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呼唤更多优质种源供给——振兴畜禽业 “良种”要先行

2022-01-06 05:46:16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乔金亮

  日前,“圣泽901”等三个白羽肉鸡新品种通过审定,意味着我国白羽肉鸡自主育种实现突破。业内人士的比喻很形象,“这是把卡在脖子上的手指头一根根掰开了,白羽肉鸡养殖的命脉真正控制在我们自己手上了”。

  作为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禽种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随着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加快,人民群众“有肉吃、吃好肉、且多样”的需求日益增长,实现优质畜禽种源供给愈加迫切。我国畜禽种业家底如何?振兴畜禽种业应怎样发力?

  摸清种业家底

  “我国畜禽种业不断发展,但总体上长期处于散、小、慢的状态。2008年到2020年,第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实施,畜禽生产性能水平明显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表示,总体来看,畜禽种源立足国内有保障、风险可管控,基本解决了“有没有”“够不够”的问题。具体来说,黄羽肉鸡、蛋鸡、白羽肉鸭种源能实现自给且有竞争力;生猪、奶牛、肉牛种源能基本自给,但性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时建忠表示,所谓差距,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白羽肉鸡过去长期依赖进口,如今刚刚实现突破;能繁母猪年均提供育肥猪数量比发达国家低30%左右;奶牛单产水平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80%。二是育种基础有待夯实,生产性能测定规模小、性状少,以种猪为例,平均测定的比例仅为发达国家的1/4。三是育种体系有待完善,实质性的联合育种推进比较缓慢,畜禽企业总体实力弱。

  在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院长蒋小松看来,短板还体现在畜禽育种创新支撑薄弱,体制机制尚待完善。在育种科研组织模式、科技成果评价与转移转化机制上长期缺乏可操作性的办法,国家财政对畜禽育种总体支持力度偏弱。同时,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力量分散,研发不可避免地出现低水平重复,而协同创新不足,各方利益和成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育种材料、共性成果不能有效交流共享。

  提到畜禽种业,很多人关心种猪进口问题。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瑶生说,近10年来,全国年均进口种猪不到1万头,占核心育种群更新比例不足10%。事实上,发达国家间都在进行品种交流,这是国际惯常做法。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瘦肉型种猪以来,我国实施了本土化选育,保障了近90%的生猪种源供给。目前,我国种猪供给立足国内是有保障的。但是,规范的系统选育比国外晚了近50年,饲料转化率等与发达国家有10%至30%的差距。可见,适当引种有利于国内种业加快追赶,完全不引种也可以,但会影响效率。

  实施遗传改良

  奶牛良种是奶业的根基。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奶牛自主育种体系架构基本形成。不过,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去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奶牛繁育基础工作相对薄弱,品种登记的规模小,生产性能测定参测比例低,导致奶牛群整体的遗传改良进展迟缓;奶牛核心种源自主培育能力不强,核心种源自主培育和奶牛良种快速扩繁技术依然是短板。“期望新形势下,继续实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着力解决我国奶牛种业发展的短板弱项。”

  “20多年来,温氏集团收集鉴定国内外大量瘦肉型种猪资源,构建了企业自有种质资源库,保存遗传物质40余万份。在全国布局25个种猪和10个家禽育繁基地,培育畜禽新品种。”温氏集团董事长温志芬表示,目前,企业正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恒健基金等合作,组建广东畜禽种业集团。第一期将以生猪种业为重点,注册广东中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亿元。力争用5年时间,努力建成国际一流种猪育种企业。

  顺应行业期待,新一轮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自2021年实施,为期15年。“生猪、奶牛、肉牛、羊、蛋鸡、肉鸡六大畜禽的主攻方向,都是实现品质和性能持续提升。”时建忠说,六大畜种又各有特点,新一轮遗传改良分别锁定了主攻方向。比如,生猪主要聚焦瘦肉型品种和地方品种,支持发展区域性联合育种,推动育种体系的全面升级。奶牛主要聚焦主导品种,建立核心种源培育体系,创新联合育种组织机制;扩大生产性能测定规模,完善奶牛的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

  孙好勤说,新一轮全国畜禽遗传改良重点是要解决“好不好”“强不强”的问题。强化自主创新,突出主导品种选育提升,注重地方品种开发利用;强化育种基础,开展高效智能化性能测定,构建育种创新链大数据平台;强化育种体系,以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为依托,支持发展创新要素有效集聚、市场机制充分发挥的联合育种实体;强化企业主体,支持畜禽种业企业做强做大、做专做精。

  保护特色品种

  随着畜禽种质资源普查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一些优异资源重新被发现。2021年11月,农业农村部遴选发布了全国畜禽领域十大优异种质资源,帕米尔牦牛、凉山黑绵羊、阿克鸡等种质资源进入公众视野。为了将珍稀的种质资源收集好、保存好,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2022年起在中国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工建设,建成后可保存品种超2500个,遗传材料超3300万份,居世界首位。

