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稳暖新”勾勒中国住房和城乡高质量发展蓝图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题:“稳暖新”勾勒中国住房和城乡高质量发展蓝图
中新社记者 刘亮
在当前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下,如何推动住房和城乡发展也迈上新台阶?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员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稳暖新”将是未来工作的重要推进方向。
稳: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稳定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背景下,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住建部部长王蒙徽指出,今年将继续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保障住房的刚需,同时满足合理的改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努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情况总体平稳,不仅住房成交量、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正增长,房价涨幅也有所回落,去年70个大中城市,一手房和二手房销售价格涨幅比2020年回落了1.7和1.1个百分点。
在住建部副部长倪虹看来,去年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证明了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有效性。对此,今年还将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坚持“房住不炒”,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加强预期引导,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暖:继续做好住房保障工作
民生福祉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为进一步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住建部提出,将重点关注以下三类群体的住房问题,并推出暖心举措。
一是农村人口。住建部副部长张小宏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2341.6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了住房安全保障,历史性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中国将着力推动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在选址布局、农房、村庄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发力,深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二是新市民、青年人。为缓解这两类群体的住房困难,倪虹表示,在人口流入较多的40个重点城市,2021年已经筹集了保障性租赁住房94.2万套,预计可解决近300万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初步形成了多主体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良好态势。今年将继续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预计全国将新筹集240万套,比去年有大幅度增长。
三是城镇老旧小区居民。张小宏指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对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激发了老旧社区的生机和活力等发挥重要作用。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切实抓好工程质量,确保改造进度和效果,探索可持续推进模式。
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住建部办公厅主任李晓龙强调,当前中国城市发展进入到城市更新重要时期,标志即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并重,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他表示,目前,各地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对城市更新进行多样化的探索与实施,其中,一些城市在开展城市体检的过程中,找到问题与短板,推进了一系列城市更新项目的落地,包括建筑改造、内涝治理、海绵城市建设和新城建等。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411个城市共实施2.3万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达5.3万亿元(人民币)。“城市更新不仅解决了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提升了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李晓龙说。
李晓龙强调,下一步将在城市建设体系、布局、功能等方面着墨,在致力于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城市运行管理效能的同时,也将牢牢守住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安全底线,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完)