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建筑遗产如何“永生”?上海探索建筑数字化“深层阅读”

2021-12-27 13:34: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2月27日电 (高志苗 樊中华)武康大楼、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今日人们津津乐道的诸多"老上海"建筑都出自邬达克之手,100多年前,这位来自斯洛伐克的“新上海人”在上海设计了100多幢单体建筑,成为上海“建筑可阅读”的代表,也成为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的典范,邬达克纪念馆馆长刘素华告诉中新网记者。

  自2018年开始,上海推动“建筑可阅读”。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日前介绍,“建筑可阅读”已经从最初“扫码阅读”的1.0版,“建筑开放”的2.0版,进入目前正在推动的“数字转型”的3.0版。

“上海第七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闭幕式暨NFT-建筑遗产‘永生’探讨论坛”现场 上海邬达克纪念馆供图

  “数字转型”3.0版如何助力“阅读”建筑?“上海第七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闭幕式暨NFT-建筑遗产‘永生’探讨论坛”26日在上海召开给出了关于建筑遗产“永生”的思考。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执行委员胡捷表示,信息时代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继承城市建筑遗产。第一步是在虚拟空间里复制这些建筑,第二步是赋予它们第二次生命。

  中国一级注册建筑师、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院长助理廖方也表示,数字技术可以推动城市建筑遗产保护开发。数字孪生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有效推动了城市建筑遗产保护开发。

  作为建筑遗产保护的践行者,在刘素华看来,丰富的文物历史建筑遗存,是上海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城市文化读本。“人们接触信息的手段与传播方式越来越丰富的背景下,我们一直在探索历史文化更富创意的‘打开方式与穿越时空的活化与呈现’。”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元宇宙、NFT(非同质化通证)无疑是2021年的“热词”,胡捷解释,人们将2008年后虚拟空间的新纪元称为元宇宙,元宇宙为保护城市建筑遗产提供了的全新空间。

  “我们不仅可以在元宇宙内复制城市建筑遗产,还可围绕这些建筑及其外延作品,展开相关的文化创造和经济交易,形成虚拟空间的文明群落。在元宇宙中,建筑遗产因虚拟城市的繁荣得到永生,邬达克等风云人物的创新精神则因虚拟文明的绽放得以延续。”胡捷说。

  廖方也表示,在传统的物质空间之外,数字技术正在创造出新的数字空间。城市建筑遗产将在未来数字空间中“幻化永生”。

  具体来讲,通过内容价值的资产化实现城市建筑遗产增值,如NFT等分布式共识技术为内容确权提供技术底座;运用区块链技术,一座优秀历史建筑今日的测绘者,可以把测绘资料上链,并成为数字资产进行流转。数字空间中将催生新的沉浸方式,推动建筑学的学科拓展。

  刘素华认为,铸造在区块链上的非同质化数字藏品NFT,因为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具有不可拆分和唯一性,并能确权拥有者权益。因此通过建筑遗产文化要素呈现铸就的NFT,可以关联起社会属性的城市文化遗产与每个人的直接关系,这种关联可以成为建筑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社会“共情”力量。

  元宇宙原生数字商品NFT技术服务平台星图比特创始人张炯直言,在建筑遗产传承方面,未来互联网技术将会有大量的体现,无论是建筑遗产或者说其他文化领域,都会在NFT方向去做相应的传承和发展。(完)

  • 相关阅读
  • 年内新基金成立1847只 近三万亿元资金流入基金发行市场

      年内新基金成立1847只创历史新高 近三万亿元资金流入基金发行市场  本报记者 王思文  今年以来,基金净值曾遭遇重挫,公募基金行业随之迎来巨大考验。在“大考”面前,公募基金行业迎难而上,资产管理总规模...

    时间:12-28
  • 年内A股可转债发行规模达2820亿元 银行类占比近四成

      年内A股可转债发行规模达2820亿元 银行类占比近四成  本报记者 邢 萌  12月27日,兴业转债开启申购,对应的正股为兴业银行,发行规模500亿元,为A股年内规模最大的可转债。  《证券日报》记者据东方财富Ch...

    时间:12-28
  • 这一年,自贸试验区干得咋样?有哪些亮点?

      这一年,自贸试验区干得咋样?  9月28日,广州地铁十八号线首通段正式开通运营。该线路全长58.3公里,实现了30分钟从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抵达广州中心城区的时空目标。图为乘客了解地铁运行情况。  本报记...

    时间:12-28
  • 实现“吃鸡自由”不简单 白羽鸡养殖曾长期依赖国外种源

      占据中国鸡肉市场半壁江山 白羽鸡养殖曾长期依赖国外种源   实现“吃鸡自由” 真的没那么简单  近来,一则关于中国成功自主培育白羽肉鸡种鸡的消息刷屏。12月3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最新消息,“广明2号”...

    时间:12-28
  • 全年IPO超500家,哪些券商投行“赚嗨”了?

      全年IPO超500家,哪些券商投行“赚嗨”了?  2021年即将落下帷幕,这一年里,科创板注册制稳步实施,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试点平稳推进,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设立并开市运行,注册制从局部向全市场迈...

    时间:12-28
  • 2022全球步入“收水年”,政策分化如何影响中国?

      2022全球步入“收水年”,政策分化如何影响中国?  2022年,在高通胀压力下,多家央行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并启动加息。中国的经济、政策周期将和全球主要经济体背道而驰。这将如何影响中国的经济、市场运行逻辑?...

    时间:12-28
  • 中央强调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背后原因有哪些

      中央强调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背后原因有哪些  每当夏季小麦收获后,是种大豆还是种玉米,成为摆在安徽省种粮大户王汉面前的一道选择题。他说,从亩产量来看,大豆比玉米差700多斤;从收益来看,二者差600元左...

    时间:12-28
  • 楼市“红包雨”,来了!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28日 (左宇坤)降准“靴子”落地,LPR“降息”如约而至,最近楼市,暖风阵阵。  年末收官,各地楼市对于支持商品房市场发展的利好政策也是接连不断。梳理发现,各地政策“红包”以人才补贴...

    时间:12-28
  • 农业大省河南三招“破防”种源“卡脖子”

      中新网郑州12月27日电(阚力)作为农业大省、种业大省的河南,种业有一定的优势和基础,但同样面临种业科技问题。河南省农业科研机构或将以三招“破防”“卡脖子”。  在27日举行的河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

    时间:12-27
  • 专家:金融科技运用已成为中国金融业新增长点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曹年润)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日前表示,在金融科技方面,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尤其在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方面,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发展最快、普及程度最高的。短短几年内...

    时间:12-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