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国家能源集团部署五方面举措增产增供稳价稳市

2022-01-29 12:50: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月29日电 (刘文文)当前中国正处于冬季供暖关键时期,即将迎来春节和北京冬奥会。记者29日获悉,国家能源集团全面增产增供稳价稳市,做好煤炭、电力等能源保障工作。

  具体有五个方面:一是煤炭产销量再创新高保障供应。数据显示,1月份集团公司商品煤资源量和销售量完成6400万吨左右,其中自产煤超过5300万吨再创新高,同比增长8.9%,已连续四个月突破5000万吨大关。

  二是电力保持高发稳发保障民生。针对1月份以来中国全社会用电需求快速增长,叠加全国大范围寒潮造成新能源发电不及预期影响,国家能源集团严格按要求提升电厂燃煤库存,努力保持电力机组应发尽发、满发超发。数据显示,1月份火电单日发电量刷新历史纪录,全集团发电量再破千亿度,上中旬发电量增幅较全国水平高4个百分点。

  三是运输全面强化组织保障畅通。通过加强人员队伍、机车车辆等全方位组织,全力抗雨雪、战严寒、清冻煤、保运力,实现了全月零冻车、无堵港。同时充分利用港口、铁路分流调节能力,确保一体化“黄金通道”运输高效畅通。

  四是坚守履约承诺带头稳价稳市。据悉,在执行煤炭供应中长期合同价格机制方面,1月份继续执行2021年12月份长协价格每吨725元(人民币,下同),较长协价格机制测算价格每吨低14元。外购煤长协销售均价为每吨847元,较港口市场行情均价低每吨55元,为煤炭价格稳定发挥了突出作用。

  五是强化预案保障春节冬奥供应。建立“日调度、零汇报”制度,逐厂细化分解燃煤供应,确保重点电厂保持满库状态,实现集团所有火电单位存煤15天以下动态清零。(完)

  • 相关阅读
  • 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6%

      中新财经1月30日电 30日,国家统计局披露数据,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11906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6.0%。  分业态看,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96...

    时间:01-30
  • 2021年九大文化行业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

      中新财经1月3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30日消息,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两年平均增长8.9%,比2019年同比增速加快1.9个百分点。...

    时间:01-30
  • 建议零售价超“茅台1935”,娃哈哈卖酱酒靠谱吗?

      最近,饮料巨头娃哈哈因为卖酒备受关注。  1月29日,红星资本局获悉,主体认证为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的“娃哈哈八桂之家”微信公众号,发布《你想要的年味,这里都有》一文。文中推荐的两款酒分别为宗帅家酒...

    时间:01-30
  • 阿斯利康员工涉嫌篡改检测结果骗保被批捕,或与明星抗癌药有关

      阿斯利康的2022年春节可能不太好过。  1月29日,国家医保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通报称,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简称“阿斯利康”)工作人员涉嫌篡改肿瘤患者基因检测结果骗取医保基金,对此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负...

    时间:01-30
  • 运动品牌频开超级大店 精细化运营是关键

      (记者 颉宇星)近日,耐克开设NIKE北京品牌体验店,这是该品牌在中国首次通过战略合作伙伴落地的RISE概念店,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米。据悉,越来越多运动品牌占领高端商圈开设超级大店,主打科技赋能和社群服务,销...

    时间:01-30
  • 外资纷至彰显中国市场引力

      金观平  外资,是衡量经济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也是观察“世界如何看中国”的重要窗口。  2021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达11493.6亿元,增长14.9%,两年平均增长12.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4个百...

    时间:01-30
  • 发力“科技+制造” “世界工厂”站上新起点

      广东东莞成为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千万人口第十五城——  “世界工厂”站上新起点  本报记者 郑杨  不久前,东莞市统计局发布数据:2021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为10855.35亿元,同比增长8.2%。这座被誉为“世界...

    时间:01-30
  • 中国研发投入将保持高速增长

      佘惠敏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一组数据令人振奋:2021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27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中国研发经费增速延续了“十三五”以来两位数的增长态势,实现“十四五”良好...

    时间:01-30
  • 各地掀起新一轮数据立法热潮 数字经济立下规矩谋未来

      本报记者 李万祥  2022年1月1日起,不少地方制定出台的有关数据领域的条例生效施行,如《上海市数据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山东省大数据发展促进条例》等。这是我国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

    时间:01-30
  • 百年京张实现5G全覆盖

      百年京张实现5G全覆盖   从时速35公里到时速350公里,从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全球首条实现5G全覆盖的高铁线路,穿越百年时光的京张铁路,见证了中国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历程。作为“科技...

    时间:01-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