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厚植智慧基因 浙江首条全自动运行地铁线路运营

2021-12-28 16:47: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宁波12月28日电(记者 林波)清晨,列车自动唤醒,进行自检后,按照时刻表自动出库,运行到正线迎接乘客……这是浙江宁波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列车运行的全自动场景。

  12月28日10时,浙江省首条全自动运行的地铁线路——宁波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运营。自当日起,宁波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83公里,全面迈入5线并行的网络化、数字化运营新时代。

  “车头的风景很不一样。”站在车头,蜿蜒的列车轨道在车灯的照射下看得清清楚楚,宁波市民王昕掏出手机拍下了这一幕,“很神奇,以前的地铁有驾驶室,除了驾驶员,乘客看不到这么完整的列车运行轨迹。”

宁波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列车。 林波 摄

  记者体验发现,不同于以往的列车,宁波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运行列车的车头和车尾均没有遮挡,乘客可以在车窗前“透明化”地了解列车运行的轨迹。

  此外,“智慧车窗”则是宁波地铁5号线一期列车特有的“智慧基因”。它采用最前沿的透明OLED高清显示技术,市民乘坐过程中通过可交互的触摸显示屏了解轨道交通线路信息、列车运行信息、车站架构信息、周边生活服务信息等。

  据宁波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副总工程师、全自动项目部常务副经理王向阳介绍,列车的自动化不仅仅体现这在这种正常场景,还有一些故障场景同样也实现了全自动,“列车像人一样可能会生病,偶尔发生故障后,全自动系统会通过远程调度,控制列车低速运行至前方车站,由列管员接管列车,回到的人工驾驶状态。”

市民体验全自动运行列车。 林波 摄

  据悉,通过信号、车辆、综合监控、通信、站台门等5大核心系统,远程指令自动联动列车、车站和控制中心,可涵盖100多项全自动运营场景。

  该系统还具备站台门/车门对位隔离、车辆故障远程复位、乘客紧急对讲、站台门和车门间隙检测报警、区间水位监测报警等应急功能。

市民体验全自动运行列车。 林波 摄

  审视当下,全自动的轨道交通在全国并不少见,上海、武汉、南宁等地已开通全自动地铁运行,而深圳等地则正在建设全自动地铁。

  王向阳表示,全自动运行,代表智慧地铁的发展方向,“宁波地铁5号线一期开通运营后,即将开展的6、7、8号线项目,也将开启全自动化运行的新模式。”

  据了解,宁波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全长27.9公里,共设车站22座,均为地下站。与既有线设换乘站5座,与未来建成的6、7、8号线及市域(郊)线均留有换乘接口。(完)

  • 相关阅读
  • 中国企业为全球创造更多价值

      中国企业为全球创造更多价值(新视点)  日前,在“2021·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上,中国外文局发布《中国企业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21》。这份包括俄罗斯、意大利、巴西、南非、泰国、美国等12个国家,6000...

    时间:12-29
  •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发展蓝图绘就 专家建议上市公司加快数字化转型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发展蓝图绘就 专家建议上市公司加快数字化转型  本报记者 侯捷宁  见习记者 杨 洁  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

    时间:12-29
  • 到2025年力争70%规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到2025年力争70%规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本报记者 孟 珂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国有资产...

    时间:12-29
  • 工信部:推动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工信部:推动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本报记者 孟 珂  12月28日,工信部网站显示,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

    时间:12-29
  • 两部门发文优化境内金融机构在境外发行债券制度

      两部门发文优化境内金融机构在境外发行债券制度  本报记者 刘 琪  1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决定废止《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时间:12-29
  • 保安全、防风险、促开放 三大关键词“剧透”明年外汇管理工作重点

      保安全、防风险、促开放 三大关键词“剧透”明年外汇管理工作重点  本报记者 刘 琪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召开2022年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21年,外汇管理工作取得多项成...

    时间:12-29
  • 7位专家前瞻12月份制造业PMI:多数认为将继续“站在”荣枯线上

      7位专家前瞻12月份制造业PMI:多数认为将继续“站在”荣枯线上  本报记者 昌校宇  12月31日,国家统计局将发布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多数专家预测,12月份PMI将继...

    时间:12-29
  • 集采进入常态化 倒逼中国医药行业增添“原创”成色

      “灵魂砍价”一再上演 集采倒逼中国医药行业增添“原创”成色本报记者 张敏 见习记者 郭冀川  12月22日,有投资者向上市公司通化东宝发出提问:公司是否重新评估了集采之后两年的盈利预期?参与了第六批国家药...

    时间:12-29
  • 中国制造业加速“鼎新革故” 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

      中国制造业加速“鼎新革故”(锐财经)  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就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供给能力、...

    时间:12-29
  • 追热点、爱国货 2021年购物车里藏着“青年情绪”

      这届年轻人追热点、爱国货,打疫苗贡献一“臂”之力——   2021年 购物车里藏着“青年情绪”  2021年进入尾声。《中国Z世代智能信息全域研究报告》显示,“奥运会”“国风国潮”“疫苗接种”等成为中国Z世代...

    时间:12-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