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摩托车返乡路:“大军”变“散兵”折射中国社会大变迁

2022-01-30 14:49: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梧州1月30日电 题:摩托车返乡路:“大军”变“散兵”折射中国社会大变迁

  中新网记者 蒋雪林

  1月30日的广西梧州市东出口春运服务站,空空荡荡。这里曾经是“摩托大军”经321国道进入广西后第一个驿站,如今已失去往年的热闹。梧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期间自广东过境梧州返乡过年的摩托车约为1.2万辆。

  老家在广西容县的李钊荣在广东打工已18年,以前很多同伴会一起驾驶摩托车返乡,他们常结伴进入梧州东出口春运服务站休息,今年的他比较孤单。

  “中国‘摩托大军’返乡与美国‘滚雷’摩托车大游行不同,中国外出务工人员驾驶摩托车返乡多是无奈之举,受限于经济能力和出行方式单一。”广西梧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老民警李子郁说。

梧州市东出口春运服务站内没有返乡摩托车停靠休息。 邓永峰 摄

  “2008年,梧州市开始在321国道省际卡口设立春运服务站。”李子郁说。时任梧州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的他,负责组织服务站的各项服务工作。

  虽然已退休,但李子郁近两年仍到梧州东出口春运服务站观察“摩托大军”返乡的变迁。他说,在粤务工人员驾驶摩托车返乡开始于2000年左右,当时几千元人民币一辆的摩托车步入普通中国家庭,由于自广东返乡过春节的火车票不好买,农民工只好驾驶摩托车返乡。2008年“摩托大军”开始形成规模,当年过境梧州返乡过年的摩托车达7万辆。

  拐点出现在2014年。据李子郁介绍,当年南宁至广州高铁开通,当年过境梧州市返乡过年的“摩托大军”数量为21.5万辆,比2013年少了3.5万辆。之后两广间动车开行对数不断增加,“摩托大军”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李子郁说:“随着中国基础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选择乘坐高铁、大巴甚至飞机返乡。”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副主任赵荃介绍,2014年,粤桂间开行动车组列车对数只有38对,40天春运单向运能106.4万人次;2022年,粤桂间开行动车组列车已达到199对,40天春运单向运能达557.2万人次。

  赵荃表示,2022年春运,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社厅等部门联合,开行8趟爱心专列,将5000余名广西籍在粤务工人员接回家乡过年。

梧州市东出口春运服务站空空荡荡。 邓永峰 摄

  李子郁表示,经过十几年的观察和调研,他发现“摩托大军”返乡变迁,折射着中国社会的进步。摩托大军由“集团”变“散兵”的另一个原因,是务工人员的收入和生活起变化带来的结果。随着生活的改善,很多广西在粤务工人员买了小轿车,从“铁骑”返乡变成了“香车”返乡。

  家住广西藤县大黎镇祥江村的吴能柱就是这样一名务工人员,2020年,他买了一辆轿车,从务工地广东江门驾驶汽车返乡,让妻儿告别了乘坐摩托车返乡的艰辛。2021年,他在祥江村建好的楼房已经入住。

  “‘摩托大军’逐渐消失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实施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计划,使乡村有了产业,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很多原在广东务工的广西籍农民回到家乡务工。”李子郁说。

  家住广西贵港市覃塘区的闭运杰2021年9月份就从广东回到贵港务工。2021年春运,他曾驾驶大功率摩托车返乡。

  贵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信息显示,作为“摩托大军”返乡占比较多的广西设区市,“十三五”时期以来,贵港市通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新增加就业岗位15万个以上。近三年来,贵港市通过设立扶贫车间累计吸纳16269人就业。

  “将来,仍然驾驶摩托车返乡的群体,大多像闭运杰一样,他们驾驶摩托车返乡只是为了体验驾驶的乐趣。”李子郁说。(完)

  • 相关阅读
  • 迎战三重压力,中国经济如何“虎虎生风”?

      (经济观察)迎战三重压力,中国经济如何“虎虎生风”?  中新社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 王恩博)农历辛丑牛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农历壬寅虎年将至,新冠病毒仍在...

    时间:01-31
  • “利再薄,也要让老百姓买得起菜”

      走进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合力惠民生鲜超市——  “利再薄,也要让老百姓买得起菜”(欣欣向荣的中国)  本报记者 徐佩玉 程 焕  微利惠民,这个经营理念值得提倡。你们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的农民,一头连着千家...

    时间:01-31
  • 数字经济呼唤人才支撑

      数字经济呼唤人才支撑(云中漫笔)  互联网招聘平台拉勾近日发布的《2021年互联网人才招聘白皮书》显示,企业“招好人”的需求已大于“招到人”,互联网行业的人才战略正在从规模优先向质量优先转变。建立和完善...

    时间:01-31
  • 防疫情保供应促消费 网上办年货省时省力也省心

      防疫情,保供应,促消费  网上办年货,省时省力也省心(网上中国)  叶 子 汤 一  您家的年货都备好了吗?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于1月10日至2月7日(农历腊月初八至正月初七)举行。琳琅满目的商品、优惠实在的价...

    时间:01-31
  • 全国34个主要城市去年GDP公布,深圳首破3万亿

      截至1月29日,全国36个主要城市(含4个直辖市、22个省会城市、5个自治区首府城市以及5个计划单列市)中,除乌鲁木齐和拉萨外,均已公布了2021年GDP数据。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梳理发现,在34个已公布2021...

    时间:01-31
  • 当年鄙视大金链子的年轻人爱上黄金

      中新财经1月31日电(石睿 左宇坤)“结实不结实不重要,好看最重要”,一位穿着时尚的年轻人挤在柜台前,笑着请售货人员帮忙试戴一款足金手链,他想买件金饰品作为新春礼物送给朋友。1月30日中午,中新财经实地探访...

    时间:01-31
  • 数字人民币压岁钱来了!

      中新财经1月30日电(记者 李金磊)数字人民币正在加速走进中国人的生活。这个春节,数字人民币玩出更多花样。资料图:数字人民币。 张亨伟 摄  数字人民币红包  数字人民币红包又来了。多地春节期间发放数字人...

    时间:01-30
  • 弹响春运“三线谱” 铸造过硬“娘子军”

      (新春走基层)弹响春运“三线谱” 铸造过硬“娘子军”  中新网广州1月30日电 题:弹响春运“三线谱” 铸造过硬“娘子军”  作者 邓文琪 邹高琛  “还有几天就过年了。”当众人都在欢呼雀跃期待春节假期的时...

    时间:01-30
  • 央行:2021年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 同比增33%

      中新社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30日公布的《2021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1年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3%,比上年末高12.7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时间:01-30
  • 海口春节菜价不再“高不可攀” 货足价稳更亲民

      (新春走基层)海口春节菜价不再“高不可攀” 货足价稳更亲民  中新网海口1月30日电 (凌楠)“这里有1元/斤的蔬菜,还有几毛钱一斤的蔬菜,真实惠。”1月30日,在海口市秀英区的菜篮子平价菜店(永秀花园店)内选购...

    时间:01-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