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剑指“算法”乱象 保护数据安全新规出台

2022-01-05 20:16:21

来源:央视网

  筑牢“安全网” | 剑指“算法”乱象 保护数据安全新规出台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算法应用在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同时,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算法不合理应用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烦恼。针对这些问题,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制定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1月4日正式发布,向各种算法乱象伸出“利剑”。

  《规定》明确,应用算法推荐技术是指利用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算法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这意味着各类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几乎都在监管范围内,如各类短视频平台、电商平台、社交平台及餐饮外卖平台等。

  保障用户算法知情和选择权

  《规定》要求,应保障用户的算法知情权和算法选择权,应当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 左晓栋:利用算法推荐可以对个人定制不同的信息和服务,这里面有两个风险。第一是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风险。平台运营者可能违法违规收集、滥用公民个人信息。第二是算法操纵的风险。因为我们每个人收到的信息、使用的服务是互联网平台运营者定制的,这里面有可能还会引发舆论安全风险。因此需要加强算法推荐,既是维护公民个人权益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禁止“大数据杀熟” 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针对“大数据杀熟”,《规定》提出,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规定》明确,不得向未成年人推送可能引发其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 左晓栋:平台投其所好故意,向未成年人推送特定的信息。比如,知道你喜欢看恐怖小说,那就一篇接一篇推送。

  针对老年人群体,规定要求算法推荐服务应充分考虑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办事等需求,应当便利老年人安全使用算法推荐服务。

  完善平台调度服务,保障劳动者权益

  在《规定》公布之前,一些外卖平台通过算法来测算外卖员配送时间引发社会争议,不合理的算法机制一度使得外卖骑手被贴上了最危险职业的标签。针对此类现象,《规定》提出应当建立完善平台订单分配、报酬构成及支付、工作时间、奖惩等相关算法。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 左晓栋:有的平台对劳动者区分对待,有的骑手今天收入比较多,那么再派单时故意给他派一个路远、价格低的单子,控制他当天的收入。

  保护数据安全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来了

  1月4日发布的另一项新规也聚焦维护数据安全,为落实《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修订发布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办法》自2022年2月15日起施行。

  用户信息超百万 赴国外上市需进行网络安全审查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办法》将网络平台运营者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等情形纳入网络安全审查,并明确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 左晓栋:审查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被控制,防止核心数据、重要数据、大量个人信息被窃取,防范网络信息安全风险。

  防范数据安全风险 保护国家安全

  《办法》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应当预判该产品和服务投入使用后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 左晓栋:对普通用户而言,我们要意识到,数据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注意防范数据安全风险,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我国不断加强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建设

  近几年,我国不断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建设,仅去年一年就发布实施了2部法律、1部条例。2021年9月1日,《数据安全法》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 左晓栋:今天发布的两个规章都是落实上位法的规定,这说明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有了更充分的法律依据。

  【央视短评】用依法管网意识 培育生机勃勃生态

  现代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带来的好处和坏处正在现实地影响着我们,那么就必须给网络的发展制定健全的规则,包括刑事和民事的法律条款,包括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红线,包括不违背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包括不伤害公平正义的经济模式,总之不能让人们觉得在线下不敢做的事到了线上就敢做。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网络使用者,也正在形成世界上最可观的网络经济体系,我们必须把互联网发展纳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轨道,用依法管网的建设意识,培育出趋利避害、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网络生态。

  • 相关阅读
  • 海南2022年度首批142个自贸港项目集中开工

      中新网三亚1月6日电 (记者 王晓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项目2022年度第一批集中开工活动6日在海南多个市县同步举行。本次集中开工项目142个,总投资373亿元,其中本年度计划投资101亿元。  从项目类型看,产业项...

    时间:01-06
  • 果香茶醇牛羊壮 特色农业助推西藏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拉萨1月6日电 (记者 冉文娟)“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核桃产业,扩大核桃种植面积。”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山南市加查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继鹏如是说。  当前,西藏自治区“两...

    时间:01-06
  • 上海开启大规模开发建设“五大新城”

      中新网上海1月6日电(记者 陈静)2022年上海“五个新城”首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签约)6日同步在各个新城举行。这意味着,上海的“新城发力”正从规划政策设计阶段全面转入大规模开发建设实施阶段。  多个重大项目...

    时间:01-06
  • 北京市长陈吉宁:坚持“房住不炒” 保持调控政策连续稳定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记者 杜燕)今年,北京将坚持“房住不炒”,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同时,将研究适应多子女家庭的公租房政策,调整建设标准和配租办法。  6日上午,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

    时间:01-06
  • 私人充电桩遇尴尬 专家建言:“一车一桩”不如多多共享

      私人充电桩遇尴尬:车商愿白送,用户要不起 专家建言:  “一车一桩”不如多多共享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邓莉  何女士买了一台纯电动车将近一年,至今车商赠送的充电桩还闲置在家里无法安装。“手续...

    时间:01-06
  • 行业竞争加剧、团体单下滑 奶茶相关企业相继官宣提价

      “奶茶行业的高光时刻或许已经过去。”经营奶茶档的杨女士告诉记者,与之前扎堆开店、排队相比,现在的奶茶行业显得相对平静。记者注意到,继调味品、瓜子、速冻食品等宣布提价后,近期奶茶行业也开始新一轮提价...

    时间:01-06
  • “抄底”中概股 目前时机尚不成熟

      一份减持公告,令腾讯概念股应声下跌。瑞银减持腾讯控股、网易等中概股,查理·芒格连续三个季度加仓也未能挽回阿里巴巴的颓势……中概股新年伊始就因为连续下跌被热议。2021年中概股两百多家公司中约八成股价下...

    时间:01-06
  • 去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超4万亿元 同比增长8.5%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杜燕)初步预计,北京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元,同比增长8.5%,经济结构和质量持续优化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保持全国第一。  6日上午,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01-06
  • 年终奖不能用实物及有价证券代替

      年终奖不能用实物及有价证券代替  全年一次性奖金实施按月单独计税优惠政策延至2023年底  岁末年初,年终奖是企业员工最关心的话题。年终奖应该怎么发?是不是一定要发?要不要缴税?记者梳理了年终奖有关的...

    时间:01-06
  • 花店卖创意满满“入冬四件套”礼盒 没想到被顾客要求十倍赔偿

      花店卖创意满满“入冬四件套”礼盒 没想到被顾客要求十倍赔偿  扬子晚报讯(记者 于苏云 实习生 陆胤文)花店售卖火爆全网的“入冬四件套”礼盒,却被顾客以“超出经营范围”为由投诉,并要求十倍赔偿。因担心...

    时间:0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