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长三角一体化桥头堡:浙江嘉兴的3张“金名片”

2021-12-31 13:29: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嘉兴12月31日电(记者 胡丰盛)作为江南水乡,浙江嘉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曾经有3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014年11月,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嘉兴桐乡的乌镇召开,乌镇也因此被确定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

  ——2019年11月,嘉兴嘉善的西塘镇、姚庄镇入选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嘉兴作为浙江接轨上海“桥头堡”、承接上海辐射“门户”,日益成为高质量外资发展集聚地。

  百年时光穿越,历史的荣光重新落到了红船起航地嘉兴。而嘉兴的再次辉煌,也意味着浙江的经济进入了“浙北时刻”。

  红船起航地“金名片”

  蓝天、白云,黑瓦白墙、青石板路、古桥交相倒映......

  地处长三角区域中心的嘉兴,时常静静地矗立在苏、杭、沪三城之中。以至于大家都去过盛名在外的乌镇、西塘,却不知其在嘉兴。不过,这一现象,因为一个史诗事件得到改写: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这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也给嘉兴,这个革命红船起航地,注入了历史新使命: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

  用了一个五年计划,嘉兴成功赶超台州并把它甩在身后:2015年嘉兴GDP(3517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当年的台州低40多亿,到了2019年,嘉兴就反超了台州;2021年前三季度,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嘉兴GDP达4557亿元,比台州GDP4180亿元多377亿元。

  此后,嘉兴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自己的经济目标。嘉兴市发改委主任章剑说,按照规划,预计到2025年,嘉兴的GDP总量将达到9000亿元以上、力争突破万亿大关。

  毋庸讳言,嘉兴开始觊觎起浙江老三的位置,欲赶超温州。

  根据嘉兴统计局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嘉兴的GDP总量为4557.98亿元,同比增速为11.3%;实际利用外资27.45亿美元,总量高居浙江省第3位。特别在前三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嘉兴的项目投资同比增速高达28%,位居浙江省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嘉兴的GDP在浙江排名第5,总量上与温州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在2021年1月—11月的一般预算收入中,两市分别为648.5亿元和626.7亿元,从趋势上来看,嘉兴已经实现反超,在2021年已经坐稳浙江省第三。

  乌镇:互联网+“金名片”

  如果说,南湖的红船起航,为嘉兴奠定了党建高地的地位,那么,古色古香的乌镇,则成为嘉兴触摸数字时代脉动的重要“窗口”。

  8年,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当青石板连接起信息“高速公路”,乌镇带给了嘉兴怎样的蝶变跃升?

  从2020年12月24日打下第一根桩,到2021年9月25日,仅仅经过273天的建设,“乌镇之光”超算中心正式落成。“它是浙江省首个大型超算中心,不仅可支撑浙江省内的算力需求,未来还将联动国内各大超算中心,打造超算平台,实现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言及这座拔地而起的庞然大物,桐乡市经信局数字经济科科长何琪浩的声音中洋溢着自豪。

  依托“乌镇之光”超算中心,浙江省首个智能计算产业基地“乌镇算力小镇”也已经正式开始建设。“我们规划在乌镇集聚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计算等多种算力资源,并积极引入芯片及服务器研发制造、基因工程、生物医药、智能驾驶、新材料等关联产业,形成丰富多元的智能计算产业生态。”何琪浩表示。

  如今,位于“乌镇之光”超算中心另一侧,年产20万台高端服务器智能制造项目首台服务器也正式下线。

  据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拥有浙江省第一条自主生产的国产化智能生产线,未来产品将大规模应用于云数据中心、通用人工智能等领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找准新赛道,领跑新征程。近年来,嘉兴积极承接世界互联网大会红利,崛起为数字经济高地,2020年,该市规上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04.2亿元,实现“五年倍增”,增加值总量浙江省第三。

  2021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嘉兴的互联网元素亮点纷呈:南湖实验室展示的“数智孪生”设备,可通过检测人体的动作,给出针对性运动建议;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展示的“5G+4K3D远程精细化外科手术”成果,采用了独特的数字成像技术。

  正如中共嘉兴市委书记张兵所期盼的那样,在嘉兴,数字经济产业领域的发展态势,让人们产生了对未来的无限畅想。

航拍嘉兴城区 嘉兴宣传部供图

  长三角一体化“金名片”

  某种意义上,世界互联网大会给了嘉兴触摸经济前沿的“重要窗口”。但作为浙江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承接上海辐射的“门户”,嘉兴的蝶变跃升,要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简称“一体化”)的国家战略。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让嘉兴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大机遇。”用嘉兴市委书记张兵的话来说,地处长三角中心腹地的这片江南水乡,正在当之无愧成为浙江全面融入长三角的核心区和主阵地。

