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结构性政策做“加法”,明年货币政策都有哪些重要调整?

2021-12-26 14:42:52

来源:第一财经

  央行关于货币政策的一些新提法引发市场强烈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四季度例会于12月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房地产等方面均有提及。

  与三季度例会内容相比,四季度例会内容有诸多调整。比如,会议强调,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加主动有为;同时提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精准发力等。

  更强调货币政策的结构性作用

  与三季度例会内容相比,在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表述方面,四季度例会在内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的基础上,增加了“不确定”,同时新增“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表述。政策应对方面,也由“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调整为“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与逆周期调节相结合”。

  在货币政策方面,四季度例会仍然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但同时新增“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加主动有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的表述。

  具体在结构性货币政策方面,四季度例会更强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精准发力,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转换为支持普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市场化政策工具”“实施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对第一财经表示,应对明年更加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国内主要是围绕促内需这篇“大文章”,强调稳健略偏松货币政策与深化改革开放相结合,强调金融、财政与产业等政策协同配合,有效稳定短期经济增长同时促进中长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周茂华看来,四季度例会更强调货币政策的结构性作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的表述释放出国内稳健略偏松货币政策信号,更注重政策精准支持与效能,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合理适度增长情况下,借助结构性工具引导金融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为企业纾困、促进内需加快恢复。

  “总量货币政策工具确保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但要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和精准质效,防范货币流动性局部淤积风险等,就需要结构性工具的配合。目前国内经济面临复杂环境,需要平衡好稳增长、促改革与防风险,珍惜正常政策空间,需要总量与结构货币政策工具配合。”周茂华说。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也对记者表示,“这次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的提法跟三季度相比变得更加积极,在面临三重压力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要更加主动、更加前瞻,总量和结构相结合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特点。”

  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三季度以来,国内经济景气度明显下降,下行压力显著增大,短期内稳增长重要性上升,需要宏观调控政策发力。尤其是中小企业和部分行业经营仍面临不少困难,需要继续给予政策支持。

  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会议除了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外,还提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增强金融市场的活力和韧性,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近期,金融管理部门多次提出“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此前,央行营业管理部召开辖内主要银行信贷工作会议,就推动落实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政策进行再部署。会议要求,各银行要充分认识绿色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将上述两项政策工具落地作为重要抓手,加快项目储备和对接,全力推进。

  与此同时,时隔20个月,1年期LPR报价于12月20日下调5BP,逆周期调控力度加码,以更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LPR下调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继续下调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企业稳健运行和加快恢复。宏观调控政策逆周期调节已开始全面发力,未来或将继续加码。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预测,2022年,为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上半年仍有可能小幅降准一次,LPR也有可能继续小幅下降。

  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三季度例会,四季度例会内容在涉及房地产方面,还新增了“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的表述。

  会议强调,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近两月来,监管频吹暖风,房地产融资已逐步回归常态。11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1万亿元,当月增加4013亿元,较10月多增532亿元;10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万亿元,当月增加3481亿元,较9月多增1013亿元。

  连平认为,2022年,房地产市场可能由全面下行走向逐步企稳。房地产市场发展将凸显“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的新定位,可能呈现五方面变化:一是商品房销售放缓;二是土地市场呈现量跌价升的态势;三是新开工或将触底反弹;四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五是新的供求关系格局可能导致房价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

  • 相关阅读
  • 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发布 进一步深化制造业开放

      中新网12月27日电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日前发布,其中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至31条、27条,压减比例分别为6.1%、10%。主要变化有:进一步深化制造业开...

    时间:12-27
  • 权威快报丨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连续第五年缩减

      2022年1月1日起,我国将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取消外商投资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及关键件生产的限制。自贸试验区市场调查...

    时间:12-27
  • 西南铁路明年1月10日起调图 四川凉山州将首通动车

      中新网成都12月27日电 (记者 王鹏)记者27日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从2022年1月10日起,西南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将首次开行动车。  此次调图后,川渝黔三地旅客列车开行总...

    时间:12-27
  • 民航局就部分国际航线高价机票开展核实调查

      中新网12月27日电 据中国民航局网站消息,近日,针对媒体反映土耳其航空公司伊斯坦布尔至广州航线出现“天价机票”,严重损害境外回国旅客权益问题,民航局迅速行动,依据中土航空运输协定及相关国内法律法规,部...

    时间:12-27
  • 中国银行业管理人才库上线,为地方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夏宾)中新网记者27日从中国银行业协会(下称“中银协”)获悉,由其建设的中国银行业管理人才库近日上线。此举旨在着力解决地方中小银行公司治理薄弱、专业人才缺少的共性问题,防范化...

    时间:12-27
  • 川渝共建跨省域新区——川渝高竹新区正式揭牌

      中新网成都12月27日电 (王爵 王林)27日上午,四川省广安市和重庆市渝北区联手共建的川渝高竹新区正式揭牌,这是目前川渝两省市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部署共建的唯一跨省域新区。  据悉,川渝高竹新区于20...

    时间:12-27
  • 全球捷运完成数亿人民币融资 在20多个国家、地区运营超70家物流实体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12月27日,全球捷运宣布完成数亿人民币融资,其中Pre-A轮由华盖科技产业基金领投,A轮由新创建现代物流投资领投,泰合资本为独家财务顾问。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以跨境运...

    时间:12-27
  • 全国铁路明年1月10日起实施新列车运行图

      中新网南宁12月27日电 (宋斯丽 邱东成)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27日介绍,从2022年1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南宁局集团公司增开动车组7.5对,新增货物列车10.5对。调图后,途经广西的图...

    时间:12-27
  • 沈阳着力打造金融“双创”升级版 助力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

      中新网沈阳12月27日电 (李晛)双创载体是重大成果转化落地和带动就业的有效方式,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近日,沈阳市沉河区2021年招商队伍组织能力提升系列专题培训会在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

    时间:12-27
  • 建筑遗产如何“永生”?上海探索建筑数字化“深层阅读”

      中新网上海12月27日电 (高志苗 樊中华)武康大楼、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今日人们津津乐道的诸多"老上海"建筑都出自邬达克之手,100多年前,这位来自斯洛伐克的“新上海人”在上海设计了100多幢单体建筑,成...

    时间:12-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