  在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隐藏着世界三大蛋鸡育种公司之一的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每吃2枚鸡蛋就有1枚源自其自主培育的京系蛋鸡。而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现代禽业养殖场的种鸡棚内,近10万羽种鸡在恒温环境里生长。现代禽业养殖场场长刘荣佳介绍,养殖场是一家以“公司+农户+村委会”模式经营的合作社,基地规模达115亩,总投资约3000万元,凭借高标准鸡棚,应用京系蛋鸡品种后,产蛋率能达到90%以上。

  “我国现有地方猪种83个,品质好、风味佳,但由于吃得多、长得慢、瘦肉率低,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瘦肉消费需求,导致养殖规模萎缩,资源群体缩减。”陈瑶生说,这些年来,我国建设了62个国家级地方猪保种场和保护区,开展了猪遗传材料采集保存。同时,利用地方猪种培育了30个新品种和配套系,一批黑猪品牌加快进入市场,逐步满足了人们对优质特色猪肉的需求。

  湖南省畜牧水产事务中心主任徐旭阳介绍,湖南有优质地方畜禽品种21个,仅生猪就有宁乡猪、湘西黑猪等五大品种,一些地方猪养殖已形成优势特色产业。从2020年起,湖南省建设湘猪产业集群,支持地方猪种原产地发展“一县一特”,推进地方猪种产业化开发利用。目前,在长沙、湘潭、娄底、株洲4市8县开展宁乡猪、沙子岭猪、大围子猪、湘村黑猪四个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计划3年时间项目区内地方猪种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

  • 相关阅读
  • 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共议中德经贸文化发展之道

      中新网上海1月6日电 (记者 陈静)2022年,中德将迎来建交50周年。记者6日获悉,一场主题为“凝新力量、蓄势待发”中德经贸文化沙龙在上海举行。  本次文化沙龙汇聚德国驻沪总领事贺德满,德国驻沪前总领事芮悟峰...

    时间:01-06
  • 苏北运河的“智慧大脑”:指尖“云端”调度 效率提升75%

      中新网南京1月6日电 题:苏北运河的“智慧大脑”:指尖“云端”调度 效率提升75%  作者 唐桂刚  近日,苏北航务管理处宿迁航务中心运行调度服务大厅正式投入使用,正式拉开苏北运河区域集中调度序幕。目前,...

    时间:01-06
  • 山东半岛城市群锚定打造未来产业策源高地 推进济青双城能级提升

      中新网济南1月6日电 (孙婷婷)作为国家“两纵三横”城镇化战略布局中的重点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锚定打造未来产业策源高地,聚力培育空天信息、深海极地、尖端材料、氢能及储能、智能制造等未来产业,布局若干特...

    时间:01-06
  • 郑州市互联网企业联合倡议:非生活必需品暂不网购

      中新财经1月6日电 “目前国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包括郑州在内多个地方出现散发疫情,自1月3日郑州再次出现确诊病例以来,全市实行分类管理的防控措施。”  据“网信郑州”消息,郑州市互联网企业1月6日联合...

    时间:01-06
  • 2022年春运武汉客运量预计达800万人次

      中新网武汉1月6日电 (张芹 吕作武)记者从6日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的2022年春运工作电视电话会上获悉,据初步预测,春运期间,武汉地区铁路、公路、民航旅客发送量将达800万人次,较2021年同比增长47%,比疫情前的2...

    时间:01-06
  • “两张网”让上海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形神兼备”

      (数都上海)“两张网”让上海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形神兼备”——专访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上海一网统管城市数字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  中新财经1月6日电 题:“两张网”让上海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

    时间:01-06
  • 我国最东高铁运营“满月” 黑龙江省“高铁圈”打造“朋友圈”

      中新网哈尔滨1月6日电 (张学鹏 记者 史轶夫)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6日发布消息,我国最东高寒高铁——牡佳高铁开通“满月”,累计开行动车组列车960余列次,日均超30列次,累计运送旅客19.45万人次,日均...

    时间:01-06
  • 京东快递因有15名员工确诊暂停西安业务

      中新财经1月6日电 据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宣传教育中心“大秦交通”微信公众号1月5日消息,西安全市保持运行的快递业务主要集中在邮政和顺丰,京东因有15名确诊病例已暂停业务。文章截图  文章称,顺丰在西安有3个...

    时间:01-06
  • 2021年12月亚洲制造业PMI小幅回落至52% 仍保持较好复苏态势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份,亚洲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虽较上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52%,表明亚洲制造业增速稳定,仍保持较好复苏态势...

    时间:01-06
  • 共绘和谐相融新画卷——长江经济带建设六周年纪实

      2016年1月5日,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此后的2018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

    时间:0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