  在这样的背景下,嘉兴把“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推进一体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

  这样的战略,也给予了嘉兴丰厚的回报。当地公布的数据显示,近三年,嘉兴引进海内外顶尖人才149名、国家级高端人才412名,跻身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地级市第5位。R&D占比达到3.3%,列浙江第2,乐高、松下、日本电产、飞利浦等8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嘉兴投资了148个产业项目。近三年嘉兴新引进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29个。

  上海人陈磊,就得益于此。2014年,他组建团队在嘉善创办了浙江朗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德科技”),自主研发生产汽车尾气传感器,打破了国际垄断。“现成厂房、租金减免、税收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对于我们来说条条都很硬核。”在嘉兴7年,陈磊说,自己感受到了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便利,“现在,嘉善每天都有免费大巴往返上海,全程只要一个小时,大大缩短了我们的上班通勤时间。”

  这只是长三角尝试打破人才壁垒、实现资源流动的一个开始。

  对嘉兴而言,接沪连杭的区位优势,正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平湖联手上海金山共同打造浙沪“田园五镇”,为实现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和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提供鲜活经验和实践样本;嘉兴与杭州协同推动形成一体化城市发展空间,打造高品质产城人文融合新典范;嘉兴与湖州同步发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平台作用,共同打造高质量城乡融合的浙江样板。

  “一体化”三年来,嘉兴从上海陆续引进了中晶大硅片、润泽长三角国际信息港等百亿项目,培育了航空航天、新基建等区域性产业集群。目前,嘉兴30%的工业产品为上海支柱产业配套,50%的外资项目借力上海平台招引,80%的出口商品通过上海口岸通关。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从上海一大会址到嘉兴南湖,在嘉兴人看来,从红船起航的那一刻起,嘉兴与上海就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穿越了百年时光。(完)

  • 相关阅读
  • 世赛选拔项目“飞机维修”赛项拉开天津滨海实训中心运行帷幕

      第二届“海河工匠杯”——世赛选拔项目“飞机维修”赛项拉开天津滨海实训中心运行帷幕  2021年12月29日,第二届“海河工匠杯”——世赛选拔项目“飞机维修”赛项比赛在天津港保税区成功举办,并以此拉开了天津...

    时间:12-31
  • 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近日,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的首届混合云大会上,深信服与鹤山教育局联合打造的“鹤山市教育局城域网SASE实践”获得首批“2021年度SASE优秀案例”的荣誉。此前,深信服SASE方案就通过可...

    时间:12-31
  • 世界城镇品牌建设云大会在广州举办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推进,云端经济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生活和生产经营的重要抓手之一。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年。今年6月1日起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出台更是让推动地方...

    时间:12-31
  • 官方监管评估显示中国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稳中向好

      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银保监会12月31日公布的最新监管评估结果显示,中国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状况总体呈现稳步向好变化,但部分领域存在的问题仍需引起关注。  2019年,银保监会发布实施《...

    时间:12-31
  • 院士专家中国药谷共话生物安全产业新机遇

      中新网北京12月31日电 今天,记者从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管委会了解到,其主办的“中国药谷院士专家大讲堂(2021年第5期)”活动在中国药谷创新中心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首...

    时间:12-31
  •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免税综合体在广州北站开建

      中新社广州12月31日电 (王华 花宣)广州北站中旅免税综合体项目12月31日开工,规划总投资136亿元(人民币,下同)。该项目是中国旅游集团与广州市政府合作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免税综合体。  广州北站中旅免税...

    时间:12-31
  • 2022年元旦小长假青藏集团公司加开多趟临时列车

      中新网西宁12月31日电(祁增蓓 常青)记者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藏集团公司”)获悉,2022年元旦小长假,青藏集团公司管内客流以格尔木、门源等方向的短途探亲客流为主,为满足旅客出行需要,青...

    时间:12-31
  • 2021年中国房企业绩增长明显放缓 158家房企销售额超百亿元

      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指研究院31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房地产企业经营业绩情况显示,2021年,共计158家房企销售额超百亿元(人民币,下同),权益销售额共计10.0万亿元,市场份额约55.1%。  中指研...

    时间:12-31
  • 前三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顺差1963亿美元 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31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顺差1963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3742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825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

    时间:12-31
  • 中国7省市首批获准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

      中新网北京12月31日电 12月3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北京以视频形式召开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推进会。中新网记者从推进会上获悉,上海...

    时间:12-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