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明年适合买房吗?中央定调2022楼市,有重要新表述

2021-12-11 11:57: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11日电 (左宇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对于楼市,会议继续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同时提出“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这将对2022年的房地产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资料图:一处刚建设完工的房地产楼盘。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不变!“房住不炒”红线不动摇

  会议要求,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自2016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及“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房住不炒”这一提法已有五年时间。

  “12月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没有提‘房住不炒’,不是因为它不重要了,恰恰是因为它非常重要,已经不需要再讲了。” 北京大学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对中新网表示,中央对房地产的政策一直是明确而延续的,在不同的时期采取宽或严的调控是正常的,但基本原则不能变,以防出现硬着陆。

  “‘房住不炒’长效机制不会改变,各方不能抱有‘刺激房地产、炒作房地产’的心态。”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认为。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同样表示,各地后续即便可以放松政策,也要严格守住这条红线。

资料图:房地产楼盘。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上新!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比较新的表述。

  “首提预期引导的概念,说明当前在预期管理和引导方面有新的动作,包括在稳房价、各类土地供应等方面会持续跟进,以进一步稳定市场的预期。”严跃进表示,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整顿工作也会推进,各类炒作房价和引起预期不稳的行为也会严管。

  许小乐分析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将推动房企开发模式转型。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周转、高杠杆开发模式已难以为继,部分企业暴发债务危机,需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加快引导房企转型升级,从发展模式上防范和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

  贝壳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北上广深的平均购房年龄为36-38岁,相比2018年推迟了2-3年左右,很多租客租住时间或超过10年,未来家庭化租赁需求逐步显现。业内普遍认为,长租房、共有产权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方面的探索和推进都值得期待。

  “可以预见的是,住房租赁市场,尤其是长租房市场将迎来一轮大发展的机会。”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宏观政策研究室主任冯煦明认为。

  许小乐预计,明年将出台面向长租房市场的土地、金融、财税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未来住房租赁企业将获得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

  严跃进亦认为,增量市场会逐渐转变为增量存量共发展的模式,尤其是存量市场的发展会提速;依赖房价和地价上涨获利的模式将也改变,将进一步引导住房消费观念扎根,扭转住房投资、炒房盈利的错误思想。

资料图:一棚户区住房改造项目。 高峰峰 摄

  明确!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与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一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同样提到“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当下的房地产市场还是要回归本源,房地产企业就是要盖好房子,就是满足人民群众住房需求。”楼建波表示。

  何为合理住房需求?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对中新网表示,合理的需求包括首次购房需求和改善性购房需求,都是政策支持的,当然投机炒房仍是不支持的。

  严跃进也表示,刚需和改善型购房需求也可以简单理解为首套和二套购房需求。刚需得到满足本身没有问题,关键是改善型购房需求,后续土地、信贷、税费方面会给予保障。未来商品房市场的发展空间将大起来,房企的市场地位有所上升。

资料图:市民从一楼盘前经过。 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目标!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会议明确“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在邹琳华看来,“因城施策”会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地方房地产政策的自主权更大,政策目标更多元。

  那么何为“循环”?冯煦明解释称,房地产是国内经济大循环中的一个重要子循环,而且房地产这个子循环会对经济大循环中的其他环节产生重大影响。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对宏观经济稳定具有系统重要性。

  “住房消费也是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支持满足购房者合理需求,既有利于提升居民住房水平,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邹琳华称。

  一个细节是,相比中央政治局会议“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的表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是把“良性循环”的表述放在前面,而“健康发展”放在了后面。

  对此,严跃进解释,当前房地产市场确实陷入了难以良性循环的矛盾和尴尬,这说明“市场—企业—居民家庭”之间的房地产要素流通不顺畅,导致房地产运行效率不高、房地产风险明显增大,只有这三者之间实现了良性循环,房地产才能真正迎来健康发展的空间。

  总体来看,冯煦明认为,当前房地产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主要面临短期风险和长效机制两大问题:短期看,个别房企风险暴露,有关部门正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妥善处置化解;长期看,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需结构不平衡。

