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给冬奥记者做饭的“机器人” 牵出了千亿市场

2022-01-25 16:27: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冬奥经济观察︱给冬奥记者做饭的“机器人” 牵出了千亿市场

  中新财经1月25日电 (石睿)“加料、翻炒、调味、出锅、装盘、上菜”,你能想到这一系列娴熟的烹饪手法都是由“机器人”来操作吗?

  在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智慧餐厅,这一切成为现实,甚至“天上掉美食”。

  大厨的机器人“徒弟”

  据中新财经了解,冬奥会智慧餐厅的“做饭机器人”可以做出麻辣烫、宫保鸡丁、煲仔饭等中餐,也能做汉堡、意式肉酱意面等西餐,甚至煮饺子、煮馄饨、调鸡尾酒,最难得的都是,它们24小时待命,不会累、出餐快,还能减少人员接触,确实无愧“智慧餐厅”的名字。

  这些给冬奥会媒体人员做饭的“机器人”正式名称是智能餐饮设备。在智能餐厅里,可以看到智能汉堡机、智能煲仔饭机、智能小吃炸品机、智能炒锅、智能饺子馄饨机、智能麻辣烫机、智能调酒机等智慧餐饮设备,以及用于自动送餐的云轨传输系统。

  智慧餐饮设备并非传统的人形机器形态,比如可以自动炒菜的智能炒锅主体就是一个圆形的锅,但是它却跟“‘世界美食之都’顺德十大名厨”学了艺,把大厨火候控制、翻炒手法、下料顺序等秘诀转换为程序,再用硬件机器复原出来。

  而智能调酒机的形态则是一个粗壮的白色机械“手臂”,这只机器手可以灵巧的取杯、冰杯、置杯,像人类调酒师一样完成复杂的调配,同时进行智能摇酒动作,只需3-5分钟便可制作出一杯的“高颜值”的鸡尾酒了。

正在调酒的智能调酒机。 受访者供图

  据中新财经了解,仅在1月4日至22日试运行期间,大概有千余名来自世界各国的新闻机构工作者和持权转播商在智能餐厅用餐。预计到赛时,餐厅平均每天要接待约5000至6000名注册文字摄影记者和持权转播商。

  现点现做,非“预制菜”加热那么简单

  “机器人大厨”做饭的原料是什么?是新鲜食材还是最近大火的“预制菜包”?

  冬奥主媒体中心智慧餐厅项目主管钟展鹏告诉中新财经,智慧餐厅智能烹饪体验区的所有食物都是现点现做,不同智能设备烹制的菜品不太一样,比如智能炒锅所用的都是新鲜的蔬菜、肉类进行炒制,如蒜蓉西兰花、小炒黄牛肉等;智能煲仔饭机可以现点现制两款煲仔饭,如排骨煲仔饭就是分别下水、生米、油和排骨,其中排骨是中央厨房提前腌制过的;而饺子、馄饨则是提前包好,现场由智能饺子馄饨机烹煮而成。

  传统餐饮模式,因为厨师不同、技艺差别,相同的菜品不一定每次都好吃,而“莫得感情的做饭机器”则拥有烹饪动作精准、出菜水平稳定的优势。

  以智能煲仔饭机为例,这台机器人可以同时操控36个炉头的精准火候,确保煲出的每一锅煲仔饭都能有金黄色锅巴;智能小吃炸品机则能根据订单自动识别不同的食材,并且针对不同食材、不同工艺独立控制油炸温度和时间。

  “天上掉美食”成真了

  除了“做饭机器人”,冬奥智慧餐厅还有用于上菜的“空中云轨”。据中新财经了解,智慧餐厅中餐区上方布满了透明玻璃轨道,轨道上的小车都处于时刻待命和迅速行动的状态,这台系统就是智能传送设备。

  “空中云轨”与智能炒锅联动,当智能炒锅装盘完毕后,菜品被上传到空中云轨,随后就会有云轨小车来接应菜品,通过计算出的最优路径,自动将菜品送达对应的餐桌上空,再通过“下菜机”,让美食“从天而降”。

“下菜机”,让美食“从天而降”。受访者供图

  这套体系的优势在于提高传菜效率、防尘保温、避免了人为接触。智慧餐厅项目主管钟展鹏告诉中新财经,智能炒锅区有18个炒锅,可以同时做18道菜,每个菜大约用时4-6分钟,再通过“空中云轨”和“下菜口”上菜,根据座位远近和当时繁忙情况,送餐需要2-4分钟不等,比真人烹制送餐省时很多。

  除了做饭,机器人还能干什么?“十三五”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2020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突破了1000亿元。扫地、擦窗机器人都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除此之外,机器人还在快递物流、手术护理、教育娱乐等多个领域有所作为。 (完)

  • 相关阅读
  • 4个交易日累计下跌超23% 虚拟货币为何又暴跌

      4个交易日累计下跌超23%——   虚拟货币为何又暴跌   本报记者 李华林  比特币又又又……跌了。近日,比特币迎来“瀑布式”暴跌,1月21日至1月24日间,由4.3万美元左右一路下挫到3.3万美元左右,4个交易日...

    时间:01-26
  • IMF下调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4.4%

      IMF下调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4.4%  新华社华盛顿1月25日电(记者许缘 高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5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4%,较去年10月份预测值下调0.5个百...

    时间:01-26
  • 广西侗乡小岛腊味飘香 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

    (新春走基层)广西侗乡小岛腊味飘香 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 农户将烘烤好的腊鸭在炉中取出。 王以照 摄农户在底部点燃柚子皮和甘蔗为腊鸭赋予香味。 王以照 摄农户将出炉的腊鸭进行晾晒。 王以照 摄正在晾晒中的腊鸭...

    时间:01-25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5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4%,较此前预测下调0.5个百分点。...

    时间:01-25
  • 河北2021年生产总值破四万亿 服务业贡献突出

      中新网石家庄1月25日电 (赵丹媚)河北省政府新闻办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河北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0391.3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服务业贡献突出。  据介绍,河北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产业基础支撑作用...

    时间:01-25
  • 2021年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同比暴涨13.58%

      中新社广州1月25日电 (王华 沈甸)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25日公布,2021年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达7866.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8%。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量同比均有双位数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3...

    时间:01-25
  • 德勤:全球各地区银行业复苏趋势不平衡 中国银行业实力持续增强

      中新社香港1月25日电 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25日发布《2022年全球银行业及资本市场展望》报告。德勤指出,虽然疫情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但2022年全球银行业的财务指标仍整体向好。不过,全球各地区银行业复苏趋...

    时间:01-25
  • 银保监会:去年全年共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3.1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1月25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银保监会25日发布消息称,2022年银保监会工作会议近日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介绍,2021年全年中国共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3.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高风险银行保险机构处置有...

    时间:01-25
  • GDP破万亿 东莞经济发展的成功密码是什么?

      中新网东莞1月25日电 (李映民 李纯)广东东莞市统计局刚刚公布了2021年东莞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2021年全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为10855.35亿元,同比增长8.2%。东莞经济总量正式突破万亿...

    时间:01-25
  • 广东2021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3.78万亿元

      中新社广州1月25日电 (记者 唐贵江)在1月25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陈玉海介绍,2021年全年广东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3.7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数据显示,全年...

    时间:01-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