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两张网”让上海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形神兼备”

2022-01-06 16:54: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数都上海)“两张网”让上海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形神兼备”——专访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上海一网统管城市数字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

  中新财经1月6日电 题:“两张网”让上海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形神兼备”——专访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上海一网统管城市数字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

  作者:樊中华

  “2018年,上海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2020年,上海首创了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是城市数字化转型‘革命性重塑’非常典型的案例,在此基础之上,近一年来,上海经济、生活、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得以全面推进,为建设国际数字之都打下了良好基础。”

  正值上海提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一周年,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上海一网统管城市数字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指出,“两张网”的建设是顶层设计下的制度和模式创新,也是此番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最突出的亮点,意味着上海真正开启了从“数字技术”到“制度转型”的跨越。

  用“百姓视角”做数字化转型

  郑磊指出,城市的数字化转型,难点不在技术层面的“数字化”而在制度层面的“转型”,这需要推动城市各领域全方面的流程再造、规则重构、功能塑造和生态构建,使城市的数字化“形神兼备”。

  “上海打造‘两张网’有着多重制度创新,首先是自上而下的机制创新。上海专门成立了大数据中心和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二者均直属市委办公厅,因此具备了跨部门协调,推动数据共享和部门联动的能力。”郑磊指出。

  其次是自下而上的理念革新。“一网通办”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一网统管”则以“高效处置一件事”为方向,“与以往政府本位的角度不同,‘一件事’是站在百姓视角,将政务服务和城市治理进行了流程再造,”郑磊说,“一件事”背后需要各种部门和机构打通数据,形成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协同联动,以处理综合性、复杂度较高的事务。

深入到街道“毛细血管”的“一网统管” 长宁区北新泾街道 供图

  例如对百姓而言,买房是一件事,但其背后是涉及住建、税务、公积金、银行等诸多部门、机构的“多件事”,政府如何通过底层数据共享,将“多件事”整合为百姓视角的“一件事”,就需要政务服务的理念革新和制度重建。

  “同时,如遇台风等自然灾害,对百姓而言,防台防汛是‘一件事’,但确保城市安全需气象、水务、交通、城管等十数个部门和多个层级多个区域的即时响应和密切协同,”郑磊说,“‘两张网’将线上数据和线下协同横向打通,将以往部门、条线、层级之间的缝隙联接弥合,构建起让百姓便捷而安心的‘人民城市’。”

  在打造“两张网”的基础上,政府和公共部门的数据如何进一步开放,如何让更多的公共数据通过流动产生价值,共同赋能城市转型,上海亦做出多方探索。

  “一方面,上海积极探索通过立法保障数据安全,2021年出台了《上海市数据条例》,加上已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为数据安全在底层划清了红线;另一方面,上海正积极探索公共数据开放和授权运营的创新机制。同时,上海数据交易所正式揭牌。这就从公共数据开放与社会数据交易两个方向着手,让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流动起来。”郑磊说。

  “数字化”已是整个上海的发展共识

  在郑磊看来,上海建设国际数字之都既有其深厚的产业基础和科创生态,也是应城市发展阶段的必然之举。

  “早在20余年前,上海就已开始信息化布局,前期以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系统开发为主,到2021年,提出以‘技术和制度双轮驱动’的数字化转型,将一大重点落在了理念模式重塑和体制机制改革上,一年间,不同领域、不同部门机构经历了无数探索、尝试、磨合、推进,”郑磊说,正如同人类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发展了几百年,城市的数字化转型也必然长路漫漫,而“当前上海已经打下了基础,加快了步伐。”

  郑磊指出,数字化已在上海城市精细化治理中彰显其价值,例如精准化的疫情防控,使城市绝大部分老百姓可以正常地生产生活,既有效率又具温度。“让市民对城市管理‘无感’,只需感受‘岁月静好’,是数字化治理的最高水平。”

  由此,郑磊认为,上海数字化治理的下一步,是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智能技术,结合人的智慧和经验,不断探索、强化“观管防”中的“预防”能力,治城市于‘未病’,“让老百姓感觉这个城市好像从来就没发生过什么大事情,但实际上每一件大事都已悄无声息地被预先防范和处理好了,”郑磊说,这是未来一网统管在“线上线下协同高效处置”的基础上,将要探索的更高目标。

