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楼市“红包雨”,来了!

2021-12-28 00:02: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28日 (左宇坤)降准“靴子”落地,LPR“降息”如约而至,最近楼市,暖风阵阵。

  年末收官,各地楼市对于支持商品房市场发展的利好政策也是接连不断。梳理发现,各地政策“红包”以人才补贴、新城市居民落户购房补贴等为主。

资料图:城市高楼林立。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黑龙江楼市新政“一日游”

  20日晚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省住建厅召开调控会议 部署全力冲刺房地产业增长工作》一文,其中提出多措并举推行促销和优惠政策,以及积极引导市场预期等。

  “房地产业增长工作”的提法是全国近期首个省级支持房地产发展的政策,业界认为,鲜有省级部门官方口径谈及鼓励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因而具有非常强的信号意义。

  但第二天下午,此篇文章就在官网被撤下,是否会继续执行目前仍无官方回应。但其实在更早之前,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已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十六条”新政,被认为是打响放松楼市调控的第一枪。

  这份在10月发布,由哈尔滨市住建局联合市自然规划局、市财政局等8部门制定的文件中,在为房企减负方面,提出了降低预售许可标准、加快预售资金返还、降低土地增值税预征率、支持房企促销活动、降低房企拿地成本等政策;在提升购房需求上,提出了对人才、新市民给予购房补贴,放宽二手房公积金贷款房龄年限和降低公寓居住成本等。

  但“第一枪”发令后,市场中有声音将“支持房企促销活动”解读为鼓励房企降价促销,放松预售资金监管。对此,哈尔滨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公开回应称,此举并非鼓励降价,而是让房企稳定价格,找准定位,通过新政达到短期促增长、长期稳市场的效果。

  哈尔滨的“误读”在前,业内也认为,黑龙江此次撤文可能是措辞问题。

  “上述会议提到‘有效激发群众购房需求,释放消费潜能’,有欠周全。如果是自住型需求,无论是首套还是改善型都需要有效保障;但如果是投资类购房需求,就不能被激发,否则会违背‘房住不炒’的调控要求。”58安居客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对此分析。

  张波认为,黑龙江出手维稳楼市的行为本身是及时的,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意味着房地产调控不是一味从紧,而是会根据不同城市和区域的情况进行调整。但如何把握好政策实施尺度,在坚持“房住不炒”底线的同时,因城施策、维稳楼市,是楼市出现骤降的城市需要思考和平衡的。

    雪中的哈尔滨索菲亚教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吉林省鼓励开展购房补贴和贷款贴息

  黑龙江的楼市新政虽“已撤回”,但同为东三省的吉林也坐不住了。

  据吉林省发改委官网22日消息,近日,吉林省发改委主任李国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推动房地产市场运行再稳健一点,包括鼓励和引导各市县开展购房补贴和贷款贴息工作,支持农民进城购房等。

  其中,吉林省会长春市落实好重点高校毕业生安家费以及国家级领军人才购房补贴政策,提高进城农民购房补贴标准。有关支持政策有效期延长至2022年6月30日。

  “降低购房门槛,包括落实购房补贴和贷款贴息等;鼓励各类群体购房,包括进城农民、高校毕业生和领军人才等。类似政策是非常明显的鼓励发展楼市的政策。”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同近几年屡屡因鹤岗、牡丹江等城房价持续走低而备受关注的黑龙江一样,吉林出台支持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政策,也与当地市场的下行压力有关。

  易居研究院发布的《31省份房地产行情报告》显示,1-11月,黑龙江省商品房成交金额同比下降18%,降幅仅低于云南、青海两地;商品房成交均价同比下降10%,降幅位列第一。吉林省商品房成交金额同比下降8%,商品房成交均价同比下降7%,两项数据在31省份同比涨幅排名中分别位居倒数第七和倒数第二位。

  “量价齐跌”的颓势早有显现。今年8月底,长春市已出台过“限跌令”,并提出以银行保函代替预售资金监管等措施,以纾解房企压力。

资料图:吉林省吉林市城区一景。 苍雁 摄

  鼓励性购房政策迭出,聚焦“真金白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当前,随着信贷政策的稳定,各地房地产稳楼市政策频繁发布。中原地产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近一个月以来,桂林、晋江、芜湖、荆门、衡阳、开封、南宁、保定等20多个城市都拿出了“真金白银”,以期提振房地产市场。

