  • 开市首周,北交所迎“开门红”

      开市首周,北交所迎“开门红”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正式鸣钟开市,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开市首周,成绩如何?相关市场机构数据显示,北交所运行首周,上市公...

    时间:11-24
  • 全国首个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建成

      首个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建成  62年前,黑龙江大庆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中国工业历史就此改写。62年后,松基三井旁,大庆新能源发展掀开崭新一页。  11月19日,位于黑龙江大庆的全国首个光伏、储能户外...

    时间:11-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