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有色金属工业:在“喜气洋洋”中“强筋健骨”

2022-01-06 05:42:48

来源:经济日报

  有色金属工业:

  在“喜气洋洋”中“强筋健骨”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有色金属工业2021年的发展态势可谓“喜气洋洋”。“2021年1月份至11月份,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达5910.7万吨,同比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6.9%。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达3410.1亿元。”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说。

  2021年,有色金属工业产量和企业利润成绩喜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也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行业仍有巨大潜力可以挖掘,仍需要在加快高质量发展中拓展新空间。

  价格上涨利润创新高

  从发展态势看,2021年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呈现出“价格热、关注度热、参与度热”的特点。

  2021年,铜、铝等很多大宗商品价格创出历史新高。铜是能源和新型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原材料,铜价在上半年出现快速攀升态势,并在2021年5月10日创出10724.50美元/吨的历史新高。截至2021年11月份,LME(伦敦金属交易所)当月和三个月期铜均价分别为9765美元/吨和9594美元/吨,同比分别上涨38.25%和35.54%。与此同时,2021年国内市场铝、锌等有色金属价格分别创出24765元/吨、27720元/吨的历史新高。

  从上市公司2021年三季度报看,行业龙头企业的业绩着实喜人。江西铜业、铜陵有色、云南铜业、紫金矿业、白银有色5家以铜综合性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共计实现销售收入75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实现利润187.8亿元,同比增长154%,均实现了大幅增长。中国铝业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1949.29亿元,同比增长46.39%;净利润约53亿元,同比增长1036%。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重金属部主任段绍甫认为,有色金属企业之所以利润创新高,根本原因是受经济复苏、供求不平衡以及资金流动性影响、新能源汽车等相关行业发展带动。市场对全球经济恢复的良好预期,促进了消费市场回温。从供求基本面看,铜矿等矿产产量恢复缓慢,跟不上需求增加的步伐。从货币流动性看,美国开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推升有色金属价格上行。

  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16.6万辆和215.7万辆,同比均增长185%,相应带动了相关领域的有色金属需求,尤其是锂电材料的需求大幅增加。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碳酸锂当量产量达到27万吨,同比增长49.7%,消费量达到25.8万吨,同比增长95%,锂电材料产量和消费量均呈现两位数增长,其中磷酸铁锂产量同比增长200%。

  大宗原料商品价格的上涨虽然可以使行业盈利大增,但不可避免会影响下游消费。“作为制造业中的重要生产领域,有色金属工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保供稳价的方针,克服电力供应不足、国际物流不畅、能源价格上涨等困难,千方百计增加生产,在保障市场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赵武壮说。

  数据显示,2021年前10个月,我国精炼铜产量861.6万吨、同比增长5.85%,精炼铅产量595.6万吨、同比增长13.33%,精锌产量543.2万吨、同比增长3.19%。

  创新加速向绿色转型

  大宗原料价格周期性波动是市场常态,有色金属工业不可能靠价格上涨实现效益提升。只有做好产业自身的“强筋健骨”,以战略眼光进行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开拓新空间。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轻金属部副主任莫欣达表示,在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中,多个细分领域通过不断创新,积极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备受关注的电解铝行业,在环保标准不断趋严、自动化智能化等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国吨铝锭综合交流电耗实现下降24千瓦时,指标全球领先,能源利用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2021年,电解铝行业通过产能置换,用能结构进一步优化,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超过23%,较2020年底又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

  有色金属的再生利用是有色行业绿色转型的创新路径之一。2021年,再生铝生产增速加快,预计全年产量将超过800万吨,与此同时,电解铝、再生铝、铝加工产业融合发展也开始提速。再生铝生产用电量仅为电解铝的5%左右,通过再生铝承接电解铝消费将成为节能减碳的一个途径。

  一方面是行业加速创新,另一方面不断出台的政策给产业创新带来动力。2021年8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完善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策的通知》,推动电解铝行业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大力发展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工程、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色金属功能材料,是产业迈向现代制造业高端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生产大国,正极材料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但对此绝不能掉以轻心。”赵武壮表示,新材料领域技术进步速度在不断加快,一代产品的技术寿命在不断缩短,只有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才能形成“生产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储备一代”的机制,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持续拓展海外市场

  对于未来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着力点,葛红林认为,可以从拓展海外市场上持续发力。

