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央近期频频提及这件事,有何深意?

2022-01-03 14:04: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财经1月3日电 (记者 谢艺观)“要毫不放松粮食生产”、“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近期,中央、部委密集发声,粮食安全被放在尤为突出的位置。

资料图:浙江某地稻田。 钱晨菲 摄

  官方频发声,力保粮食安全

  2021年12月27日,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召开。会议提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

  在具体措施上,严格落实党政同责要求,确保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全力抓好明春增施返青肥等关键措施落实,推动晚播麦“促弱转壮、早发稳长”,集成推广绿色高产技术模式,狠抓防灾减灾和机收减损,以背水一战的态度、超常超强的力度,坚决打赢保夏粮保全年粮食丰收这场硬仗。

  此前,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粮食安全亦被提及。“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粮食面积,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确保2022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更早,“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岁末,中央、部委接连发声,透露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资料图:航拍丰收在望的贵州加榜梯田。 瞿宏伦 摄

  为何要力保粮食安全?

  2021年12月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虽然在粮食产量上实现“十八连丰”,“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下,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着外部挑战,国际粮价波动明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中新网记者。

  自去年以来,部分国家开始限制或禁止粮食出口,再加上天气灾害导致多国粮食歉收,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11月食品价格指数134.4点,为2011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27.3%。

  另,在李国祥看来,粮食供给整体结构不平衡和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仍需进一步巩固也是两大因素。“虽然我们实现了整体粮食增产,但在粮食供给结构上仍需进一步完善。”

资料图:航拍江西新余仙女湖区九龙山乡后元村百亩再生稻示范基地,农民喜收再生稻。 赵春亮 摄

  如何有效确保粮食安全?

  官方明确,要有合理布局,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要实打实地调整结构,扩种大豆和油料,见到可考核的成效。

  并直指三个重点:“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

  近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明年必须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挖掘增产潜力。生产要素上,要牢牢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体制机制上,要着眼于调动地方党委政府和种粮农民“两个积极性”。

  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看来,就是在“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战略下强基础,补短板。“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跟我们国家人多、地少、资源缺有关系,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这是根据整个国情制定的,用机械换人,农业机械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另,在粮食安全上,中央层面多次提到“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该如何保障好?

  李国祥认为,既要努力克服不利天气影响,实现粮食增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还要加强市场调控,稳定粮食市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也要建立粮食应急供应保障机制。同时注意好谷物合理进口。(完)

  • 相关阅读
  • 创指半日跌2.19% 盐湖提锂板块跌幅居前

      中新经纬1月4日电 2022年A股首个交易日,三大指数高开,随后持续下行,创业板指大幅下挫一度跌至2.5%。  三大指数集体下挫。上证指数跌0.35%,报3627.10点。深证成指跌0.73%,报14748.28点。创业板指跌2.19%,...

    时间:01-04
  • “一村一品”可更进一步 品牌培育要加强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截至目前,我国已认定3673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主导产业产值超过7000亿元,这些村镇资源禀赋集中、主导产业突出、发展特色鲜明、品牌效应明显。  所谓“一村一品”,是指在一定区...

    时间:01-04
  • 超100万用户网络平台国外上市,须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中新财经1月4日电 据国家网信办官网发布,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十三个部门联合修订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2年2月15日起施行。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时间:01-04
  • 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来了!已上架各大应用商店

      中新财经1月4日电(记者 李金磊) 1月4日,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上架各大应用商店。  据介绍,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是中国法定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面向个人用户开展试点的官方服务平台,提供数字人民币个人...

    时间:01-04
  • 制造业服务化成共识 需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高效融合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

    时间:01-04
  • 刘涛:构建以居民消费为主体的内需格局

      从国际经验看,大国经济一般都是以内需为主导的,特别是在迈向高收入阶段时,居民消费逐渐成为内需的主体。当前,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经超过1万美元,更加接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但居民消费在内需中的占比相对较...

    时间:01-04
  • A股优质蓝筹股或渐入佳境

      港股新年首个交易日高开低走 医药煤炭光伏板块走强  A股优质蓝筹股或渐入佳境  1月3日,港股迎来新年首个交易日,恒生指数高开低走,收盘下跌0.53%。上周刚刚上市的商汤飙升40.91%,总市值突破2500亿港元。中...

    时间:01-04
  • 科技助力服务 平衡消费体验更关键

      “扫码点餐”已成广州餐饮店“标配”  科技助力服务 平衡消费体验更关键  几年前,“扫码点餐”还是饮食界的新兴事物,如今,却已经是广州餐饮门店的“标配”。它是餐饮迈入数字化运营的“先锋部队”,而数字...

    时间:01-04
  • 文旅大猜想 消费场景新风口在哪里?2022我们将这样旅游

      文旅大猜想 消费场景新风口在哪里?  2022我们将这样旅游  崭新的2022年已正式开启,站在一年之始,回顾过去一年来文旅浪潮的涨与落,别具意义。这些年,与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息息相关的文旅行业正在发生着巨大...

    时间:01-04
  • 多地将快递小哥纳入工伤保障 媒体:释放多重价值

      据1月2日《工人日报》报道,近期,福建、广东、江苏、安徽等多个省份根据国家多部门此前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出台了将基层快递网点快递从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保障的政策,明...

    时间:01-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