  “预计2022年房地产市场将逐步修复,不会出现硬着陆,持续发挥经济运行中的‘稳定器’作用。”许小乐认为,未来房地产在“良性循环”指引下,前期过紧的金融政策将结构性调整,一方面适度放松对房企融资的管控,另一方面改善购房信贷环境。

  “要守牢房地产发展底线,一是不能带来金融风险,二是不能影响实体经济发展。”楼建波表示,在此基础上,不论发生怎样的政策变动,都是正常的。(完)

  • 相关阅读
  • 大连:每月“十件实事” 以“小切口”解决民企发展“大问题”

      新华社大连12月12日电(记者郭翔)“我提出渤海大道建设速度不快影响周边企业人员通勤和物流问题,没想到被列为大连市10月份为民企办的‘十件实事’,市委书记现场办公。”大连三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伟冬说...

    时间:12-12
  • 吉林“雪乡”不断升级推动旅游产业化:“坐地户”凭雪挣钱

      中新网吉林12月12日电 (记者 苍雁 石洪宇)对藏在山坳里的吉林省舒兰市上营镇二合村来说,没有什么比下几场大雪更让人开心的了。两轮大雪过后,这个只有百余户居民的小村落非常忙碌,他们要为即将开始的营业做准备...

    时间:12-12
  • 一个人,一座山,一段脱贫振兴路

      中新网郑州12月12日电 题:一个人,一座山,一段脱贫振兴路  作者 赵晖 刘鹏  登上伏羲山,查看了项目进展情况,问了脱贫户的摊位经营如何,忙完这些的李松辰来到钟沟村89岁老人张银五的家。“最近家里情况怎...

    时间:12-12
  • 11月份社会融资新增2.61万亿元——货币政策加力实体经济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11月金融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5%,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7万亿元。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6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86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6204亿元。  社会...

    时间:12-12
  • 黄千高速风池尖隧道贯通

      中新网合肥12月12日电(刘鸿鹤 张跟平 陈玉)12月10日,由中铁四局四公司承建的黄(山)千(岛湖)高速风池尖隧道右线实现贯通,至此,管段内隧道实现全贯通,为实现黄千高速2022年底全线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

    时间:12-12
  • 天津努力做好河、海、港、洋楼、小镇5篇文章

      天津努力做好河、海、港、洋楼、小镇5篇文章——消费新城正扬帆  “天津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构建一个中心、多点支撑的商圈格局,做好河、海、港、洋楼和小镇5篇文章,打造面向东北亚、辐射俄...

    时间:12-12
  • 上岸有退路 生活稳得住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是不存在“江景房”这个概念的。小城就在长江边,即便推窗不能望见长江,步行10多分钟就能到达江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50岁的蔡强祖祖辈辈靠捕鱼为生,直到2019年年底,包括蔡强在内的纳溪区...

    时间:12-12
  • 禁捕收双桨 创业再扬帆

      “公司营业将近一年,毛收入已有160多万元。”谈起自己的新事业,“三姑娘”陈兰香笑语盈盈。  今年48岁的陈兰香在家排行老三。登记户口时,母亲随口说:“家里生了个三姑娘!”没想到,“三姑娘”竟成了伴随她...

    时间:12-12
  • 上海街头公用电话亭变身“打车亭”

      中新网上海12月12日电 (张践 吴林玉)近日,上海街头公用电话亭有了新的“使命”,摇身一变成了“打车亭”,引起广泛关注。12月11日上午,中新网记者来到了位于长宁区愚园路和江苏路交叉口的这处电话亭旁,不少市...

    时间:12-12
  • “神器”走俏的背后:爆款产品是怎样炼成的?

      经济日报携手京东发布数据——  爆款产品是怎样炼成的数据来源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 本版编辑 李 瞳 林 蔚  “神器”走俏的背后  陈 瑶  近年来,以“懒人神器”为起点,各个领域的“神器”商品层出...

    时间:12-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