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北京中小企业达166万家 出台新政促“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2021-12-24 14:36: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 杜燕)截至今年11月底,北京市共有中小企业166万家,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是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做优做强的重要途径。北京市力争到“十四五”末,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达到500家,市级“小巨人”企业达到1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000家。这是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磊在今天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介绍的。

  王磊表示,近期北京连续发布两个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分别是《北京市关于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和《北京市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一个针对普惠,一个针对重点,形成“双16条”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合力。

  北京中小企业韧性和成长性好

  据介绍,北京市中小企业的特点是主体数量多,科技含量高,市场活力强,韧性和成长性好。截至今年11月底,北京市共有中小企业166万家,数量稳中有增,营业收入持续增长,技术创新活跃,呈现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中小企业贡献了全市30%以上的税收、40%以上的营业收入、50%以上的技术发明专利授权、60%以上的就业机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已成为北京市技术和产业创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首都“五子”联动战略布局的重要支撑。

  在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长期深耕细分市场,创新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是中小企业的“硬核”部分。

  北京市将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培育摆在重要位置,已经初步形成渐进培育、梯度发展的格局体系,目前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12家、市级“小巨人”390家、国家级“小巨人”257家,还有隐形冠军和单项冠军共45家。这些企业整体表现出“小市值、高估值、高成长、高盈利”特点。以市级“小巨人”企业为例,超五成研发占比达10%以上,超六成利润过千万,近七成属于产业链供应链“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产品。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是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做优做强的重要途径。

  坚持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

  近年来,北京狠抓中小企业服务工作,在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支持、保障企业权益、做好企业服务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中小企业发展条件和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发展质量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北京市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也面临着生产成本高、融资渠道有限、优秀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会同市发改委及其他相关部门,研判疫情常态化形势,广泛开展企业调研,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双16条”政策。

  “双16条”政策围绕北京市创新型中小企业集聚的特点,广泛调研,深入了解企业诉求,兼顾需求和供给、政府和市场、短期和长期之间的关系,坚持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

  在技术创新方面,一是贯彻落实国家要求,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进口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用品或采购相关国产设备可享受税收减免等支持。二是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发及成果转化、参与国家及北京市创新平台建设。三是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重大基础创新产品的首制首试首用保障,推进解决企业创新产品走向市场最后一公里的现实难题。四是向企业开放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场景,提供算力支持,鼓励企业参与投资项目应用场景建设。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一是推动“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推动实现涉企事项和政策的“一站式汇聚、一体化申办”。二是引导金融机构开展产品创新,在加大对中小企业普惠金融供给、降低融资成本的基础上,引导金融机构合理配置资源,开发“专精特新贷”“专精特新保”“专精特新险”“专精特新基金”等金融产品,匹配企业发展不同阶段、不同用途的资金需求,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经营周期和贷款期限错配问题。三是探索股权投资支持模式,鼓励引入S策略,完善基金退出机制,提升私募基金投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完)

  • 相关阅读
  • 打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跨境电商正成为中国外贸重要力量

      数字技术赋能带动中国外贸跑出加速度  跨境电商:打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本报记者 薛鹏 柴雅欣  海关总署日前发布数据,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5.3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超过去年全...

    时间:12-25
  • 北京经济的数场景

      自动驾驶应用场景相继落地 数字技术在各应用场景增效能 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样板”  北京经济的数场景  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北京在行动】系列报道之四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

    时间:12-25
  • 证监会: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并非收紧境外上市监管政策

      中国证监会: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并非收紧境外上市监管政策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证监会24日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的管理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和《境内企业...

    时间:12-25
  • 证监会就境外上市相关制度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证监会就境外上市相关制度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证监会24日公布消息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证监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

    时间:12-25
  •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原辅料清单翻倍扩容

      中新社海口12月24日电 (记者 王子谦)中国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24日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的通知》,在原169项的基础上,增加鲜榴莲、氯乙烯、航空发动机零件等187项商品至...

    时间:12-24
  • 专家:脑机接口领域全球专利加速增长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 刘育英)在24日举行的2022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知识产权与融合创新分论坛上,中国信通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周洁介绍,脑机接口领域全球专利加速增长,专利许可...

    时间:12-24
  • 沪深港交易所及中国结算就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整体方案达成共识

      新华社香港12月24日电(记者王茜)香港交易所24日发布消息,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沪深港交易所及中国结算)现已就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

    时间:12-24
  • 境外上市相关制度规则征求意见,迎来哪些完善?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题:境外上市相关制度规则征求意见,迎来哪些完善?  新华社记者刘慧  证监会24日宣布,证监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

    时间:12-24
  • 专家指出,环保产品要用够次数才能体现低碳环保效应

      中新网北京12月24日电 中国环境记协副秘书长白志军日前在北京举行的“有效环保计划”宣传活动上表示,全社会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面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公众不断提高环保认识,正确参与环保行动,正确使用环保产...

    时间:12-24
  •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坚持以品牌为基 擦亮中国茶招牌

      中新网北京12月24日电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日前在一场论坛上表示,当前,“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茶产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坚持以品牌为基,擦亮中国茶招牌...

    时间:12-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