  其中,最典型的政策内容主要集中在人才补贴、新城市居民落户购房补贴等。

  如,广西桂林采取了“消费券”的补贴形式,对购买五城区新建商品房的购房者给予成交合同额1%发放消费券补贴,可用于在本地商贸企业购买百货、家电、车辆等商品。

  湖南衡阳则明确“全力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契税补贴,在限期购买新建商品住房补贴所交契税最高50%基础上,对购买地下车位补贴所交契税80%。

  针对特殊人群的优惠也是多地普遍采用的手段。人才成为房地产政策调控的窗口,新市民落户购房成为鼓励的重点,户口、学历、三胎等成为放松的主要方向。如,上海等城市增加落户,广西南宁、江苏南通等城市发布人才购房补贴政策。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年内各方房地产调控已经超过600次,刷新单年历史纪录,全年有望超过630次,楼市有望逐渐企稳。

  “但政策目前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也体现了楼市的严重分化,而三四线城市集中释放补贴政策是各地政府能使用的最大政策。”张大伟表示。

  业内普遍认为,多地鼓励性政策的出台为全国房地产市场调控释放了强烈信号,或将引导更多地方加快跟进,尤其对于云南、广西、辽宁等房地产市场压力明显较大或库存积压严重的地方而言,政策调整同样紧迫。

  要注意的是,有业内观点认为,购房补贴是短线行为,要想实现房地产市场长远健康发展,仍需重点关注人口、产业等基本面的改善。(完)

  • 相关阅读
  • 贵州最大水利工程: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成功下闸蓄水

      中新网贵阳12月28日电(李静)28日9时30分,随着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下称夹岩工程)水源区大坝生态洞闸门顺利放下,标志着贵州省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成功实现下闸蓄水。  夹岩工程是国家“十三五”期间...

    时间:12-28
  • 2021年新疆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预计节约逾32亿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28日电(苟继鹏)记者28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保障政策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新疆共落地执行集中带量采购药品323种409个品规、高值医用耗材4类,1503家医药机构积极参与,预计可...

    时间:12-28
  • 三亚标志景区大东海“封闭改造升级”

      中新网三亚12月28日电(记者 王晓斌)三亚标志性景区之一大东海,当前正处于“封闭改造升级”状态。记者28日在大东海景区施工现场看到,近海一线均已被围挡围住,临近沙滩的木板路已拆除殆尽,商家陆续搬离。一辆施...

    时间:12-28
  • 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开通运营

      中新网合肥12月28日电(刘鸿鹤 梁彬歆 刘浩诚)12月28日,芜湖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运营。2号线开通运营后与1号线交叉形成主城区东西向和南北向轨道交通“T”字形骨架,标志着芜湖市轨道交通正式跨入双...

    时间:12-28
  • 滁宁城际铁路新进展:一期工程二标段全线轨通

      中新网安徽滁州12月28日电(刘鸿鹤 吴怀球 叶华根)12月28日,中铁滁宁城际一期工程轨通仪式在汊河镇特大桥建设现场举行,随着首趟轨道运行车顺利开出,标志着滁宁城际铁路一期工程二标全线轨通。  据了解,滁宁...

    时间:12-28
  • 中国(赣州)服博会开幕 中外百余家客商参展“掘金”(图)

      中新网江西于都12月28日电 (记者 吴鹏泉)第二届中国(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服博会”)28日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开幕,中外百余家知名服装品牌商、制造商、面辅料商、智能制造设备商、软件平台商、服...

    时间:12-28
  • 东西部协作建综合医院 解青海最大农业区住院难题

      中新网青海海东12月28日电 (李隽)“今年是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工作起步之年,我们一定坚持‘中央所指、海东所需、无锡所能’,推动两地之间技术、人才、资源等各方面的互动交流,为海东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时间:12-28
  • 攻坚克难,破浪前行 —— 深度解读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攻坚克难,破浪前行 —— 深度解读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无疑是中国新一年经济政策的风向标,为来年我国经济发展和宏观政策指明了方向。从今年经济工作会议公报的内容来看,...

    时间:12-28
  • 川渝人社领域将推动更多“同城待遇”

      中新网重庆12月28日电(记者 钟旖)记者28日从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川渝人社部门日前召开第六次合作联席会议。会议明确,2022年,两地人社部门将聚焦公共服务“通办理、减流程、压时限”,让更多“同城...

    时间:12-28
  •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政策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我国以...

    时间:12-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