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人民财评:让个税优惠释放更多民生红利

2022-01-02 17:56:13

来源:人民网

  为持续减轻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负担,缓解中低收入群体压力,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三项个税优惠政策,包括将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实施按月换算税率单独计税的政策延至2023年底,将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且需补税或年度汇算补税额不超过400元的免予补税政策延至2023年底,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税政策延至2022年底。

  个人所得税怎么收,直接影响百姓“钱袋子”。个税优惠效果好不好,关键是人民群众能不能实实在在受益。据悉,上述三项政策,预计一年可减税1100亿元。“包袱”轻了,钱袋鼓了,纳税人的幸福度将有显著提升。在惠及群体方面,年终奖税收优惠,中等收入群体普遍受益;免予补税优惠延期两年,受益对象主要在相对收入较低但仍有纳税义务的群体;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税收优惠,对广大创业者和高层次人才是一个利好。力度大、普惠性强,是此次三项个税优惠政策延续实施的鲜明特点。

  个税优惠的政策价值不仅在于增加居民收入,直接有效地惠及广大纳税人,对扩大消费、支持市场主体、稳定经济发展预期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化解需求收缩的压力,关键在引导消费预期,增加居民收入。税收优惠正可以发挥逆周期调节的作用,通过减少个税、增加收入,从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激发居民的消费欲望,从消费端促进经济循环畅通起来。

  个税优惠的政策红利,也将体现到支持市场主体发展上。对市场主体而言,享受免税优惠的企业职工拿到手的收入增多了,对企业稳岗留人有帮助作用。特别是,若将股权激励收入合并到综合所得计税,会导致全年累计收入“跳档”,税负增加。延续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税政策,能够助力企业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产业变革中,对经济发展可以起到既“润物无声”又扎实有效的促进作用。

  用发展的眼光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个税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从部署“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到在个人所得税法修改中设立专项附加扣除,再到推出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等个税优惠举措,直抵人心的改革温度,标注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刻度。通过税收优惠让利于民,为民生福祉擦亮了幸福底色,为经济发展注入了丰厚活力。

  同时也要看到,个税优惠延期,是有深刻考量的。当前,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明年经济工作的总方针,各方面都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宏观政策空间充足,政策工具箱丰富。在未来,做大经济“蛋糕”,优化收入分配,不断提升居民收入,才能更好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

  华宁

  • 相关阅读
  • 快递业要克服“成长的烦恼”

      吉蕾蕾  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是快递企业持续稳健发展的“法宝”。相关部门要持续深化快递市场秩序规范治理,抵制不当竞争行为。  国家邮政局日前召开2021年快递市场秩序整顿工作总结电视电话会时强调,要进一...

    时间:01-04
  • 推动风险化解,助力小微企业,加码绿色金融——金融服务将更精准有效

      本报记者 陈果静  在中国人民银行近日举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绿色金融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回应了市场关心的热点问题。  助力房地产行业化解风险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回答经济...

    时间:01-04
  • 稳字当头推动高质量发展——专家学者展望二〇二二年中国经济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胡祖铨——   经济运行更趋稳固均衡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2022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更趋稳固、更趋均衡。  具体来看,一...

    时间:01-04
  • 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高效融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

    时间:01-04
  • 跨境代购大撤退:有人收入缩水8成 有人转型做直播

      跨境代购大撤退 有人收入缩水8成 有人转型做直播  出不去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代购们的出国采购被迫中止。商品只能国际直邮,而运费连连涨价、邮寄周期太长,客户渐渐流失,这两年,他们收入骤降。...

    时间:01-04
  • 秋招进行时 大学生就业难点如何突破?

      秋招进行时——   大学生就业:难点如何突破  “一直在等提前批offer的材料审核通知,身边同学都陆续通过了,我迟迟未收到,今天终于接到审核通过的电话了。”心仪的公司有了消息,广东某学校的一位微博网友...

    时间:01-04
  • 教育、制造业、IT……2021年哪些岗位受高校毕业生欢迎

      二〇二一年,哪些岗位更受高校毕业生欢迎  作者:岳昌君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04日 14版)  2021年的就业形势究竟如何,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于2021年6月起对高校毕业生进行了...

    时间:01-04
  • 2021年中国市场主体达到1.5亿户 企业活跃度保持在70%左右

      2021年,市场主体达到1.5亿户——   中国以更大力度支持市场主体发展(锐财经)  本报记者 孔德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1月04日 第 03 版)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2022年,在以更大力度支持...

    时间:01-04
  • “一行两会”的2022年金融法治建设蓝图:加大法治监管力度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记者独家采访“一行两会”探求2022年金融法治建设蓝图   加大法治监管力度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2022年,人民银行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

    时间:01-04
  • RCEP正式生效 各地紧抓新机遇推动开放合作

      本报记者 雍 黎 王健高 刘 昊  零点刚过,青岛海关为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签发了全国首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原产地证书,凭借这份证书,这批出口到日本2800余吨氯化钙税款减免达近万元。同日,...

    时间:01-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