  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有色金属工业在2021年进行了积极探索。为突破资源约束,有色金属工业已在境外形成了很大规模的矿产资产,境外资产经营已经是许多企业的重要利润来源。2021年,全球新建投产6大金属矿山,除3座铁矿外,其余3座铜矿都是我国紫金矿业集团投资建设的。其中,境外2座分别是刚果(金)产能30万吨/年铜金属的卡莫阿—卡库拉和塞尔维亚产能9万吨/年铜金属的蒂莫克。2021年,我国企业境外矿山铜产能超过200万吨/年。

  铝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海外获得了近百亿吨的铝土矿资源,既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又获得了国际话语权,在2021年大宗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的背景下,铝土矿进口价格基本稳定,有效降低了经济运行成本。

  “不过,未来还需要持续拓展海外市场。”莫欣达分析认为,目前,海外铝土矿开发及进口的国别相对集中,几内亚、澳大利亚、印尼占比超过99%,未来还需进一步多元化发展,以确保供给安全。

  赵武壮认为,围绕国内短缺资源,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对境外资源的利用,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

  • 相关阅读
  • 苏北运河的“智慧大脑”:指尖“云端”调度 效率提升75%

      中新网南京1月6日电 题:苏北运河的“智慧大脑”:指尖“云端”调度 效率提升75%  作者 唐桂刚  近日,苏北航务管理处宿迁航务中心运行调度服务大厅正式投入使用,正式拉开苏北运河区域集中调度序幕。目前,...

    时间:01-06
  • 山东半岛城市群锚定打造未来产业策源高地 推进济青双城能级提升

      中新网济南1月6日电 (孙婷婷)作为国家“两纵三横”城镇化战略布局中的重点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锚定打造未来产业策源高地,聚力培育空天信息、深海极地、尖端材料、氢能及储能、智能制造等未来产业,布局若干特...

    时间:01-06
  • 郑州市互联网企业联合倡议:非生活必需品暂不网购

      中新财经1月6日电 “目前国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包括郑州在内多个地方出现散发疫情,自1月3日郑州再次出现确诊病例以来,全市实行分类管理的防控措施。”  据“网信郑州”消息,郑州市互联网企业1月6日联合...

    时间:01-06
  • 2022年春运武汉客运量预计达800万人次

      中新网武汉1月6日电 (张芹 吕作武)记者从6日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的2022年春运工作电视电话会上获悉,据初步预测,春运期间,武汉地区铁路、公路、民航旅客发送量将达800万人次,较2021年同比增长47%,比疫情前的2...

    时间:01-06
  • “两张网”让上海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形神兼备”

      (数都上海)“两张网”让上海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形神兼备”——专访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上海一网统管城市数字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  中新财经1月6日电 题:“两张网”让上海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

    时间:01-06
  • 我国最东高铁运营“满月” 黑龙江省“高铁圈”打造“朋友圈”

      中新网哈尔滨1月6日电 (张学鹏 记者 史轶夫)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6日发布消息,我国最东高寒高铁——牡佳高铁开通“满月”,累计开行动车组列车960余列次,日均超30列次,累计运送旅客19.45万人次,日均...

    时间:01-06
  • 京东快递因有15名员工确诊暂停西安业务

      中新财经1月6日电 据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宣传教育中心“大秦交通”微信公众号1月5日消息,西安全市保持运行的快递业务主要集中在邮政和顺丰,京东因有15名确诊病例已暂停业务。文章截图  文章称,顺丰在西安有3个...

    时间:01-06
  • 2021年12月亚洲制造业PMI小幅回落至52% 仍保持较好复苏态势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份,亚洲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虽较上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52%,表明亚洲制造业增速稳定,仍保持较好复苏态势...

    时间:01-06
  • 多房企融资开闸 兑付压力犹存

      在经历了半年多的现金流紧张后,多家房企成功启动发债。2021年11月以来,开发商发债范围不断扩大,市场正在缓慢恢复中。发债企业以央企国企和财务指标较好的民营企业为主。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未来融资政策或将从...

    时间:01-06
  • 多家物企招股书过期失效 物业上市潮正退?

      近年来,物业被部分业内人士称为“房产业现存的少有优质资产之一”,并曾有人提出,物企“上市潮”正在来临,且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2021已过,人们想象中的物业上市潮却没有如期到来,“涨潮”和“退潮”以...

    时间:0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