  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上海数字化转型通过‘两张网’建设率先进行政府的自我变革,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宜居城市,成为吸引企业和人才扎根、发展,推进更全面的经济数字化和生活数字化转型的基石,”郑磊说,一年来,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创新型企业在上海出现和成长,都离不开整个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所带来的吸引力和推动力,“数字化”已成为整个上海的发展共识。

  在郑磊看来,面向打造国际数字之都的愿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亦承担着更多责任,“在这一新目标上,上海不仅要注重技术层面的跨国合作,更要以自身的经验和成果参与甚至影响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在深层次上形成国际影响力,”郑磊说,在数字时代,上海能否成为代表人类数字文明最高水平的国际大都市,机遇与挑战并存,值得全社会扎扎实实地继续努力。(完)

  • 相关阅读
  • “数据跑腿”解急难 浙江50件“关键小事”实现智能速办

      中新网杭州1月6日电(张煜欢 魏嫣然)为办理新生儿出生有关证件,至少需要耗时十余个工作日;宠物犬证办理麻烦,得跑多个部门办手续;轻微物损交通事故认定麻烦,得等交警处理造成道路拥堵……如今在浙江,这些“关...

    时间:01-06
  • 四川首票RCEP进口货物成功享惠

      中新网成都1月6日电 (记者 张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1月6日,四川迎来RCEP协定生效后的首票进口享惠货物,本次享受RECP关税减免的为原产日本的护环,是东方电气集团东方...

    时间:01-06
  • 贵州2021年茶叶总产值超570亿元

      中新网贵阳1月6日电(记者 蒲文思)2021年,贵州省茶叶产量46.99万吨,产值570.95亿元(人民币,下同),产量、产值同比分别增长7.74%、13.32%;茶叶出口达3亿美元,同比增34.9%,茶叶成为贵州第一出口农产品;与此同...

    时间:01-06
  • 中国自主研制的大直径双护盾岩石掘进机首次出口南亚市场

      中新网长沙1月6日电 (向一鹏 胡清)1月6日,一台开挖直径为7.6米的岩石隧道掘进机,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长沙第二产业园下线,即将出口斯里兰卡,参与当地引水工程建设。  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大直径双护盾岩石掘进...

    时间:01-06
  • 响应“双碳”政策 官方发布16项节能低碳国家标准外文版

      中新财经1月6日电 (记者 刘亮)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日前发布了《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等16项节能领域国家标准外文版,包括家用电冰箱、电动洗衣机、洗碗机、电饭锅、智能坐便器、蹲便器、室内...

    时间:01-06
  • 2021年前11月四川融资规模近12万亿元 增量跃居全国第五

      中新网成都1月6日电 (杜成 严心怡)6日在蓉召开的人民银行成都分行2022年工作会议上透露,截至2021年11月末,全省社会融资规模11.9万亿元,同比增长12.5%,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增量跃居全国第五;各项贷款余额7...

    时间:01-06
  • 青海水生生物保护见成效 长江源区鱼类资源呈增长趋势

      中新网西宁1月6日电 (王琳娜)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1年,三江源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渔业水域继续保持原生态,长江源区鱼类资源保存较好,甚至资源略呈增长趋势。  据了解,近年来,青海省...

    时间:01-06
  • 甘肃今年首趟中欧班列远赴德国 去年共发货品数百种

      中新网兰州1月6日电 (强科 王喜栋)6日11时40分,载着870吨货物的75027次中欧班列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武威南站缓缓驶出。这是甘肃省2022年开出的首趟中欧班列,预计15天后将抵达远在9000多公里外的德国杜...

    时间:01-06
  • 百余辆中国卡车经吉林珲春出口俄罗斯

      中新网长春1月6日电 (郭佳 李金海)吉林珲春综合保税区管理局6日发布消息,当天有105辆重型卡车在区内办理了入区手续。这是其首次开展整车出口保税物流业务。  这批重型卡车来自中国一汽集团进出口公司,货值约...

    时间:01-06
  • 北交所注册制第一股上市 系江苏淮安一制造业企业

      中新网淮安1月6日电 (唐筱葳 徐珊珊)1月6日,伴随着鸣钟开市,江苏威博液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博液压”)成为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首家通过上市委审核、中国证监会注册发行的上市企业,同时...

    时间:0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